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因水资源而产生的非传统安全议题影响着美国与东南亚的关系。美国政府已经将水外交提升到战略层面,美国的水外交有较为完善的全球战略,更重视跨境水资源的合作问题以及水务治理能力的提升。推进印太战略的过程,美国东南亚地区开展水外交的战略意图、特点以及前景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东南亚各国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相似,随着它们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合作理念的认识不断深化,美国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和技术优势,会对东南亚地区的水外交持续关注和介入,但也会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影响。中国开展水外交时,可以借鉴美国东南亚地区的相关经验。

  • 标签: 水外交 美国 东南亚 湄公河
  • 简介:侨批贸易是以侨批的汇寄为主要业务,是一种集商业贸易、金融货币、政治经济、交通运输、人文信息为一体的多重综合服务行业。有些研究认为侨批贸易是一种现代形式的“跨国资本主义”。这种观点认为侨批贸易依赖于非个人化规则体系的信任,而非一种依靠文化或家族血缘关系的“‘华人资本主义’的一种独特形式”,在这种体系侨批商人通过有效的经济实践来实现跨国经营。本文针对这样一种观点,旨在寻找对于现代资本主义的另一种解释,这些世界主义的解释认为现代是一种多元的而非模式化的概念。族群和身份认同对海外华人的商业文化影响重大,成为华人企业家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的来源,这种影响海外华人社会形成初期尤为明显。商业家族主义、社会网络和与之相关的文化价值并不会成为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阻碍。相反,至少一些时期和环境,这些因素通过促进社会流动、发展家族利益、建立合作关系、促进合同的签订以及其他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行为,帮助华人在中国和海外实现经济发展。

  • 标签: 华侨 华商网络 侨批 侨刊 跨国资本主义
  • 简介:《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是特朗普政府推行的美国贸易新协定。作为美国贸易协定新范式,USMCA不但采取了实用主义的谈判进路,而且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其中许多非传统议题尤为引人注目。协定实质上是美国重构国际经贸规则战略意图的再次宣示,也是美国遏制中国的重要战略手段。USMCA的签署将会使中国“走出去”战略遭遇重大阻碍,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实现造成重大影响,令我国国内重点领域的改革变得迫在眉睫,并极有可能使中国面临“重新入世”的挑战。中国应积极利用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击破美国的所谓“铁板”,阐明市场机会和贸易利益以巩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伙伴关系,积极推动世贸组织改革,捍卫多边体制,深化国内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

  • 标签: 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 USMCA 美国贸易协定新范式 中美贸易
  • 简介:冷战后日朝两国的政府间对话主要围绕着邦交正常化、历史清算、朝鲜核导问题、'绑架问题'政策议题展开。安倍晋三2012年执政以来,朝政策日趋强硬,甚至不惜采取拒绝对话、以压促变的政策立场。但在2018年半岛局势急速转圜的情况下,安倍政府主张'压力先行'的朝政策陷入困境,导致日本几乎完全被排除在有关各方为实现半岛无核化的对话与合作进程之外。安倍政府不得不转而谋求实现日朝对话并采取了国际协调政策调整举措。安倍政府实现日朝首脑会晤的前景预期是存在的,但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通过对话来改善日朝关系,则受到多重因素制约,并将对半岛地缘政治产生复杂影响。

  • 标签: 安倍政府 对朝政策 日朝对话 绑架问题 朝鲜核导问题
  • 简介:边境地区作为国家领土比较特殊的组成部分,代表着国家主权的至高无上和国家领土的不容侵犯。过去,位于国家交界处的边境地区敏感脆弱,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生存”的重任,传统边境始终发挥其屏蔽功能,传统的边境安全随之体现出“防范危险”和“共存安全”的主要特性。如今,由于全球化进程和国家的开放政策,相应地引发了实体边界弱化和“软边界”扩散等边境地区的新变化,同时,边境屏蔽效应相对减弱,中介效应凸显,使边境地区呈现安全与发展并举甚至以发展为主导的安全态势,边境安全的特征发生重大转变。边境地区安全问题的复杂化、安全的渗透和联动增强、安全中注入发展的因素以及安全的社会化建构特征与“共生”理论的多元、内生性、交互、共生性特征相似,而且有相适应的研究议题,使边境安全问题可以从共生视角进行探讨。边境安全的变化使边境实现“共存安全”的同时强调“共生安全与发展”,关注当下安全的同时也注重安全的未来。文章以边境安全的特殊为视角进行研究,提出“共生安全”的新理念,并在“共存安全”和“共生安全”特性的比较,探索边境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未来走向。

