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运用统计方法,从研究主题、学科分布、产出单位和关键词四个方面,通过对2015年178篇毛泽东研究硕博学位论文进行定量分析,呈现出如下特点:多主题并存,但呈现出“冷热不均”;多学科汇聚,但体现出不平衡;多单位参与,但表现出较大差异;关键词选取较为合理,但标引不规范。

  • 标签: 2015年 毛泽东研究 硕博学位论文 统计分析
  • 简介:马克思区分直接现实、抽象的本质现实、具体的本质现实不同,卢卡奇强调直接现实真正本质现实的截然二分。主客对立论,主体屈从于物化体系,是卢卡奇物化论的基本框架。通过辩证方法构筑一个超越性的意识主体,是克服物化现实的关键所在。卢卡奇物化论的亮点在于物化现实是失去崇高性的存在物组成的物体系;是被分割的、失去总体性的存在,在思想方法上对应着实证思维和方法论个人主义。对物化现实的激进批判和深重忧虑反映了卢卡奇深受俄国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

  • 标签: 物化 现实 直接现实 本质现实
  • 简介: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出发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阶级和阶层关系发生了一系列演变。党的十六大对我国社会阶层状况的分析,对新社会阶层地位作用的判断,把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 标签: 阶层分析理论 社会阶级和阶层关系 新社会阶层 理论创新
  • 简介:阶级分析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社会革命策略的重要依据,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认识社会本质的一个基本方法。在我党早年历史上,陈独秀和毛泽东都运用过阶级分析方法来理解中国现代社会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的革命理论。今天,我们将他们关于阶级

  • 标签: 阶级分析 革命理论 中国现代社会 国民革命 农民运动 革命阶级
  • 简介:由于拥有大众传播等传统传播方式难以企及的传播路径数量优势,网络传播一方面推动网络舆情迅猛发展,改变微观政治场域的信息结构博弈格局,形成舆情信息传播的新样态,带动宏观政治生活世界发生深刻变迁,构成公共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的压力和动力,一方面也使公共权力中心把关成本上升,把关收益下降,难以实施彻底有效的舆情管理,不但给其传统的政治沟通社会治理方式带来重大冲击,也给其维护信息安全政治安全的努力带来全新挑战。在此背景下,树立源头治理、合作治理的基本取向,主动适应、吸纳、整合、引导民意,发挥对话、沟通协商的积极作用,调动社会自主治理的潜力活力,提升公共决策的民主参与和三公水平,形成激励相容、利益共享的分配格局,构建网络治理新常态,应成为推进网络传播时代政治沟通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

  • 标签: 政治信息 网络舆情 把关 成本-收益分析 信息安全 政治安全
  • 简介:众所周知,阶级理论是马克思著作中最基本的理论。对于阶级,从古老的政治学理论上寻找源头,笔者发现不管是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还是黑格尔的著作中,都有对社会成员进行一定程度的分类。可以说,从马克思之前的政治学理论源头出发来看,笔者认为,阶级可以表示任何能够对社会成员进行有意义的一种分类标准。比如,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他将公民按照金、银、铜铁三种品质划分为护卫者、辅助者和赚钱者三个阶级,柏拉图在此划分阶级的标准

  • 标签: 马克思著作 阶级理论 文本分析 政治学理论 分类标准 社会成员
  • 简介:可持续城市经营的概念是城市经营理念发展丰富的产物,其含义是把城市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通过各种有效的管理或经济干预手段,促使城市各系统之间都能够协调稳定地发展,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整体效益,从而达到良性互动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在这个意义上,城市经营具有多目标性,其中,良好的城市生态是城市经营的重要目标。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城市生产力的运行受到生态环境的恒定的制约。建设生态城市需要相关的配套政策,其中包括良好的政府管理体制、完善的政策环境体系和科学的消费结构等。

  • 标签: 城市经营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毛泽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迈出的第一步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了解为阶级斗争,并为进行实际的阶级斗争而对中国社会进行阶级分析。毛泽东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革命策略即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的问题。毛泽东阶级分析方法的最大特点是用贫富标准对不同生产方式中的各阶级作统一化处理。隐藏在毛泽东阶级分析方法背后的哲学思想方法是逻辑方法和经验归纳相结合而形成的多层次的两极三分法,其中五大阶级的基本结构基于上中下三等人的区分,而上中下的三分法又是基于正与反的两分法。

