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英文Prophecy一字的原义是指古时候希伯来先知的口训与著述而言的;但是文字沿用久了,就渐渐改变它的原义;有时扩充了原义,有时缩小了原义。不单英文是这样,就是中文也是这样。这个英文字意思的变迁;是由广义变成狭义。到了近代,几乎仅有它狭义的概念了。所谓狭义,仅仅是用来指先知著述中的一小部分,即关于预言未来事情的言论;接着指

  • 标签: 基督教 圣经 预言 先知 职责 灵感
  • 简介:(一一三)"以色列全会众从以琳起行,在出埃及后第二个月十五日,到了以琳和西奈中间、汛的旷野。以色列全会众在旷野向摩西、亚伦发怨言。"(出16:1—2)"以色列全会众都遵耶和华的吩咐,按着站口从汛的旷野往前行,在利非订安营。"(出17:1)"从红海边起行,安营在汛的旷野;从汛的旷野起行,安营在脱加。"(民33:11—12)上面的《圣经》引文记载当年摩西率领以色列人出埃及进入西奈半岛的经过。《出埃及记》第20章,记录以色列民出埃及后的第一高

  • 标签: 以色列人 古埃及 词义研究 圣经 希伯来 旷野
  • 简介:(七十六)"当将你的粮食撒在水面.因为日久必能得着。"(传11:1)《传道书》中有不少难解的经句,这就是其中的一节。传道者劝人要把粮食撒在水面,目的是日后还能得着。这里指的是类如农夫的撒种吗?为什么是撒在水面,而不是撒在土地里?"日久必能得着"究竟是得了原撒在水面的粮食或是将有更多倍的收益?这些都是经文中没有说清楚的问题。由于原文不够

  • 标签: 词义研究 粮食 和合本 圣经 传道书 希伯来
  • 简介:再说祖师禅——从识认论上来看禅宗的“离四句绝百非”“四句百非”乃佛法为泯除众生有、无对待等迷执邪见而说明缘起性空、真空无相不可得之理时的常用语。三论宗与禅宗均常用此一用语或概念以接引学人。所谓四句,通常指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等四句,或指肯定、否定、部分肯定部分否定、两者均否定等作为判断一般论议形式的四句。四句之说有十种之多,百非则指百种否定。四句百非都是基于一切判断与议论之立场而设立的假名概

  • 标签: 三大法 禅定 般若 禅宗 非有非无 本来面目
  • 简介:探讨佛教的现代意义及未来发展,首先必须区分其精神内容的佛教文化和凝固为一种宗教形态的文化佛教。前者是佛教义学的表现,后者是佛门实践的完成。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它既可为佛教的发展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又可使世上的许多新观念在此中得到认同,或供现代社会的人们作出选择。但是选择佛教的决定因素并不是现代或后现代的历史条件和文化氛围,而是佛教自身因革损益的程度。佛教要在21世纪进一步发展,非要实行彻底的革新不可,改良完善教义,清除陈腐的理论与实践,具体地说,就是:一、继承佛教的超越精神;二、继承佛教的批判精神;三、继承利乐有情的献身精神。但是,培养健全僧格的僧材,则是佛教今后发展的根本保证。

  • 标签: 佛教文化 超越精神 后现代 二元对立 语言分析 献身精神
  • 简介:人们熟悉孔子的“为政以德”,也熟悉他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于罪过)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所谓“道”即导,引导也。也就是说如果用道德来引导人民,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正。可见孔子认为德治的关键在为君为政者道德上以身作则。《大学》有这样的话:“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坏)事,一人定国。”(《大学·九章》)。这“其机如此”即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机制决定了的必然,一直到独尊儒术的设计者也仍然是这样强调的:“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汉书·董仲舒传》)。这都是强调君正、百官正,以其“正”来引导、影响万民之正。孔孟等儒家,固然有他们“道之以德”的种种说教,散见于多种文献中,远不如《老子》的道德经那样集中、系统和深刻。

