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从佛教圣地五台山的自身环境现状出发,根据生态旅游的内在要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五台山的宗教旅游的生态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观点和看法.提出五台山生态旅游应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结合起来,努力构建草地生态旅游、森林生态旅游以及地质地貌生态旅游.

  • 标签: 五台山 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 简介:6月21日,“中国道教生态林建设基地考察团”一行赴甘肃民勤县进行实地考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副会长黄信阳、唐诚青、张凤林,中国道教协会秘书长袁炳栋,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席汤伟奇等参加了考察活动。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也派代表参加此次活动。中国道教生态林基地建设始于2005年4月,截止到2006年6月,已有海内外众多道教组织、宫观和道教界知名人士先后捐款210万元。当天,考察团一行又捐款、认捐56.55万元。“中国道教生态林建设基地”位于民勤县苏武山,总面积1500亩。

  • 标签: 生态林建设 中国道教协会 爱心 中央统战部 实地考察 考察活动
  • 简介:《老子》作为道家思想的源泉,其蕴涵的“道法自然”的本体意识、“知常曰明”的环境意识、“知足者富”的消费意识、“知止不殆”的发展意识等生态智慧中的合理内容,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 标签: 《老子》 生态智慧 自然本体意识 消费意识 发展意识
  • 简介:从神学院的“圣山”下到教会工作已经整7个年头了。感谢神,教会广阔的工场让我学习了最简单、最基础而又最朴实的功课,这些都是我在书本上难以学到的。我想借此机会就传道人与教会治理方面的问题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感受想法,并请教诸位牧养经验

  • 标签: 主人翁精神 人的形象 成功的要素 神学院 主要矛盾 负面因素
  • 简介:从1999年4月25日制造震惊中外的万人非法聚集北京中南海事件开始.“法轮功”相继制造了天安门广场自焚、破坏有线电视、攻击鑫诺卫星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随着与“法轮功”邪教斗争的逐步深入,邪教对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社会秩序和公众安全的危害性众所周知。如何治理好当代中国邪教问题是摆在政府面前一项重要紧迫的课题。

  • 标签: 中国 邪教问题 “法轮功”邪教 民主政治建设 以人为本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 简介:普通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教学大纲和指定的教材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教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除了具备与普通院校政治课教学的共性,还具有特殊性。其特殊在于:宗教院校培养的是具有一定政治觉悟和相当宗教学识的宗教教职人员。

  • 标签: 宗教院校 政治理论课 教科书 教学内容 政治觉悟 宗教学识
  • 简介:在车轮滚滚声中一觉醒来,窗外天色已经微明,列车早已驶过金华,正穿越山陵下一座又一座的隧道,直奔温州而去。时值2003年的8月,正是古人所云“七月流火”的季节,之所以不辞辛劳,不畏酷暑,甘愿此行,实在是因为温州的名声太诱惑人了。今日有缘,自然不愿错过。借用江湖中人相见时的一句套话:“久闻大名,如雷灌耳,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作为比喻,正是此刻落笔时的心境。

  • 标签: 温州市 道教 民间信仰 宗教政策
  • 简介: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的主流,五台山是我国著名的4A级旅游景区,具备生态旅游开发的环境和资源优势,对其进行生态旅游开发且与佛教文化旅游相融合,将会带来强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实现五台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为五台山成为世界遗产打下坚实基础.

  • 标签: 五台山 生态旅游 开发意义
  • 简介:佛教的缘起说是其教主释迦牟尼证悟的一种关于宇宙人生的理论。它既是佛教理论的基石、核心,又是佛教区别于其它宗教、哲学、思想的显著特色。重温这一学说,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佛教的基本理论,而且对于我们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

  • 标签: 生态环境 因果关系 缘起说 大乘佛教 空相应缘起 无自性
  • 简介:论佛教的慈悲观及其对生态环境的现实意义肖雨慈悲是佛教的根本思想,也是它济世救人利物的一种奉献精神,还是关于生态环境的一种伦理道德。当前,它对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和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所以,特加论之,且请方家指...

  • 标签: 生态环境 大乘佛教 《大智度论》 《大乘义章》 现实意义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 简介:<正>道教书名。6卷。分道,术、德、仁、食、俭六,共110篇。五代时道士和道教学者谭峭作。见《谭峭》。

  • 标签: 道教学 谭峭 书名 代时 道士
  • 简介:在宏观上用佛学来净化自己的心灵,而在微观上用科学来工作、学习,是我们处于当今复杂的世界上,将佛学和科学辨证统一的方便之说,以此可达到扬长补短,增进思维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笔者幼年时代生活在全家信佛的家庭氛围中,因此早岁即受佛教熏陶。青年时代在大学学习理工,建国初进入科研生产第一线工作,也算是术有专攻,一直做到高级工程师。回顾平生,可谓典型的科学和佛学的结合者。80年代改革开放,宗教政策明确落实,自己学佛愈深,

  • 标签: 学佛 辨证统一 宗教政策 思维能力 家庭氛围 第一线工作
  • 简介:2006石阡“民族文化自然生态旅游发展”研讨会于2006年11月29日至30日在石阡召开。此次会议是由贵州省侗学研究会、中共石阡县委、石阡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侗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杨序顺,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侗学会会长梁旺贵,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省文联主席、省侗学会常务副会长杨长槐,省民宗委主任、省侗学研究会顾问郝桂华,省政协机关党委书记刘明胜,铜仁地区行署副专员游明进以及石阡县四大班子的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湖南以及我省黔东南、贵阳、黔南、铜仁等地的领导、专家、学者,石阡县有关部门和乡镇景点景区负责人,共80余人。会议分别由省侗学会副会长、省电大原党委书记吴起堂和贵州民族学院副院长、省侗学会副会长刘胜康主持。

  • 标签: 旅游发展 自然生态 民族文化 省人大常委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原副主任
  • 简介:汉魏之际,佛教在中国的流布主要有禅学和般若学两大体系.当时缁素对般若学的理解、注释,都脱不了魏晋盛行的、玄学思想.而名僧与名士颇相投缘,与又相互发挥,故史称晋代之玄学、之合流,为学术界之大宗.也借玄风得以广为流行.禅宗历代大匠与佛陀核心思想--拈花不二宗旨是一脉相承的,所谓中国禅宗老庄、玄学,是不能分辩玄佛同异之混淆之论,是不能成立的.

  • 标签: 佛学 禅宗 《老》《庄》 玄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