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本刊2011年第7期"特别策划"从司法审判者的角度,就《民事诉讼法》修改提出建议,引起了读者的反响。与前期相比,本期策划更加注重理论梳理,立足于现有众说纷纭的修法建议,选取了从诉权的角度关注民事诉讼中基本方向的把握,并且从程序的结构性改造角度论证了审前程序、审判监督程序以及公益诉讼程序。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都是对《民事诉讼法》宏观架构的新思考,对我国《民事诉讼法》的重塑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保障范围 《民事诉讼法》 诉权 审判监督程序 审前程序 司法审判
  • 简介:<正>一、链接标记的著作权问题链接标记是链接的外在表现,向用户直观提示该链接的存在。随着网络发展日新月异,链接标记也表现得更加多样化,它既可以是被链文件所在的网址(如www.pku.edu.cn),也可能是各种图案、商标、文字、照片等。用户可以在一束玫瑰花的图案上点击,就可以获取关于某个花店的介绍或者购买的联系方式,也可以在"故宫"两个字上点击一下,就能够进入故宫的官方网站或了解故宫的有关信息。这些标记在方便用户使用链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 标签: 著作权问题 著作权保护 使用链 不正当竞争 TOEFL 联系方式
  • 简介:发现真实是诉讼的真谛。对抗制是英关法系发现案件真实的最佳选择,却也可能歪曲案件的真相。法庭之友有利于矫正对抗制的弊端,帮助法官发现案件真实,实现司法正义,已成为对抗制并蒂难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庭之友极大地扩充了法官发现案件真实的制度空间,同时,法庭之友与特定的证据制度的结合又可能阻碍案件真实的发现。法庭之友就是在与真实发现的扩充与限制中发展与兴盛起来的。

  • 标签: 对抗制 法庭之友 发现真实
  • 简介:<正>引言我国地大物博,出产众多特色产品,其中许多产品以产地的地理名称冠名,其品质与该地的自然、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大家都能举出一些耳熟能详的例子:杭州西湖龙井、江西景德镇瓷器等,一般说来这类产品的标识蕴含着较大的经济价值。现实中。许多著名的土特产品被假冒仿制,声誉受到极大损害,甚至成为某种商品的通用名称,如原产于云南大理的大理石如今已

  • 标签: 地理标志 原产地名称 通用名称 商标保护 地理名称 集体商标
  • 简介:“法治与国际和谐社会”是2005年9月5日在北京开幕的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的主题。来自六十多个国家的一千多名代表与会,其中有37位世界各国的首席大法官。大会将在闭幕式上通过《上海宣言》,充分体现以法律来维护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和宗旨。(据9月6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报道)

  • 标签: 法官 司法制度 法律 中国
  • 简介:《茶座》第二辑《证券法随想》一文中引用了一句古语“不如意事常八九,与人言无二三”,似乎不大对,原句当为“不如意事常八九,与言人无二三”。原句是说“与言”之“人”难得,并非说是“难言之隐”说不出口,其中,“事”对“人”,很

  • 标签:
  • 简介:<正>目次一、税法上的"违法所得"(一)"违法"的含义(二)"违法所得"与"非法所得"(三)"违法所得"与"应税所得"二、违法所得税的法理根据(一)税性理论与违法所得的税性(二)税收公平原则与违法所得的税性(三)实质课税原则与违法所得的税性三、违法所得税的现实意义(一)便于税务机关在实践中的操作(二)便于发挥所得税对收入的调节作用(三)便于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四、"违法所得税论"与"应税所得合法论"(一)我国传统的"应税所得合法"理论(二)征税不等于征税对象合法五、立法比较与建议(一)外国的立法和实践(二)对我国立法和实践的建议六、结语违法所得的税性在各国的税务实践中早已有之,但在我国却长期未被重视,直到实践中两类事件的增多,才引起理论界的进一步研究:一是前几年南京、沈阳、广州等地税务机关先后对娱乐场所的服务人员(包括"三陪服务人员")征收个人所得税;二是大量违法经营的企业被查处,对其被查处以前缴纳的税款如何处理引

  • 标签: 违法所得 应税所得 税收公平原则 征税对象 事实行为 违法经营
  • 简介:一、导言本文题目与HeikeJung不久前所发表的一篇论文标题[1]相同。我随其选择这一主题,不仅要以此方式对这位多年的朋友和诸多选择性草案的合作者表达敬意,也是因近年来这一主题重新具有特别现实意义的缘故。战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不能未遂一般不受处罚随着持续性的司法实践几乎不受怀疑,尽管直至19世纪30年代左右仍有很多理论上的反对者。[2]此后,新刑法总则的立法者在第22条中

  • 标签: 不能未遂 未遂罚 罚性
  • 简介: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是按一定规律组成的载有信息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简言之,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法律语言则是法律信息的载体。我国当代法律的载体则是现代汉语。法律是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根据立法程序制立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它的本质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这种意志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在形式上,它被上升为国家的意志,通常由国家制定的宪法、法律、法令、规则、条例、决议、决定、指示等规范性文件表现出来,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人类社会有了阶级就出现了国家,有了国家也就有了法律,

