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正>环境法与环境道德,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理解并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进一步认识环境法和环境道德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环境法与环境道德,是法律与道德范畴的一部分,属于社会科学新兴的和边缘的学科。它们除具有法律与道德的共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

  • 标签: 环境道德 环境法 环境问题 环境法规 人类生存环境 可借鉴性
  • 简介:环境伦理是对传统伦理的新发展,拓展了传统道德人格概念的内涵。这种拓展意味着对道德人格的规定不能仅仅局限于人际道德的领域,而应扩展到自然道德上来。生态文明时代必然通过环境伦理这种新型道德形态来塑就人,而生态文明又必须通过生态人格来反映这个时代的特征和内涵。

  • 标签: 环境伦理 道德人格 生态人格
  • 简介:生态危机的全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的情况更不容乐观,这使得我国将生态环境治理提上了优先的议事日程。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道德、法治与科技三管齐下,为此必须强化责任担当,构建合理而完整的责任观,其内容为: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承担共同而有区别之责;在生态环境治理中,政府、企业、其他社会组织各履其职,各负其责;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广大公众人人有责。由于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科研机构与科技工作者扮演特殊角色,发挥特殊作用,所以理应承担特殊责任:一是要正视科学技术引发的生态问题,二是要提高科学技术创新的生态意识,三是要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的科技水平。

  • 标签: 生态环境 治理 责任 科学技术
  • 简介:以德性伦理视角探讨人与自然的交往和关系,是环境伦理学摆脱理论困境、回应实践吁求的一个发展方向。环境德性伦理关注环境问题、人类兴盛与环境德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扩展传统德性、解读环境典范、构建德性理论寻求环境德性的界定和说明。、它的发展前景取决于环境伦理与德性伦理如何相互支持,协同共进,也关乎德性伦理能否、以及如何实现“当代复兴”。

  • 标签: 德性伦理 环境伦理 环境德性伦理
  • 简介:公正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价值理想,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的一个难点问题。随着中国社会转型进程的日益加快,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公正原则受到社会现实的极大挑战,公正原则的普遍实现与否,将决定我国城市反贫困工作的成败。基于上述理由,笔者从公正的制度化基础、公正的基本原则和公正原则实现的条件等几方面阐述如何以公正为伦理标准来推进城市反贫困工作。

  • 标签: 公正 城市反贫困 伦理标准
  • 简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一种伦理精神来支撑.本文将塑造城市精神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联系起来,认为作为时代进步表征的城市伦理精神是城市精神的核心与灵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和基本价值目标.目前,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别需要高扬八大城市伦理精神;从当代社会变化的实际出发,着力培育与时代进步契合的城市伦理精神的具体途径.

  • 标签: 小康社会 城市伦理精神 城市精神
  • 简介:针对当代城市设计理论对“什么是一个好的城市设计”缺乏深入反思,忽视对城市设计价值基础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以及我国城市设计实践中存在的价值失序现象,探讨了城市设计的伦理之维。分析作为一种伦理行为的城市设计,反映的是城市设计蕴含的伦理因素及其与伦理学的内在相关性。总结城市设计学者提出的好的城市设计标准,提出具有伦理特质的价值目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城市形态人性化、城市环境宜居性和公共空间公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并阐明了城市设计伦理的基本原则,即公共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

  • 标签: 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 应用伦理 城市设计伦理
  • 简介:环境保护成为经济伦理的重要价值,需要借助于一些条件。第一,作为经济发展基本前提的环境保护要以人的发展为目标,才能进入经济伦理;第二,经济伦理需要在可持续伦理、责任伦理、制度伦理的支持下,才能把环境保护纳入价值系统之中;第三,尊重自然的限度、善待生命、走循环经济之路、追求经济—环境效益等具体要求,是环境保护进入经济伦理的桥梁。

  • 标签: 环境保护 人的发展 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 经济伦理
  • 简介:城市自建立之初就是通过街道空间来彰显其品性。伟大的街道创造伟大的城市。传统中国城市街道空间以自然主义、等级主义和人本主义的伦理精神造就了许多伟大的城市。当代都市生活日益普遍化、精致化和审美化,街道空间却相反,其文化精神、场所精神与空间正义的缺失,使它失去了滋养与培育人们精神的功能。美丽城市与美丽中国的建设,应该从美丽街道建设着手,构筑立足传统、引领时代精神的文化街道空间,立足绿色、共享理念的“后人本主义”街道空间,立足协调发展理念的公平公正街道空间,是街道空间最内在也最根本的伦理建构和价值目标。