  • 标签: 《老子》 孔子 《大学》 必然 董仲舒 道德经
  • 简介:释迦牟尼佛出家后,参访了许多外道,都解决不了问题;又自己苦修了六年,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以后感到只限于苦行也不行,入尼连禅河洗浴,接受了牧女所献给他的乳糜.吃了以后,精神焕发起来.独自到伽耶菩提树下敷座而坐,自誓若不证无上菩提终不起座.端坐思惟经过了四十余昼夜见明星而大彻大悟.有人也许以为端坐四十余昼夜有点困难吧!其实这是少见多怪.佛学院传印法师曾经依止几年的虚云老和尚,丛林里都知道.他在终南山入定十八天.此后,他在传戒时,往往一盘腿,就是七八小时不起座.释迦牟尼佛一坐四十余昼夜,在定中则如一弹指顷.所谓"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正是定中光景.这在近代科学中也已得

  • 标签: 释迦牟尼佛 无上菩提 尼连禅河 老和尚 释迎牟尼 一弹指顷
  • 简介: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我们预计二十一世纪,人们的欲望会急剧膨胀,自我意识会高度确立,集体热情也将会趋于消亡,勾心斗角的手段会令人眼花缭乱,尔虞我诈,会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日益淡漠,犯罪行为也会层出不穷。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实现完全的自我价值,将成为一种时尚,人们将会变得更加冷漠和残酷。因此,更需要佛法来医治人们的心理疾病与生理疾病。

  • 标签: 二十一世纪 佛法 方明 自我意识 犯罪行为 绝对自由
  • 简介:当第一缕阳光照到尼色日山峰顶的吉祥时刻.古老的扎什伦布寺迎来了藏传佛教的大喜日子——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坐床十周年。

  • 标签: 十一世班禅 信徒 扎什伦布寺 藏传佛教
  • 简介:新华社西藏日喀则7月25日电(记者边巴次仁)25日,在历代班禅主寺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内,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的经师加羊加措活佛向第十一世班禅授比丘戒。

  • 标签: 十一世班禅 扎什伦布寺 日喀则 新华社 活佛 经师
  • 简介:1996年10.3特邀史健医生向全体女生作《女学生的心理、生理卫生》的讲座。10.7由学生会举办的秋季运动会的球类比赛开始进行。7至11日香港神学研究院周永健院长来我院讲学,专题为"旧约研究"。10.9美国神学家GeorgeLindbeck向全体学生作题为

  • 标签: 神学院 学生会 讲座 江苏省 全体学生 香港回归
  • 简介:宁波七塔寺新近迎奉的一尊十一面观音饰金桧木立像,像高6.8米,奉立于七塔寺新建的鼓楼内。七塔寺方丈可祥法师对这尊观音像极其重视,多次赴雕造立像的宁波东方艺术品有限公司考察。他对于造像总监黄良才先生推出的这一力作甚感欢喜,衷心赞叹。具有丰富佛教造像艺术经验的宋波东方艺

  • 标签: 宁波市 七塔寺 观音造像 佛教文化 材质 表现手法
  • 简介:基督教传人中国的历史,可分为四个阶段。早在公元635年,景教(基督教的聂斯托利派Nestorianism)从波斯经西亚、中亚传到中国来,到唐武宗时期景教就被消灭了。虽然在西安也留下一块景教碑,但从总体上看:它没有在中国的土地上扎根,生长,也就是说,它没有实行中国化

  • 标签: 中国基督教 基督徒 国教会 中国化 神学思想建设 五十年代
  • 简介:由福建省宗教研究会、福建省佛教协会联合主办,漳州南山寺承办的“二十一世纪人间佛教学术研讨会”,10月16日在福建漳州举行。会议共收到论文16篇,有24位学者、法师从人间佛教的几个方面进行了研讨。

  • 标签: 佛教 宗教研究 福建 宗教思想 学术研究 学修素质
  • 简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口较少民族与发展问题。国务院第90次常务会议批准通过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该规划确定从2005年起到2010年,用5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国22个人口在10万以下的较少民族进行重点扶持,通过帮扶,使这些较少民族达到当地中等以上生活水平。

  • 标签: 人口较少民族 建设规划 贵州省 毛南族 “十一五” 自治州
  • 简介:全国卧尔兹演讲比赛已经举办了10届,全国《古兰经》诵读比赛也成功举办了11届。这些活动的开展使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一大批顺应时代发展的解经书籍出版发行,一大批教职人员得到培训提高。

  • 标签: 《古兰经》 比赛 诵读 中国梦 侧记 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