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独立以来,印度便开始了对外直接投资经营活动,并从投资量、投资方式、区位分布、投资行业和投资主体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印度特色。印度的对外直接投资既从多方面对其经济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印度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和作用,中国开展外向直接投资活动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 标签: 印度 对外投资 特点 效应 启示
  • 简介:伊朗核计划不断推进使以色列生存危机感日益增大,主战派以色列决策层日渐占据上风。出于多种因素考虑,以色列不会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上,如果政治解决伊核问题的努力彻底失败,以色列很可能在2012年秋季单独伊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

  • 标签: 以色列 伊朗核问题 军事打击
  • 简介:1997年缅甸加入东盟之后,东盟缅甸采取了“建设接触”政策,主要采取劝说、鼓励以及有限施压的方式。推动缅甸问题的解决。受东盟自身制度、结构制约,“建设接触”政策未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缅甸新政府上台后启动的民主化改革表明,东盟及其一些国家长期缅甸实行的接触、引导和鼓励缅甸政策变化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 标签: 东盟、缅甸、“建设性接触”
  • 简介:2009年以来,尽管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功建成,双方的经济相互依赖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中国与东盟仍然经历了严重的信任危机。通过中国东盟长达20年的信任关系建构历程进行回顾,文章试图回答哪些因素影响着中国东盟信任关系的建构这一理论问题。在对现有理论要素进行折中主义整合并且补充之后,文章从权力格局失衡以及东盟国家心理调适需要的角度重新看待中国与东盟20年来信任关系建构的互动进程,并当前中国外交应对周边小国信任危机提出政策建议。

  • 标签: 中国-东盟关系 信任 权力格局失衡 心理调适
  • 简介:缅甸民主化转型并不是为了西方国家解除制裁而做的表面文章,而是七点民主路线图中立宪、选举、施政三部曲的第三部。这一转型具有鲜明的缅甸特色,在国际上创造了一种新的转型模式。转型不仅促进了国内的政治和解,也有利于地区的稳定。但也恰恰由于转型的缅甸特色。这种自主转型依然面临复杂的挑战。

  • 标签: 缅甸、民主化转型
  • 简介:始于2011年初的中东北非政治动荡是一场阿拉伯群众反抗运动,个人、社会能量由此得到一定程度释放,中东国家的内政外交因之而改变。中东政治从此进入一个新时期,由僵化、停滞、稳定的时期进入充满活力、动荡、冲突的阶段。这既是一扇希望之窗,也是一条荆棘之路,可以称之为“创造破坏”。中国中东政策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深入研究、讨论。

  • 标签: 中东政治 美国外交 中国外交
  • 简介:印度1947年独立后,以继承英国特权为由积极干涉西藏事务,直到1954年《藏印交通和通商协定》签订,它才正式承认中国西藏的主权。本文厘清1947-1954年印度藏政策变化脉络的基础上,探究其政策"两面"的表现和深层原因。文章认为印度政府从中印关系的前提出发"西藏问题"持谨慎态度,但它最后承诺放弃藏"特权",却依然坚持以西藏牵制中国的战略思想。这一时期印度的藏政策奠定了后来它对"西藏问题"的认知基调。

  • 标签: 印度 对藏政策 两面性
  • 简介:自去年以来,世界形势可谓“乱”字当头,全球经济危机、国际格局深刻变动和国际秩序调整加快这三方面影响叠加,世界形势发展的阶段特征突出。世界政治、经济、安全、社会各个领域都出现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原有的这个世界的各种认识方式面临着较大局限性。2012年,可以预见全球与热点地区形势的不确定性与动荡一面将依然突出.大国动向及多个热点问题值得密切关注。

  • 标签: 国际形势 发展趋势 世界形势 经济危机 阶段性特征 秩序调整
  • 简介:2011年缅甸民选政府取代军人政府执政后,美日两国的缅政策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美国缅出台“务实接触”政策,既有缅甸国内政治生态发生变化的因素,更有美国需要缅甸作为其“重返东南亚”的战略支点的原因;日本则借长期以来缅“建设干预”政策和经济合作恢复两国间的“特殊关系”,从而确立其东南亚的主导地位。未来美日都会更加重视两国在对缅政策上的协调与合作,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甚至扩大各自缅影响力方面的竞争还可能增加。