  • 标签: 街道 街道空间伦理 人本主义 物本主义
  • 简介:一积极推进武汉廉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建设廉洁武汉,是践行我们党提出建设廉洁政治目标的实际举措。早在1947年,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要废除腐败制度,肃清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治。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廉洁政治建设。

  • 标签: 廉洁政治 城市建设 武汉 毛泽东同志 贪官污吏 政治建设
  • 简介:与宗教之城、伦理之城、技术之城比起来,生态城市是多维度的立体乐园式的审美之城。如果说宗教之城、伦理之城是善取向(重净化与德性)的城市,技术之城是真取向的城市的话,那么,生态城市则是多元化的美取向的城市。技术之城由日神管控(理性至上),而生态之城则酒神充盈(生机弥漫)。本文从价值论的角度对中国生态城市建设进行了反思。

  • 标签: 中国 生态城市 价值
  • 简介: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严峻事实,不仅威胁着广大农村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制约着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如何解决农村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本文试图从伦理学角度解读这一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农村生态环境 伦理向度 生态环境恶化 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现代化 可持续发展
  • 简介:自然界是一个资源宝库,但它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因此,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公正分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分配正义问题。在环境危机愈演愈烈的时代背景下,当代人类借助于"环境正义"这一伦理概念将其追求分配正义的道德价值观念进一步延伸到自然环境领域,并在追求代内环境正义和代际环境正义的名义下表达他们的分配正义诉求。

  • 标签: 分配正义 自然资源 代内环境正义 代际环境正义
  • 简介:经济高速增长导致了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恶化又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社会陷入“经济增长环境危机”的悖论之中: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并存。因此,必须实现伦理学范式转型,树立生态伦理价值观,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标签: “经济增长-环境危机”悖论 工具理性 可持续发展
  • 简介:环境正义是指当代人及其与未来各代人分享自然资源与环境利益的平等权利、,坚持环境正义原则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基础。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必然性、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根深蒂固、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的认知局限及其难免的功利主义倾向、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等,实现环境正义面临着种种障碍。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现和消费观,健全利益机制,倡导自我实现的生活方式,加强全球通力合作,选择可持续发展模式,才能促进环境正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标签: 生态文明 环境正义 困境 出路
  • 简介:关注和研究现实伦理问题,既是当代伦理学应用特征的表现,也是伦理学发挥其实践功能的必然要求。伴随人类文明与进步而出现和发展起来的城市,既是人类物质财富的集中地和人类精神文化的创新地,也是城市居民学习、工作、居住、娱乐的家园。毋庸置疑,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抑或说与城市居民的美好生活休戚相关。显然,现代城市规划不仅是对城市空间的物质性规划,更是一种以决策——实施为导向的公共政策和以一定价值目标为前提

  • 标签: 城市规划 价值重估 伦理学 伦理反思 现代 批判
  • 简介:协调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协调"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同时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报告指出城市未来发展需提高各项工作的协调性。这既对我们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城市未来发展所必须遵循的理念。面对当下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缺失、城乡差距较大、城市间缺乏协作等问题,必须把协调发展作为文明城市创建必须遵循的核心理念坚定不移的贯彻落实。

  • 标签: 文明城市 协调发展 城乡差距
  • 简介:2011年7月2日,为推动世界城市建设,积极探索提升北京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路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市属“建筑伦理学”学术创新团队与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在北京裕龙国际酒店成功举办了“文化软实力与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第四次建筑伦理与城市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35人出席。

  • 标签: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文化软实力 学术研讨会 建筑文化 城市文化 城市建设
  • 简介:十余年前,我参加上海市一个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评审会议.当时并不认识上海师范大学的王正平先生,但觉得他申报的有关环境伦理的项目很有创意,便竭力支持.此后,我认识了王先生,知道他在教学之余专心研究环境哲学问题,并陆续有所成就,十分高兴.最近,又喜读他刚刚出版的《环境哲学--环境伦理的跨学科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版)一书,获益良多,并引发我思考一些可能并无答案的问题.

  • 标签: 环境哲学 价值理念 王正 上海人民出版社 断想 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