  • 标签: 阶级斗争和阶级分析 革命策略和贫富标准 异质结构的同质化 多层次的两极三分法
  • 简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即实现伟大梦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四个伟大"相互联系,相互贯通,集中体现了历史现实、理论实践的内在统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发展和运用。通过考察其理论内核,可以发现,《共产党宣言》关于共产党历史使命的阐述是其理论来源。二者在价值指向上都贯通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 标签: 共产党历史使命 内在逻辑 理论溯源 价值审视
  • 简介:后马克思主义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拉康的"他者"概念直接促成了拉克劳、墨菲"对抗"概念的形成。"他者""主体"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或者说大写他者对主体的压迫,形成了他者主体之间的对抗关系。对抗概念的提出,使得拉克劳、墨菲得以扬弃黑格尔著名的主—奴关系的矛盾辩证法,进入到他者主体之间的对抗关系之中。对抗既不是对立,也不是矛盾。对抗关系的形成使得对抗中的主体不得不变换自己的位置和身份,于是矛盾关系中的主体就转变成了对抗关系中的主体身份。同时,对抗是在他者主体之间差异的、附属性的关系消失,并转化为压迫性的关系的情形下,才能形成真正的对抗。因此,不同主体身份之间的等同替换就成为了对抗出现的条件。这一点凸显了后马克思主义的在近代哲学的主体问题上的反本质主义的立场。不仅如此,从"他者"到"对抗"的转换,以及其中所突显出的"主体"的地位及其变化,也折射出了近代哲学主体的意识形态化的特征。从此,主体不再是近代哲学那个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的个体,而是逐渐转换成了一个具有"意识形态"的对抗特征的,被误认的个体。所以,从近代哲学的"主体性",到拉康的"他者",再到拉克劳、墨菲的"社会对抗",这一理论进路既是主体逐渐丧失其独立性和自明性的过程,也是主体在现代意识形态的基础上获得社会认同,重塑自我的社会历程。

  • 标签: 他者 主体 主体身份 对抗 从属关系:压迫关系
  • 简介:在邓小平的著述和谈话中,“模式”和“特色”是出现频率很高的两个词汇。这不是偶然的或无谓的。正是在对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历程和类型进行了宏观考察与总体把握的基础上,产生了关于在现代化进程中要体现中国特色和中国模式的社会发展思路,继而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给予了合理的解释,最终形成关于这两个概念的科学理解,这里凝结着邓小平对现代化问题的全新构想.它们“三个面向”的精神旨向一起.构成其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 标签: 邓小平理论 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体制 现代化建设
  • 简介: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学派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旨在批判、改造和重建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体系,另辟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其中,最具影响的莫过于赖希的微观革命论和性革命论、弗洛姆的社会性格革命论和爱的说教以及马尔库塞的爱欲解放论。他们着力于从人的心理机制和性格结构出发去重塑人和社会,同时也并不否认经济变革和政治变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尽管如此,由于他们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心理特征,把心理层面的变革看作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的根本内容,却无视经济政治条件和环境对一般(而非个别)心理问题的决定作用,从而颠倒了社会问题心理问题之间的关系,最终陷入了乌托邦式的解放幻象。

