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正当防卫状况的判断***一、引言根据刑法第36条第1款的规定,1针对"紧迫的非法侵害"而"不得已实施"的防卫行为,可以被正当化。但一般认为,即便是针对时间上非常紧迫的侵害而实施的对抗行为,考虑到那些使得侵害得以成为现实的先行情况,有时候也不能认定成立正当防卫。所谓"斗殴与正当防卫"的问题,还有"自招侵害"的问题,就是其适例。

  • 标签: 对抗行为 最高裁判所 防卫行为 防卫过当 非法侵害 正当化
  • 简介:敲响“第一槌”2015年3月10日上午9时许,最高人民法院第巡回法庭庭长、级大法官胡云腾作为审判长,敲响了第巡回法庭挂牌后的“第一槌”,由此正式开启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第巡回法庭审判历程。笔者作为案件公开审理的旁听者有幸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 标签: 巡回法庭 随感 最高人民法院 历史意义 法庭审判 公开审理
  • 简介:接上期三、典型冤错案件生成方式分析冤错案件并非单独或个别因素所能致成,而是多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政策偏紧时期,在法外力量干预下,放松证明标准的把握,放松证据合法性要求,事实证据调查不清、合理怀疑排除不尽,等等,都容易造成冤错。

  • 标签: 案件 证据合法性 生成方式 个别因素 证明标准 证据调查
  • 简介:行为无价值和结果无价值是德日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用于判断违法性的两种方法,近年来,其最新研究成果也不断被引介入我国,对于推动我国刑法理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一、行为无价值的功用与缺陷行为无价值论偏重对行为人的主观因素的考量,在违法性判断中,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但其本身是把双刃剑,作为优势的同时也作为其他方面的劣势而存在。(一)基本观点从维护社会伦理秩序的角度出发,一元的行为无价值论主张,行为的违法性更多取决于行为人自身,包括行为和故意过失等因素,而危害结果的发生具有偶然性,对不

  • 标签: 结果无价值论 德日刑法 法益 违法性 行为犯 故意杀人罪
  • 简介:环境危险防御义务是国家环境保护义务的主要类型之一,其要求国家公权力采取措施对环境危险因素加以干预和排除。为实现国家环境危险防御义务,在管制行政相对人行为的“外部效力”面向上,应强化立法权对行政权的约束;在约束国家行为的“内部效力”面向上,司法权应对行政权保持必要之谦抑。排除环境危险、维护环境权益是当前中国环境法治的重要任务,需要根据“外部效力/内部效力”的元制度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通过国家公权力的合理配置实现国家环境危险防御义务。

  • 标签: 国家环境危险防御义务 国家环境保护义务 外部效力 内部效力
  • 简介:公正是司法的生命线,司法公正的基本要素包括正义的司法规则、物态化的司法装置、司法程序中法官与当事人的理性互动以及司法裁判结果的公正性评判,法官思维独立、诉讼结构与程序技术对司法公正具有重要影响。司法公正具有两种评判维度:根据法律规则标准,司法裁判结果是否公正,主要在于法律规则是否得到了准确适用;而实质正义标准则对司法裁判予以实质性衡量,要求其同时具有符合道德性和可被接受性。实践中的司法受制于社会条件,司法公正应坚持效用导向。司法效用导向下的论证方法分为三个层次:形式合法律性与逻辑有效性、实质权衡与融贯性论证、法律现时精神与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

  • 标签: 司法公正 法律规则标准 实质正义标准 司法论证方法
  • 简介:最高人民法院第巡回法庭坐落于沈阳市浑南区,从法庭向北眺望,可见不远处的浑河。上世纪60年代初,我父亲曾在解放军通信兵学院学习,校园就在浑河北岸边。那时的浑河常常千涸,他们就坐着军车驶过河床,到浑河南岸的部队农场劳动,那农场应该就在巡回法庭的四周。

  • 标签: 巡回法庭 江湖 最高人民法院 60年代 沈阳市 通信兵
  • 简介:2015年3月10日上午9时,最高人民法院第巡回法庭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国网辽宁省供电有限公司鞍山供电公司(简称“鞍山供电公司”)诉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鞍山立山支行(简称“农行立山支行”)等财产返还纠纷审案件,敲响了第巡回法庭挂牌后的“第一槌”。

  • 标签: 最高人民法院 巡回法庭 供电公司 审判 庭长 中国农业银行
  • 简介:战”中,日本侵略者实施了残暴的细菌战和人体试验罪行.但是。由于美国的包庇和操纵,日本细菌战犯逃脱了战后审判和惩罚成为了历史上的重大缺憾,并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和在“战”问题上的倒行逆施埋下了伏笔。今天.日本右翼势力不顾世界各国的谴责和警告,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断掀起改史翻案逆潮,反复挑战国际社会底线,对世界和平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重启对日本细菌战犯的审判.追究日本细菌战恶行的罪责,不但具有理论和现实上的可能性。并且对于还原历史真相,震慑日本右翼势力,伸张公平正义,教育警示世人,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 标签: 追诉 细菌战犯 可能性
  • 简介:与会人员:段厚省教授复旦大学法学院王学棉教授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陈杭平副教授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郭翔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林剑锋副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许可副教授国际关系学院冯珂讲师北京化工大学李铎助理编审北京大学出版社刘哲玮讲师北京大学法学院刘君博讲师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马丁讲师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赵蕾讲师华南农业大学袁中华讲师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 标签: 撤销之诉 既判力 案外人 申请再审 虚假诉讼 判决效力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合义务替代履行是理论界热烈讨论的问题,该争论的内容在于结果回避可能性存疑时,究竟以怎样的方式加以解决。对于该问题,目前有两种解决路径:其一,风险增高理论。只要能够确定行为人对注意义务的违反与被容许的危险相比,升高了法益侵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就足以肯定义务违反与结果之间的关联。即只要根据事后查明的所有客观事实能够认定合义务替代行为具有防止结果发生的可能,就说明义务违反行为增加了结果发生的风险,进而即可归责。其,罪疑惟轻。只有当合