  • 标签: 法律语言 当代法律 国家强制力 立法语言 立法程序 现代汉语
  • 简介:“数据隐私问题”泛指由公共和商业机构处理个人信息的实践而引发的各类政治、经济、法律和伦理问题。法学界对数据隐私问题的关注仍聚焦于如何建构“个人信息权”这一教义学议题,但互联网经济和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已使数据隐私问题在个体权益、企业竞争和生产关系三个维度上全面展开。鉴于个体权利建构议题本身有限的智识和实用价值,法学界应尽快转向思考与数据合约监管、数据风险管理、数据资源交易和数据劳务定价等相关的机制设计问题,方能为人类社会寻求回应数据隐私挑战的努力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 标签: 数据隐私问题 个人信息 竞争 生产关系 机制设计
  • 简介:虚假共犯的归责性讨论了行为人假装具有犯罪意图,客观上实施了帮助或者鼓励实行犯的行为,是否能被归责的问题。虚假共犯是否具备共犯的犯罪心态是该问题的核心。美国判例倾向于共犯心态的着力点在对犯罪结果的共同认识。在实用主义指导下,虚假共犯"不可告人的动机"与犯罪心态的界限会受到模糊,从而平衡现实利益,达到实质正义。

  • 标签: 虚假共犯 犯罪心态 犯罪结果
  • 简介:<正>自从1998年美国在StateStreetBank&TrustCo.v.SignatureFinancialGroup,Inc案中确认对商业方法发明给予专利保护之后,有关商业方法专利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一方面原因是经济的全球化使得许多国家的经济和与之相关的法律政策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很难说这是一个国家自己的事情,因为对于专利法保护范围上的一个新的突破会引起在技术、经济上新的竞争因素,尤其是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使得这一因素对于其他国家的影响更大;另一方面原因是商业方法发明专利与计算机程序专利有密切的联系,甚至是不可分的,商业方法发明专利

  • 标签: 可专利性 商业方法 专利法保护 计算机程序 专利登记 专利权人
  • 简介:陷害教唆是指教唆者出于陷害正犯之目的而教唆他人实施犯罪,教唆者对于所教唆之罪的既遂结果持何种态度存在多种可能性。陷害教唆与未遂教唆并无本质差异,将陷害教唆归置于未遂教唆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研究既经济又合理。对于陷害教唆是否罚的问题涉及对教唆犯故意内容的理解,基于违法二元论的立场。对不以追求正犯行为既遂为目的的教唆者只须对正犯之实行行为具有认识,就应当具有罚性。

  • 标签: 陷害教唆 未遂教唆 可罚说 不可罚说
  • 简介:根据学者的研究统计,我国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医疗纠纷最多的国家之一,且我国的医疗纠纷正向着数量增长快速化和案件复杂化发展。在此种情况下,医疗纠纷传统解决方式正遭受着重大的挑战。关于法定的医疗纠纷解决方式,我国仅有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其中第46条规定的和解、行政调解和民事诉讼三种渠道。多数学者认为拓宽医疗纠纷解决的渠道是必然,其中以仲裁方式解决医疗纠纷极具可能性,甚至全国政协委员、医学专家黄峻也多次提出医疗仲裁的提案。

  • 标签: 医疗纠纷 复杂化发展 仲裁方式 纠纷解决方式 政协委员 合同纠纷
  • 简介:司法文书中使用精确语言与模糊语言是一种正常的语言现象。本文列举实例,分别论证了精确语言和模糊语言在司法文书中的运用。

  • 标签: 精确语言 模糊语言 司法文书 客观存在
  • 简介:法律中的辩驳思维,源于语用学转向及语用思维,是不同于演绎性思维、归纳性思维与类比性思维的新型思维方式,是具有规则性、主体间性的对话、交流、辩论与反驳的思维过程。辩驳性是法律知识逻辑结构的本质属性,法律的辩驳知识结构依赖于辩驳思维来实现应有的价值。辩驳思维与辩驳性具有重要的宏观法治价值:一是推动权力修辞向法律话语的转变;二是提升了法律方法的内在品格,从而导向法治的方法论时代;三是优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从而整体塑造法治系统。

  • 标签: 可辩驳思维 法治意识 法治技术 法治思维 法治方式
  • 简介:本文旨在分析文化与法律的预期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尊重先例之于法律的统一和发展、制度的强化、平等的促进、经济理性、对法律的尊重、个人责任的增长的重要性。

  • 标签: 先例 遵循先例 文化与法律 法律的可预期性
  • 简介:法国政府部长会议于2007年1月17日通过了“抗辩居住权”法案,承诺增加住房建设投入,在法国基本实现人人有房住。法案间时规定,国家保障合法居民的住房权,居民可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住房权。该法案规定,政府应满足低收入者、

  • 标签: 居住权 法案 抗辩 法国 住房建设 部长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