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一水陆法会的缘起与仪轨水陆因水陆法会而设,水陆法会藉水陆画而宣演。(一)水陆法会的举起水陆法会是佛教追荐亡魂的一种仪式,也称水陆道场,所谓“水陆”,宋僧遵式(963-1032)在《施食正名》上说:“水陆者,所以取诸仙致食于流水,鬼致食于净地之谓也。”

  • 标签: 元明清 水陆法会 水陆画 佛教 道场
  • 简介:福建闽南安溪清水祖师,又称麻章上人,闽南多称为乌面祖师,台湾民间通称为祖师公。

  • 标签: 祖师 属性 宗教 崇拜 闽南
  • 简介:今年4月19日接北京王志运教授(宝典主编)典主编)来函说:山宝典“中华佛教二千年”画册出版完成了,是破世界纪录,堪慰您老。但我想不知何时才能送来山呢?至4月22日,省佛协通知“宝典”已到了,24日迎接来六榕寺,使我和大众皆大欢喜!

  • 标签: 画册出版 世界纪录 六榕寺 主编 王志
  • 简介:锣鼓敲起来,水龙舞起来。7月24日下午,黔东南州建州50周年庆祝系列活动——杉木“水龙节”在施秉举行。

  • 标签: 举办衫 施秉举办 木河
  • 简介:没有约旦奔腾澎湃的磅礴气势,没有加利利海宽广的水面、穿梭的舟楫、悠扬的渔歌。珠市,永远是一条清澈、明净的涓涓溪流,从远古汩汩流来,又急流向遥远的未来……

  • 标签: 贵州高原 礼拜堂 约旦河 教堂 教会生存 历史演变
  • 简介:位于五台山中台南20里的竹林寺,是五台山有名的古刹。它的出名,不仅因有唐法照入化竹林寺的佛教传说,也不仅因其为日本圆仁慈觉大师的卓锡之所,且因它有一龛玲珑小巧的佛像,名为“竹林小像”。《清凉山志》云:竹林寺“小像一龛,精巧入神,殆非人力

  • 标签: 镇澄 清凉山志 慈觉 法界缘起 华严经 玲珑小巧
  • 简介:一、兴泾经堂教育概述兴泾隶属于宁夏银川市西夏区。上世纪80年代,受国家"三西"农业开发建设资金扶持,将泾源县部分回族分期分批移民而来。该镇下辖6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和一个居委会。现有人口17003人,其中回族人口占98.8%,是距离首府银川最近,也是宁夏规模最大的回族移民区。目前该镇共有35座清真寺,31座中有驻寺满拉,在泾华中寺设有妇女礼拜场所。其中属于格底目教派的19座,哲赫忍耶门宦的11座,虎夫耶门宦的2所,伊赫瓦尼教派的3所。

  • 标签: 经堂教育 宁夏银川 现有人口 哲赫忍耶 伊赫瓦尼 首府银川
  • 简介:在成都市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千年古镇——青白江区弥牟,这里是古道金牛道的必经之地、南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有诗人赞誉它是"嵌在川西平原上的一块翡翠"。弥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的古镇,据记载公元934—936年间,这里就形成了集镇。弥牟镇名垂青史源于诸葛亮在此推演兵法而创设"八阵图"。有诗云:"晓云不散弥牟,春草横生八阵图"。

  • 标签: 金牛道 村镇 回族 青白江区 丝绸之路 川西平原
  • 简介:如今,一些地方为减少繁琐程序,把几个过程整合成了一个过程。即把龙船抬到江边清洗捆扎好,安装好龙头,于龙船启行时,把各种祭祀都集中在江边,在岸边插杉木幡处的一旁,摆上香案祭品一并举行。其祭祀对象和祈祷的内涵基本上都是一样。像这种整合为一的程序,也统称为苗族独木龙舟“下水”仪式。

  • 标签: 龙舟 苗族 文化圈 清水江 祭祀对象 程序
  • 简介:中华民族素有龙族的美誉。作为龙文化的一个支系,中国的龙船文化也自然非常丰富多彩。特别是在江河星罗棋布的南方,各地区各民族都不同程度地拥有龙船文化活动。在众多的龙船文化活动中,又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分支。若按龙船的造型结构、制作材料、船上人员的服饰要求与配伍、和龙船节的起源、龙船节日活动状况,以及一些相关习俗、禁忌等各个方面综合起来看,本文认为中国龙舟文化应该存在三大分支。