  • 标签: 二阶层客观 体系风险 增高理论
  • 简介:《刑法体系与客观归责:中德刑法学者的对话()》是中德刑法学者联合会(CDSV)第届学术研讨会的会议文集,也是第一届学术研讨会《中德刑法学者的对话: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的续集。文集以主题报告、书面评论以及会议侧记的形式,集中展示了中德刑法学者对刑法理论体系建构,特别是犯罪论体系建构、因果关系

  • 标签: 刑法学者 刑法体系 会议文集 刑法解释 犯罪论 体系建构
  • 简介:陈某与袁某于2008年登记结婚,婚后双方育有一对子女。2014年陈某以袁某染上赌博恶习,对家庭不负责任,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为由,向海南省万宁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解除双方的婚姻关系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一审以陈某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其主张为由,判决不准予双方离婚。陈某不服并向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审期间,双方自愿达成离婚协议,并办理了离婚手续,随后,陈某向审法院提交撤回上诉的申请。在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还未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此类案件该如何处理,值得探讨和研究,本文着重列举了四种观点及处理方式,以资参考及启发。

  • 标签: 二审法院 协议离婚 案件 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子女抚养问题 2008年
  • 简介:3月10日上午,第巡回法庭第一案的庭审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参加旁听观摩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省部分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律师代表、法官代表、群众代表、新闻媒体等120余人坐满了整个法庭,然而法庭的安静、肃穆和庄严却在这貌似喧闹中得到了最为极致的体现——明亮宽敞的法庭上绝大部分时间只有律师的声音在清晰地回荡,

  • 标签: 巡回法庭 庭审 旁听 侧记 瞬间 停电
  • 简介:(一)八年浴血奏凯歌卢沟桥畔起硝烟,三光屠戮骇听闻。淞沪鏖战抗蛮倭,百团围歼挫敌威。众志成城御外侮,大刀砍向鬼子头。

  • 标签: 抗日战争胜利 纪念 七律 卢沟桥
  • 简介:近日,省中院通过积极开展协调工作,主审法官通过阅卷、询问、查看现场,找到了案件的“症结”所在,并从法理、情理、事理与各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协调,促使一宗行政案件的原告与第三人和解,原告符某平自愿撤回对38宗土地案件的起诉。该系列案未经开庭,从立案到审结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极大地节约了司法资源,取得良好办案效果。

  • 标签: 系列案件 土地案件 成功 协调工作 主审法官 沟通协调
  • 简介:2014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在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2014年10月,中共中央审议通过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指出,"抓紧研究探索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在土地流转中的相互权利关系和具体实现形式"。农村土地三权分离改革的核心是如何从土地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土地经营权,对土地经营权进行准确的定位。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采纳了德国

  • 标签: 土地经营权 物权法定原则 农村土地 承包权 集体所有权 有序流转
  • 简介: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与恐怖活动犯罪是抽象危险犯与侵害犯之间的关系,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行为是刑法分则类型化的犯罪,均属正犯形态。组织、领导者因为以制造抽象危险源的方法分担了侵害犯的正犯行为,无论是否直接参加恐怖活动犯罪,都应当就此承担正犯的刑事责任;恐怖组织的参加者虽然属于参加恐怖组织罪中的正犯,但因为其并非抽象危险的直接制造者,故没有以危险行为分担恐怖活动犯罪的实行,只有在其实际参加了的那部分恐怖活动犯罪中,才应当承担正犯的刑事责任。

  • 标签: 恐怖组织犯罪 正犯 抽象危险犯 侵害犯
  • 简介:抽象危险犯适应现代社会风险管控的要求,成为刑罚权扩张的手段,但这可能带来过度干涉个人自由的后果。对此,刑法理论提出从实质立场对抽象危险犯的可罚性进行判断的理论,主张以现实的危险状态存在与否作为抽象危险的认定标准。传统的实质判断论对立法依据上的危险与司法依据上的危险做对立的考察,难以满足抽象危险实质判断的要求。元的实质判断论主张应当在立法与司法的立场下理解抽象危险犯,首先对抽象危险做立法依据的分类,然后分别判断不同类型的抽象危险在司法认定上的具体要求。

  • 标签: 抽象危险犯 实质判断 立法拟制 司法认定
  • 简介:2007年10月30日.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王淑荣对王振学所种土地享有承包经营权。一审原告王振学遂向洮北区人民法院请求:1.确认三跃村村委会与王振学签订的土地承包经营合同有效:2.确认王淑荣对王振学承包的土地无承包经营权。王淑荣答辩称其在王振学承包的土地中享有五分之一的承包经营权。王淑荣1975年1月25日结婚.由于其丈夫是军人。故户口仍在王振学家。1982年。

  • 标签: 最高人民法院 典型案例 保障民生 农村土地承包 承包经营权 土地承包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