  • 标签: 缅甸问题 美日关系 对缅政策 竞争与合作
  • 简介:土耳其自2002年正义与发展党执政后,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增长,政治与外交逐步形成中等强国色彩战略。土耳其具有实现中等强国的现实基础:地理位置独特,拥有重要的地缘政治优势;综合国力渐趋雄厚;东西文明兼容,教俗结合,既为西方价值观认可,又对动荡的阿拉伯国家具有吸引力。然而,土耳其实现中等强国的道路也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主要是:加入欧盟前蓄黯淡,影响国家外交与发展战略的实施;民族结构限制国家外交的独立行动;国内政治体制的纠结影响国家的形象。

  • 标签: 土耳其 中等强国 地缘政治 外交战略 中东
  • 简介:马来西亚计划公布之初,英国态度犹豫不决,更倾向于支持新马合并。由于马来亚联合邦不肯做任何让步,英国遂改变立场,转而支持马来西亚计划。马来西亚成立后,英国军事、外交及经济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在行动党与联盟出现矛盾时,英国从中斡旋,协调新马关系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英国并没有能够阻止新马分家。

  • 标签: 马来西亚 新加坡 英国 分裂
  • 简介: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缅甸实行“务实接触”政策,政治、经济、人文各领域与缅加强接触。两国关系逐渐回暖。美国改善与缅关系主要出于自身战略与现实利益的需要。缅甸新政府推行民主改革则为美政策调整提供了客观条件。未来,美缅关系有望持续改善,缅甸改革进程和美国国内政治因素是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关键。

  • 标签: 奥巴马政府、缅甸、制裁、接触政策
  • 简介:美国伊朗实施能源+金融制裁,不但来势凶猛,而且波及范围很广,甚至扩大到其他国家的金融机构,也危及到中国的海外金融利益。伊朗石油供应来源中断与美国切断金融管道之间,中国面临两难抉择。本文认为,保障中国美金融机构的继续存在对中国更加有利。中国不可能全部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但应该逐步减少伊朗石油的依赖,从而确保中国金融机构美国市场合法经营的权益。

  • 标签: 中美关系 制裁伊朗 石油政治 中国海外利益
  • 简介:印度经济的崛起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印度经济越来越依赖国际能源,国际能源环境的变化日益敏感。国际能源环境主要通过能源市场的价格波动形式和国际能源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两者互动来影响印度经济崛起的进程。基于此,文章认为印度的能源战略需立足于经济崛起的长期和战略,减轻国际能源环境变化带来的敏感性和脆弱,为经济崛起提高稳定、高效的能源保障。

  • 标签: 国际能源环境 印度经济崛起 价格波动 国际能源政治格局
  • 简介:冷战结束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媒体的对华报道显著增多。与此同时,对华负面报道和恶意炒作却日益严重,这种情况的出现既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也有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中印关系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 标签: 印度媒体 反华报道 中印关系
  • 简介:本文分析了中国参与南亚区域合作的重大战略利益,这是中国应当积极参与南亚区域合作的动因所在。分析了中国扩展参与南亚区域合作的时机和应当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 标签: 中国 南亚 合作 思考
  • 简介:冷战结束为东南亚地区一体化发展和东盟扩大创造了条件。随着伊斯兰复兴运动近年在马来西亚和文莱的深化,这两国出于宗教情感而持反以亲阿的态度,并将其变为东盟意志,无视东盟大多数成员为非伊斯兰国家与以色列合作良好的事实。这既体现了冷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展现实在东南亚的投影,又体现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宗教转向”和东盟国家伊斯兰问题上的分歧公开化。以色列实际上已成为东盟伊斯兰与非伊斯兰成员国之间的宗教“柏林墙”。欧盟模式应是东盟可资借鉴的方向,东盟制度建设乃至维系存在的基础在于:一是加强东盟制度民主建设,二是东盟机构的“去宗教化”。马来西亚和文莱可以通过伊斯兰会议组织国际宗教组织发出其宗教诉求,但东盟绝非在宗教上的合适平台。

  • 标签: 东盟 以色列 伊斯兰化 东南亚一体化 宗教“柏林墙”
  • 简介:西伯利亚联邦区能源综合体该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它也是环境的一个主要污染源。尽管西伯利亚联邦区实施燃料能源综合体项目时采用了净化设施,但目前还不可能完全消除燃料能源部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能源综合体必须加强环保工作,尽快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 标签: 西伯利亚联邦区 燃料能源综合体 环境
  • 简介:冷战结束以来,南海地区成为印度"东向"政策的首选。通过改善和深化印度-东盟国家的政治、经济与安全关系及协力美国、日本的南海政策,印度南海问题发展扮演着越来越显著的角色。同时,由于中印边界问题未决,印度利用南海问题"制衡"中国与积累战略优势的企图也日趋明显。

  • 标签: 印度 南海问题 东盟 美国 日本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