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公益伦理特点主要有:第一,主要以凭借自身力量和条件无法维护自身及其家庭成员基本权利、不能过上合乎人类尊严生活而需要社会或他人给予救助弱势群体为关怀对象;第二,以无条件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核心价值观;第三,突出人道主义道德精神,主张每个人必须尊重弱势群体道德权利;把弱势群体当作目的,而不是当作供这个意志或那个意志任意利用工具。

  • 标签: 公益伦理 弱势群体 无条件利他主义价值观 人道主义
  • 简介:信息伦理学作为科技哲学与伦理学边缘学科,不仅要关注现实生活中出现各种各样信息行为,而且要深入研究信息“元伦理学”问题,同时还要对信息化与传统社会现象交融过程中出现“交叉伦理”问题进行相关分析,准确把握。信息伦理本质上有三个层面。即从信息伦理起源上看,信息伦理是人类交往活动现实需要和规律反映;从信息伦理应用上看,信息伦理调节着人们在信息交往活动中功利实现;从信息伦理目的上看,信息伦理追求人类社会在信息时代和谐与进步。

  • 标签: 信息伦理 特点 本质
  • 简介:<正>1987年9月,广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等单位联合召井了“广州更新观念理论研讨会”。与会者认为,广东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基础上,改革、开放较早,在物质文明建设迅速发展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在同步发展。从而,广州人观念更新较之内地为先,并且初步形成如下特点:一、积极进取、高素质的人生价值观念。包括追求个人对社会贡献、重视个人价值实现,自觉地把个人命运、利益、价值与社会命运、利益、价值紧密联系起来。

  • 标签: 精神文明建设 人生价值观念 个人价值 社会科学 社会贡献 广州人
  • 简介:“仁之方”实施原则是孔子所倡导恕道,“恕”通常表现为“椎己及人”。而“推”是内在仁心表现于外方式之一,它能够成立是基于孔子行仁特点,即孔子重视内在仁心对事物直接反应。因此,“仁之方”生发不是基于孔子对外在事物分析,而是源于他内心对事物“肯定”态度。

  • 标签: 仁之方 发生
  • 简介:当前社会各个方面正在发生着急剧变化,在此基础上,人们生活方式也在悄然改变,个体生活呈现出新特点。以道德眼光来审视个体生活,可以发现,在个体生活中出现了与社会道德要求不相适应方面而表现为一定道德困境,比如,生活功利化使生活意义受到冷落,生活物质化引起人们对消费公平质问,生活中对科技过度依赖和沉溺带来道德隐忧,等等。走出这种道德困境在于提升个体对自由全面发展认识,把意义纳入自身生活内容之中,做一个有道德和有追求的人。

  • 标签: 个体生活 功利化 物质化 科技化 道德困境
  • 简介:Virtue在中文语域常被译作"德性"、"美德"、"德行"、"德"等,这些译法在现代日常汉语中都不够妥当,容易造成"泛道德化"误解。相较于这些常见译法,virtue译作"良品"更合适,其反义词vice则可译作"劣品"。"良品"和"劣品"都属于人"品质"。基于这种思路,通常意义上virtueethics应归于characterethics(品质论伦理学)一个分支。至于时下中文语域各种"德性"和"美德"话语,其实都流于褊狭。

  • 标签: 德性/美德伦理学 品质论伦理学 品质 德性 美德 良品
  • 简介:当代西方经济伦理思想表现为经济人假设立论基础——“利己”与“利他”及“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功利主义与权利等形式伦理、政治正义与经济正义、自由放任与政府干预等矛盾与冲突,这些矛盾与冲突集中体现在企业这个经济主体层次上,常常与法律、政治、文化冲突交织一处。虽然当代西方经济伦理思想存在着这样那样矛盾冲突,但仍运行着社会普遍遵循经济伦理规范。从马克思经济伦理观点来分析,它依然具有为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利益辩护基本特性和精神实质。

  • 标签: 西方 经济伦理思想 经济人 矛盾 企业 背景
  • 简介:什么是“对”,和对它证立,是道德哲学中具有争议性核心问题,也是效用主义和道义论间主要差异之所在。统合效用主义对于“好就是对”这个陈述有一套完整周延说法。而道义论对这个问题证立不够周延或没有足够说服力。

  • 标签: “对的” “好的” 效用主义 道义论 统合效用主义 伦理学
  • 简介:战争可以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间有组织政治暴力.根据战争目的、过程和结果,战争伦理大致包括"战争权利伦理"、"战争行为伦理"和"战争责任伦理"三个方面.在战争伦理中最重要是所谓"正义"问题."正义"与"非正义"这对概念并非规定战争客观性质,而是一种煽动人们拥战或反战热情主观态度和伦理立场表达.