  • 标签: 龙舟文化 文化圈 清水江 苗族 文化活动 中华民族
  • 简介:君不见,五台山上产灵葩,山人目之为天花。多在巅崖深险处,枯木云蒸抽菌芽。厥色浑如玉,厥味薄于瓜樵牧得之如获璧,特来献入司公衙。司公得之亦甚喜,歌筵舞席争相夸。烹羊宰鹅不足美,必

  • 标签: 镇澄 五台 花歌 灵葩 歌筵 狮子窟
  • 简介:由册亨县城向南行驶,蜿蜒曲折的公路穿过莽莽林区,驶过册亨县南部最后一个大山隘口的伟南丫口,继续盘山而下,来到谷底,眼前横躺一条大河,这就是南盘江八渡口。

  • 标签: 旅游 南昆 线 册亨县 南盘江 县城
  • 简介:州(今称临夏)之称谓远在1600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就已见于史,而到清代中叶以后引起世人广泛关注,到了民国时期,州之名远播西北,影响到全国回族社会,及至海外穆斯林中。时至今日,知道州之名的远比它历史上曾有过的名称——袍罕、导为多,特别是在这块土地的辖境外。州的魅力在何处,恐怕不能不谈到这里形成的回族文化。

  • 标签: 民国时期 回族文化 河州 民俗文化 伊斯兰教
  • 简介:上世纪60年代初,一位民族研究学者在贵州锦屏文斗、平鳌苗寨做田野调查,偶然发现一批保存了近300年的明清山林挈约,从此,百年契约神奇的魔盒被打开……

  • 标签: 文化遗产 清水江 世界 社会 文书 60年代
  • 简介:墓葬是专为亡者而建的地下空间,墓葬内的各种物质和陈设都与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等密切相关。因此以墓葬及随葬器物为对象,通过相关的物质形态、空间分布和文字记载来考察道教文化与信仰的存在状况,是研究道教的重要途径和课题。唐墓是唐代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发现的数量众多,分布范围相当广泛,并且从早期到晚期的序列较为完整,延续性较强。

  • 标签: 唐代墓葬 道教文化 遗物 宗教信仰 物质形态 地下空间
  • 简介:公元1174至1252年的南宋年间,大足县米粮乡僧人赵智凤在宝顶山传教,以弘扬佛法为宗代开始,是东方商业的明珠,光芒万丈,但有人却在这个商业明珠里默默地传播佛教文化。何泽霖居士不畏艰辛险阻,独立创办香港佛教图书馆,他和夫人林茜英居士,从1979年起发心发扬中国文化和佛教文化,1986年开始。大量印行佛经重典,

  • 标签: 居士 僧人 佛法 佛教文化 人命 佛经
  • 简介:在与水有关的诸神柢中,除主水之神外,另一类是风潮、弭旱涝、佑田庐、护航运的水之神。这批神柢,有的是朝廷敕封列入祀典,但多非上海独有,如天后、晏公、施相公、金龙四大王等等;有的是百姓自发奉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其中多数是曾在上海造福于民的治水功臣。本文拟对专属上海的一些神柢作一简介。

  • 标签: 功臣 治水 霍光 地方色彩 上海
  • 简介:商者是中国传统社会既有内容,宗族是汉人社会研究的核心论题。笔者基于杨柳青乡研究,提出"商域宗族"论说,认为商号是市镇的空间与记忆符号、基本组织形式,绅商、商绅是市镇宗族的类型并引导市镇类型,宗族及其延伸组织不仅为农人且为商人所有,它作为商人天然的内层信任机构具有商营功能;绅商、商绅是市镇宗族的核心圈层并引导市镇类型,中国式市民社会是绅商、商绅人格的复制或放大。补缺了弗里德曼的宗族研究模式和施坚雅的市场划分类型,以及华北的商域研究。同时,杨柳青乡社地缘圈界观和于伍爷崇拜的信仰圈层与市镇商域圈层构成"圈层形态",可为汉人社会群体结构的新解析,引发出"圈层格局"对差序格局的补充。

  • 标签: 市镇研究 绅商/商绅 商域宗族 圈层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