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论敦煌曲徐湘霖《敦煌曲子词集》中宣扬佛教的词曲占了很大的比重。任二北先生的《敦煌曲校录》所选545首曲子词,曲就有293首,占去一半还多①。可见,曲在当时社会上的流行,不仅相当普及,而且相当热闹。然而,为什么在稍后的唐宋文人词中几乎荡然无存,“...

  • 标签: 佛曲 敦煌曲子词 五更转 讲经文 龟兹乐 佛教
  • 简介:地经论》法界说的核心是清净法界。《地经论》通过"十种清净相"以及自性相、因相、果相、作业相、相应相、差别相之"六相",对清净法界进行了说明,前者意在阐明清净法界本性清净之原因所在,后者强调清净法界之本质体现为"返本还源",并且以"清净法界"和"四智"的构造对"清净法界"向"如来三身"之转变进行了详细说明。《地经论》的法界说具有将如来藏思想与唯识思想相杂糅的特征,它处在新旧唯识思想的转折点上,被后来的中国华严宗思想家所吸收,成为华严宗法界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

  • 标签: 《佛地经论》 清净法界 本性清净 十清净相 六相 自性身
  • 简介:汉传佛教寺院地主所有制经济是中国封建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至隋唐时期,它的发展经历了无数次的曲折与反复。本文就佛教寺院地主所有制与世族大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所有制的关系及动态变化,以及“三武废”与佛教寺院地主所有制经济发展的道路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力图从理论上探讨二者的辩证关系。

  • 标签: 汉传佛教 废佛 寺院经济 发展道路
  • 简介:顶法形成于4世纪前后,5世纪后则广为流传,是持明密教后期一个最重要的密法系统,处在密教发展史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所谓承上,是指顶法继承发展了陀罗尼密教,同时又吸收佛教基本义理作为其理论根基;所谓启下,则指顶法对金、胎两部密法的形成均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佛顶法 陀罗尼 明咒 曼荼罗
  • 简介:前言西堂,是清光绪年间出现于我国西北地区的伊斯兰教派别之一,由甘肃临潭旧城回族秀才马启西先生首创。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西堂无论在其宗教信仰,还是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领域里,都表现出它的与众不同和非凡的生命力,从民国年间起即引起了研究工作者的注意。

  • 标签: 西道堂 西大寺 民国年间 临潭 明仁 门宦
  • 简介:甘肃临潭马启西先生创始并倡导的伊斯兰教西堂,是我国伊斯兰教诸多门宦和教派中出现最晚,人数最少的门宦之一。它自光绪二十八年正式挤入门宦之林,直至一九四九年全国解放前夕,教民已遍及甘、宁、新、青各省,包括了回、藏、汉、撒拉、东乡、保安等六、七个民族的群众。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二塘公社的韩、冶二姓,于光绪三十二年就变卖全部家产,携带妻子儿女,到临潭加入西堂;民和县马营四十余户,于光绪三十三年集体加入西堂。经济方面,包括商业、农业、林业、牧业等在内的较完整的堂经济体系已经形成;教

  • 标签: 西道堂 中国伊斯兰教 门宦 五功释义 《古兰经》 化隆回族自治县
  • 简介:提起齐木德尔吉(JakhadaiChimeddorji),中国蒙古学界无人不晓。他是内蒙古大学民族学科的创建者,也是人类学与民族学学科的带头人。他的履历足以证明他曾获得的工作成绩以及他的学术影响力。

  • 标签: 教授 学者 封面 民族学科 内蒙古大学 学术影响力
  • 简介:黄宾虹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称雄于二十世纪的中国山水画坛.他独领风骚的绘画形式与卓而不群的人文品格,诱后人不断浅析深究."师古人之心,而不师古人之迹"是黄宾虹先生在继承传统,追求画中意境及笔墨情趣,滋养自己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悟性,积淀自己作品的深遂内涵的独到见解.他在中国二十世纪中叶的山水画坛上矗立起一座丰碑.其作品风格突出、强悍、内涵玄奥,以致后人不可企及,更不可逾越,也少有人能从中汲取精华.

  • 标签: 山水 文化 内涵 意境
  • 简介:历史上,西堂既是一个宗教共同体,又是一个在共同宗教信仰基础上形成的共同劳动、联合经营、平等消费的经济共同体.西堂以商业经济为主,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体现出复合型经济模式发展的特点.

  • 标签: 西道堂 复合型经济模式 管理模式
  • 简介:“活法”说是中国诗学的核心命题之一,但对吕本中建构这一理论的渊源,还有深入研讨的价值。本文从宋代是一个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时代入手,在仔细研读基本文献的基础上,认真爬剔清理,微观的文献解读、文字校勘和宏观的理论阐释、分析考论相结合,上探其源,下明其变,匡正了一些误识。

  • 标签: 吕本中 活法说 儒释道 互补
  • 简介:"前现代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分别代表西方文化的三种类型,三者之间构成了一个递进式的关系。历时地讲,"前现代性"与"现代性"分别由一种本体形态所支撑,即相应的"客体"本体、"主体"本体。由于"后现代社会""正处于路途之中",其特质"后现代性"目前还不明晰。正因为如此,需要为"后现代性"建构一种本体形态以为支撑。对应地讲,这种本体形态应为作为"客体"、"主体"两种本体之综合与超越的"体"本体。

  • 标签: 前现代性 现代性 后现代性 客体 主体 道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