  • 标签: 战争伦理 正义 权利 行为 责任
  • 简介:道德根源于人性,道德最终基础在于人性内在矛盾,道德力量来源于道德的人性基础,人性化生活即道德生活,是人类最理想生活方式。

  • 标签: 人性 内在矛盾 道德
  • 简介:在近现代西方思想史发展过程中,道德哲学作为人类精神生活一个重要内容,对西方社会理论活动和社会实践始终发挥着重要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阿多诺生前手稿《道德哲学问题》对近现代西方道德哲学嬗变进行了深刻分析,解答了道德哲学不少疑惑,提出了人类社会须臾不可或缺、始终须坚持道德底限主张。我们从阿多诺评判和观点中可以得到不少启示。

  • 标签: 阿多诺 《道德哲学的问题》书评 道德哲学 康德 黑格尔 叔本华
  • 简介:社会必须集结凝聚一切向善的人们及力量,以祛除为害社会种种邪恶势力。具体善虽有特殊性,但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可以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善价值整合也是与时其进,在科学技术大力进步今天,各方善价值整合必须应对由科技被“恶”意使用而带来后果,经济一体化和人类发展全球化为善价值整合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巨大可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善价值整合强大推动力量。

  • 标签: 价值整合 智能时代
  • 简介:要清晰地刻画出人类社会从农耕文明至今社会道德变迁简况,我们绝不能仅仅局限于关注道德自身范畴及其体系变化,而应放眼于道德所面临社会境况(尤其是社会交往形态变换),以及这些境况所衍生的人们对待道德态度变化。与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以及正在迈入信息社会所分别对应三种交往形态——有限确定性交往、无限不确定性交往和无限确定性交往所引发道德变迁及其形成三种模式是:原村落道德、后村落道德及新村落道德。

  • 标签: 交往方式 原村落道德 后村落道德 新村落道德
  • 简介:随着德性伦理学在当代西方复兴,关于德性、品性研究倍受关注。本文对德性内涵基本层面进行了初步梳理,探讨了德性品性、实践智慧、情感、理智能力等层面的特征,力求反映出德性之不同于规则、原则机理,从德性伦理主旨、方法、运行逻辑角度,分析了其在伦理学理论中地位和作用。

  • 标签: 德性 品性 性情 实践智慧 规范伦理
  • 简介:'萌'真正内涵是日语与汉语内涵融合,指初生事物某些特征激起欣赏者热情与共鸣,从而决定着它优缺点。'萌'让每个欣赏者甚至每个民族、每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想起自己曾经过去,反思自己现在并规划自己未来。'萌'也意味着稚嫩与青涩,必须挣脱其所属集体束缚,赢得个人解放,在个人道德抉择中走向真正成熟,进而促使具有'萌'性的人、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跨入文明乃至现代化征途,而众多'装萌''卖萌'都是心态变质体现。

  • 标签: 自然 卖萌
  • 简介:休谟主张从人性内在情感欲望出发来解释人们道德行为,但这种解释走向了一种道德相对主义,无法为人们道德生活提供普遍价值规范。正义不同于道德,正义作为一种公共性规范对所有愿意合作的人应具有普遍约束力。休谟在解释正义问题上特别强调理性慎思作用,当然休谟解释并不是重回理性主义老路,不再是强调理性主导并支配情感,而是把情感作为行动动机,凸显理性慎思对情感欲望调整和引导作用。本文最终试图证明,休谟不是单纯靠情感来解释正义,而是基于情感与理性慎思相互作用来解释人类实践中正义原则建构。正义建构是人们综合情感和理性因素反思平衡结果。

  • 标签: 自然的德 人为的德 理性慎思
  • 简介:黄裕生《站在未来立场上》一书,作为一本文集,文章形式不拘一格,讨论问题亦丰富多样。但从整体上看,贯穿此书核心论题是为自由绝对优先性辩护。本文在对此书之核心观点进行总体性评述同时,尤其关注对自由与传统、自由与现实,以及自由与未来等基础问题探讨。

  • 标签: 《站在未来的立场上》 自由 传统 现实 未来 康德
  • 简介:<正>宋希仁先生所著《不朽寿律——人生真善美》一书,不久前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是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伦理思想为指导,积个人多年来对人生哲学深入思考和讲授人生哲学课程教学实践而写成一部人生哲学专著。全书约二十万字,分为三部分凡九

  • 标签: 人生哲学 真善美 新视角 新体系 个体人 研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