  • 标签: 安全 边境安全 共存安全 共生安全 国际安全理论
  • 简介:2010年以来,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和'印太战略'逐步推进,它越来越深地介入到中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存在的南海海洋权益纠纷中去,使这一问题逐渐升级,成为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重要议题之一。中国为了应对这一安全挑战,不得不对南海政策进行调整。而中国南海问题上的政策调整,受到三种因素的共同推动:一是来自单极国际体系的压力,影响到中国南海问题上的政策制定;二是单极国际体系压力所引起的中国国内民众和新媒体舆论的反响,影响中国对过去的南海政策和相应政策举措进行适度调整;三是锐意进取的中国新一代领导人主观上想在南海问题上有所作为,主动调整南海政策,并引导民众更好落实这一政策举措。中国调整南海政策,包括所采取的政策举措、国家资源统筹规划和整合、制度安排三种方法。

  • 标签: 南海问题 南海政策 中美关系 战略博弈
  • 简介:权力转移导致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维护中美战略稳定成为攸关中美关系发展以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问题。构建中美核战略稳定性框架是实现中美战略稳定的基石。传统战略稳定理论主要基于美苏两大对称阵营的敌对关系,对于不对称和动态权力转移背景下的中美核战略稳定性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指导不足。基于非对称战略平衡视角,中美核战略稳定性框架应以保证中国第二次核打击能力为基础。机制层面,中美要加强交流、协商和谈判以建立相关机制,逐渐形成中美核战略关系的共识,推动达成稳定中美核战略关系的协议、条约法律承诺,从而构建稳定中美核战略关系的政治框架。结构层面,中国无需谋求与美国对等的核力量。统筹考虑军事效用和政治效果,构筑包括核实力、核威慑决心和核威慑信息传递的完备核威慑战略,确保处于弱势的中国拥有美国进行核反击造成美不可承受损失的能力,是实现中美核战略稳定的关键。

  • 标签: 中美关系 权力转移 战略稳定 核战略稳定性
  • 简介:Theworldintheoutgoing2018hasbeenmarkedbyuncertainty,adefiningfeatureoftheinternationallandscape.Theshiftinthebalanceofpoweraccelerated,unilateralismandprotectionismfurtherdeveloped,andtheinternationalsystemcameunderseriousstrain.Major-countrycompetitionintensified.Evenastraditionalhotspotsremainunresolved,non-traditionalsecurityissuessuchasclimatechangeandrefugeescroppedup.Withhiskeenunderstandingoftheevolutionofhistoryandfirmgraspofthetrendofthetimes,GeneralSecretaryXiJinpingmadethiskeyjudgmentaboutthecurrentinternationalsituation:"Ourworldisexperiencingprofoundchangesunseeninacentury."

  • 标签: 中国 外交
  • 简介:Theyear2018witnessedagreatdealofturbulenceininternationalaffairs.Inaperiodofunrivaledchangenotseeninahundredyears,theworldpoliticalandeconomicstructurehasbeenundergoingprofoundadjustments,withanunprecedenteddisplayofgreatpowerpolitics,risingunilateralism,protectionismandpopulism,andadeteriorationinconventionalandunconventionalsecurity.Thetransitionbetweentheoldandnewworldordershasonceagainbroughtmankindtoacrossroads,andhasposedpreviouslyunforeseenriskstoChina’srise.

  • 标签: 中国外交 BETWEEN world 综述 HAS with
  • 简介:孟加拉国、缅甸和印度孟加拉湾北部海域边界争端,由于其海域的'凹'型特殊地理特征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河口冲击形成领海特殊地质条件,使得整个海域边界划界司法实践充满纷争。孟加拉湾北部海域边界划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国际法精神和'公平公正'原则适当调整划界方法以达成最终结果,但多次调整又会导致各自的200海里外大陆架形成与对方经济专属区相重叠产生的'灰区'。国际海洋法法庭和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在裁决'灰区'效应问题中,灵活处理了200海里外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和专属经济区的经济权利间的关系,以权利独立分离的方式,实现了'灰区'的权利重叠问题的解决。这一方式和划界趋向,将影响未来海岸相向或者相邻国家间海域边界争端'灰区'的解决。

  • 标签: 海域边界争端 孟加拉湾北部 200海里外大陆架 专属经济区 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