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不少盗窃罪犯在服刑改造期间,其犯罪恶习,不良行为习惯未能得到根本的矫治,回归社会后,他们不仅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地继续危害社会,这就给劳改工作提出了如何对这一类人强化教育矫治的艰巨任务。

  • 标签: 个体社会化 罪犯 盗窃 缺陷 不良行为习惯 教育矫治
  • 简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大学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主体,高校要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认同效果,深化和丰富教育认同的内涵,探究教育认同的路径,搭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阔空间。

  • 标签: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认同 路径
  • 简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价值导向,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内核,是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升华和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确定方向、规范引导的作用。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育引导他们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历史使命。

  • 标签: 大学生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 简介:我国青少年犯罪仍处于频发态势,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社区矫正适应青少年犯罪行刑社会化趋势。社区矫正对预防青少年重新犯罪,塑造公民人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社会公众对社区矫正存在认识偏差,社会公众认同度低;社会支持网络处于脆弱状态;矫正项目和方案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矫正机构保障机制和社会化水平低,难以适应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现实需要。因此,必须加强青少年社区矫正专项立法,构建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的社区矫正体系,多部门协同搭建青少年社区矫正社会化服务体系。

  • 标签: 社区矫正 社会支持 个性化教育
  • 简介:测量是青少年定量研究的基石,对青少年属性和特征的科学测量是提升青少年研究科学化的前提。以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测量为研究实例,提出核心观点:对青少年的科学测量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采取合适的抽样方法、数据资料的搜集方法和数据统计方法;需要遵循伦理性、发展性和教育性原则。

  • 标签: 青少年研究 测量 理论 方法 研究实例
  • 简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为广大民众所认同,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成为广大民众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青年是广大民众中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最具活力的群体,然而,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不尽如人意。要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心目中的认同心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桥梁功能,将青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移植到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中,以此推动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的建设。

  • 标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认同机制
  • 简介:随着移动互联网终端的崛起,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讯社交媒体在青年学生中迅速普及,数字化平台作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观点的信息场域,也成为大学生阅读的重要手段。数字化阅读具有高效便捷、精准到达、即时传播等优势,但数字化阅读碎片化、感性化和娱乐化的特点也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目标,培养大学生养成深度阅读的习惯,提高阅读的精神内涵;充分利用先进数字技术的联通性、互动性的优势,是应对冲击促进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的应对之策。

  • 标签: 数字化阅读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简介:为保护环境,发达国家早已对某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生产或消费行为征税。比如,大部分欧盟成员国都对过度包装物征收环境税。一些北欧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就实施了碳税:

  • 标签: 税收制度 可持续发展 税种 资源税 征收范围
  • 简介:尽管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志愿服务仍然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载体,对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志愿者精神,两者内涵高度契合。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开展,能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情感和行为认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实效。

  • 标签: 志愿服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能动作用 价值认同
  • 简介:随着2008北京“奥运会”进入倒记时,举国上下尤其是青年迎“奥运”的热情如火如荼。各地青年自发或官方组织的迎“奥运”活动形式让人目不暇接;数以百万计的“奥运”志愿者也基本从青年中选拔产生;网上关于“奥运”的论坛更是深受网络青年的喜爱。通过GOOGLE搜索引擎查询的关键词“青年、奥运”共有5,010,000条,高出“青年、爱情”约一千万条。

  • 标签: 中国青年 奥运会 民族认同 GOOGLE 网络青年 搜索引擎
  • 简介:美国季刊第12卷第3期(2000年秋季号)发表杰夫·诺南的一文,批判了新保守主义极端反民主的本质,认为经济活动属于公共领域而不是私人领域,社会主义通过维护公共领域可以实现和保障个体的发展.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 标签: 个体关系 保守主义领域 关系兼
  • 简介:北京市现有中学生49.82万人,年龄集中在13至19周岁之间,15岁的姜安琪是其中一个。姜安琪是特殊的。她有一个梦想,是一个看似纠结、矛盾的梦想。一方面,这名初二学生希望每天开开心心地活着,把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烦恼都抛在脑后,另一方面,她希望好好读书,考上理想的大学,再找一个稳定的工作,但这样也意味着,无休止的烦恼将纷至沓来。

  • 标签: 中学生 民主 初二学生 北京市 年龄 安琪
  • 简介:根据北京团市委2016年在全市16个区150个街道的18-35岁青年中部署完成的'北京青年城市流动性调研'的调查数据,以京籍原住型青年和京籍迁入型青年作为比较对象,本文对非京籍流动青年的发展现状和流动性特征、北京市人口调控政策和'非首都功能'疏解政策对非京籍青年流动性带来的直接影响进行了全面研究,以及有效推进非京籍青年的主动合理流动并获得更好的流动机会和流动空间提出了对策建议。

  • 标签: 非京籍青年 社会流动 青年发展 城市认同
  • 简介:'微商'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主体,不同于传统B2B(BusinesstoBusiness)或B2C(BusinesstoCustomer)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卖方,准入门槛更低,交易的发生更加隐蔽,由此也带来了税收征管上的难题。本文将以这种特殊的电子商务行为为落脚点,分析其可税性以及税收征管的难点,提出对'微商'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立法建议。

  • 标签: 微商 税收征管 立法建议
  • 简介:本文在罗纳德·杰普森、亚历山大·温特和彼得·卡赞斯坦等学者归纳的基础上,对《国家安全的文化》所涉及的社会建构主义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明晰化,对该书各实证章节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和述评,并简要总结了该书的成就与不足。总的来说,《国家安全的文化》已经完整地涉及了现今社会建构主义的主要核心论点,并对许多有意思的具体问题展开了认真严肃的研究,虽然它在规范和认同的来源、作用等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 标签: 国际规范 国家认同 国家行为 社会建构主义 《国家安全的文化》
  • 简介:2004年6月19-20日俄罗斯著名的公众调查机构--社会舆论基金会在俄44个联邦主体的100个居民点开展了有关俄罗斯政党的民意测验.现根据社会舆论基金会网站(http://wwwfomru)2004年6月24日、7月1日公布的调查结果,将俄罗斯大多数民众对国家政党政治的态度介绍如下.

  • 标签: 俄罗斯 政党政治 多党制 两党制 一党制
  • 简介:本期“文化理论”发表2篇文章以纪念法国著名社会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t-dieu)(1930-2002)逝世一周年。《社会科学与社会良知》是卡尔洪和布迪厄的长期合作者华康德教授2002年8月在澳大利亚《论题十一》杂志第70期上发表的纪念文章,他们探讨了布迪厄在社会科学领域的独特贡献。张意的文章《符号权力和抵抗政治》重点介绍了布迪厄的文化批判理论,认为布迪厄揭示出了被文化遮蔽的符号权力,并探讨了在文化领域实现抵抗的可能性。

  • 标签: 社会科学 社会良知 文化社会学 符号权力 文化批判理论 法国
  • 简介:<正>在匈牙利,以及在欧洲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意味着新的发展类型的产生和出现。实际评价社会主义的成就,应考虑下列因素:一、代表国家发展传统的历史、社会和经济问题,这些问题在旧的社会制度中是不可能克服的;

  • 标签: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制度 匈牙利 经济问题 发展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