  • 标签: 精神分析学 人的自由和解放 抽象的人 解放幻象
  • 简介:<正>马克思的"感性"概念源自于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在《未来哲学原理》中写道:"旧哲学的出发点是这样一个命题:‘我是一个抽象的实体,一个仅仅思维的实体,肉体不是属于我的本质的’;新哲学则以另一个命题为出发点:‘我的一个实在的感觉的本质,肉体总体就是我的"自我",我的实体本身’。由此可见,旧哲学为了防止感性观念玷染抽象概念,是在感觉处于不断矛盾、敌对状态中进行思想的;新哲学则正相反,是在感觉和睦、协调的状态中进行思想的。旧哲学承认感觉的真理性……但是只是隐晦地、抽象地、不自觉地、勉强地承认,只是因为不得已而为之的;新哲学则相反,是愉快地、自觉地承认感性的真理性的:新哲学是光明正大的感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美学 感性存在 形而下 格尔兹 哲学原理 感性观念
  • 简介:只有认为文学是"审美社会意识形式",才能使"审美"性和"观念"性因素得到融合,从而把"审美"性、"意识形态"性和其他相关特性如语言性、人性、文化性等等,都作为这种特殊"社会意识形式"的属性。关于文学本性是"审美意识形态"这一界说中的"意识形态"概念,同经典作家原初意识形态概念的含义是有明显出入的,同世界范围内通行的有关意识形态概念的使用方法也是格格不入的。其实,文艺离不开意识形态文艺不等于意识形态,是两个不同的论域、不同的命题。

  • 标签: 意识形态 文学本质 社会意识形式 审美意识形态
  • 简介: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论原则吗?针对这一问题,有两种回应十分流行,它们分别是以分析法和反思平衡法来重新解释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特别是正义原则)。但这两种回应都忽视了如下问题:其一,分析法和反思平衡法本身并非是可靠的,前者甚至不一定适用于规范性命题(包括涵盖政治原则的各类命题),后者并非真正的平衡;其二,马克思政治哲学的自身特点要求一种敏于事实(总体性事实)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分析法和反思平衡法有着显著的差异。

  • 标签: 分析法 反思平衡法 敏于事实的方法 马克思
  • 简介:詹姆逊对于叙事范式意识形态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他的研究证实,叙事范式并不仅仅是作家为了达到特殊的审美效果做出的选择和组合,其内还含有特定意识形态意图。詹姆逊通过对吉辛小说和康拉德小说叙事范式的分析,分别揭示了其潜含的意识形态内含和功能。詹姆逊关于叙事范式意识形态的论析包含着丰富的启示和过人洞见,但也存在重要问题。首先是他对叙事范式的构成缺乏形式化的概括,使用得比较随意;其次是他所使用的主符码"意识形态"的合适性存在问题。本文建议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寻找其它其更合适的资源,用"社会意识结构"作为主符码替换"意识形态",将后者作为前者框架之下的一个概念使用,以充分保留后者的洞见并避免其问题。

  • 标签: 詹姆逊 叙事范式 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结构 洞见 问题
  • 简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牵引的社会主义现代性在中国逐步构建起来,成为新时代我国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历史赋予的新目标。如何用马克思的现代性理论诠释中国道路在现代性培育中遵从的历史理性,这是不断发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课题。在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中,支撑现代社会存在的基础性元素是资本而非资本主义,复合资本的现代发展模式,不仅有资本主义,更存在社会主义。中国道路创建的现代性,其世界意义在于真正突破了单一资本主义现代性。正确认识中国道路创建的现代性,必须纠正把它理解为摒弃资本的现代性或认作特色资本主义现代性的错误认识。

  • 标签: 马克思 中国道路 新现代性 新时代
  • 简介:文学的"审美性""意识形态性"可以从文学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角度分别加以理解,但二者往往是同时存在于文学之中并进而生发复杂的文学、文化、历史社会的动态关系效果。针对当前文艺学界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争辩,以精神分析学作为文艺学方法论的重要组件,以拉康、阿尔都塞和齐泽克的思想为基础,可以构成一种对文学的"审美性""意识形态性"之间关系的阐释的独特路径。

  • 标签: 文学 审美性 意识形态性 拉康主义 精神分析
  • 简介:西方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就“马克思主义是否从‘事实’推出‘价值”’的问题得出了以伍德为代表的肯定论、以胡萨米为代表的否定论和以伊斯顿为代表的超越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过分专注于语言分析而较少研究历史现实、缺乏辩证的思维方式。分析的马克思主义通过文本分析的方式取得的各种成果,为我们解决“事实一价值”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其理论失误则表明,仅仅用语言分析的方式来理解马克思主义存在方法论上的重大疏漏。

  • 标签: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 事实 价值 语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