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正>编者按语:2012年12月,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政治活动家、美国激进政治的最著名代表人物诺姆·乔姆斯基在一次访谈中称拉康和齐泽克等人为江湖术士(charlatans),指责他们无非故作姿态,爱用一些多音节时髦术语而已,其理论也不过是空谈,始终缺乏精确性和任何可实证的内容。事实上他一直对此类批判理论家猛烈抨击,甚至不屑一提。乔姆斯基此说一出,迅速在学界激起轩然大波,尤其是该访谈片段在2013年6月被转贴到著名视频网站YouTube之后,除专业学者关注外,普通读者也被吸引进来,在线点击率激增。由于拉康早已仙逝,不可能对此作出任何回应了,但阔样身居理论界重要地位、且喜好辩驳的齐泽克显得不甘示弱,仅仅一周后就在YouTube网站现身,发表了《犯经验主义错误能如此公者实在难找》的谈话进行反击,言谈中齐泽克痛斥乔姆斯基过分依赖实证数据,所以经常

  • 标签: 齐泽克 实证数据 批判理论 专业学者 政治活动家 实在难
  • 简介:陆剑杰在《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5期撰文认为,在我党历史上,习近平作为党的总书记第一次对毛泽东作出了学术评价,指出他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社会科学家。作为哲学家,毛泽东的最大贡献在于突破普列汉诺夫解读,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硬核,多方面发展和创新哲学原理,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奠基人和创造者;作为思想家,毛泽东的丰富思想遗产。

  • 标签: 学术评价 毛泽东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科学家 普列汉诺夫 南京市委
  • 简介:五四时期,毛泽东除了创建和组织新民学会以外,还参加过当时影响相当广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个进步社会团体'少年中国学会'。毛泽东是经王光祈等五人介绍加入该学会的。记载毛泽东与该学会关系的史料极少,要了解毛泽东在该学会中的活动有很大困

  • 标签: 少年中国学会 王光祈 五四时期 上海工读互助团 工读主义 一九
  • 简介:延安新哲学会,是在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直接关怀下,由艾思奇、何思敬同志负责筹备组织成立的。1938年9月30日,延安《解放》周刊分布了'新哲学会缘起'。1940年6月21日,新哲学会举行了第一届年会首次会议,毛泽东、朱德、张闻天等中央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延安新哲学会的会员们,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里,努力研究、翻译、普及马克思主义

  • 标签: 毛泽东哲学思想 中央领导 何思 郭化若 现代哲学 柯柏年
  • 简介:2016年12月23日至24日,四川省政治学会2016年年会暨“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从严治党”学术研讨会在四川省西昌市隆重召开。四川省凉山州州委常委陈日发、西昌学院院长彭正松致欢迎辞,来自云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7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四川省政治学会主办,西昌学院承办。

  • 标签: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六中全会精神 学术研讨会 从严治党 研讨会综述 学会
  • 简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近现代学术与文化的主潮,成为引领20世纪中国走向繁荣的主流思想,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结合其革命实践介绍、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另一方面是由于专业学者以各种形式参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讨论。中国共产党内外、专业学术领域内外所进行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及其与中国社会和中国传统的相关性的讨论,彼此间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研究中国共产党内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同时。研究中国共产党外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专业学术研究的历史,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体会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独特智慧、总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和本土实践相结合的经验教训。这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学术研究的主要任务和使命。

  • 标签: 中国 马克思主义 学术史研究
  • 简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集体同党内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共同创造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李大钊是这一哲学的启蒙者,毛泽东是这一哲学的奠基者,而邓小平是这一哲学新阶段的开创者。“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学术进展,毛泽东就提出并阐释了大量哲学学术问题,足以驳斥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贬低为政治话语的论者,也足以证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政治性和学术性的统一,对这一哲学的研究,具有完全的合法性。

  • 标签: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毛泽东哲学思想 哲学学术创新 显性和非显性形式
  • 简介:<正>乐山市哲学学会,邀请四川省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于1985年11月11日至21日在乐山市委党校共同举办“领导科学讲习会”。成都、重庆、乐山的十二位有关学者、教授和专职或兼职的教学工作者到会,讲了以下十二个专题:《领导科学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领导与领导观念》、《领导与信息》、《领导与决策》、《领导与管理》、《领导与思想工作》、《领导与经济体制改革》、《领导与领导艺术》、《领导与系统方法》、《领导与人才》、《领导与法制》、《领导结构与

  • 标签: 领导科学 乐山市 领导结构 经济体制改革 领导干部 法制
  • 简介:在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延安新哲学会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对延安新哲学会的成立、组织活动和出版刊物的历史考察,以及对其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清晰地勾勒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脉络。苏联新哲学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思想根源",延安新哲学会在多个方面促进了毛泽东思想的产生,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毛泽东与理论工作者(延安新哲学会)完成互动的关键前提。

  • 标签: 延安新哲学会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简介:本文通过对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观念和马克思、恩格斯的"感性活动"观念的比较和分析,指出了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的缺陷,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感性活动"对它的扬弃与超越。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维护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仅凭"感性直观"还不能确定感性的实在性,人类感性活动的结果,只能与人的现实历史活动联系在一起才能得到理解。正是在阐明"感性活动"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实践"的概念,从而奠定了唯物史观的基础。

  • 标签: 感性直观 感性活动 实践
  • 简介:欣闻我国第一家专门研究邓小平生平与思想的学术期刊《邓小平研究》正式创刊,这是学界盼望已久的好事,尤其是当前压缩刊物的大环境下更显难得,可喜可贺。《邓小平研究》的价值是由邓小平同志的卓越贡献和崇高威望决定的。这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在七十多年革命生涯里,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如此,研究邓小平理所当然成为理论界、学术界的重大选题,成为人们关注党史、国史、军史的热点内容。

  • 标签: 邓小平研究 学术视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无产阶级革命家 中国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 简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须臾不可离开的生命线,是贯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条红线。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时代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湖南省毛泽东研究中心、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14年10月16-17日在湘潭联合举办了'毛泽东与群众路线'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俄

  • 标签: 毛泽东研究 世界社会主义 湖南科技大学 中国特色 到群众中去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正>2011年10月5—6日,第17届国际罗莎·卢森堡学术会议在莫斯科举行。这次会议由"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和"国际罗莎·卢森堡学会"共同主办,由"罗莎·卢森堡基金会俄罗斯办事处"和"俄罗斯国家社会和政治历史档案馆"共同承办。会议的主题为"理论,背景,现实——暨罗莎·卢森堡诞辰140周年",下设两个议题:一、

  • 标签: 卢森堡 社会主义革命 俄罗斯 学术研讨会 资本积累 国家资本主义
  • 简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有自身独有的学术特质,即整体性和广泛的具体性,这是其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领航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根基。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还没有充分体现出这种特质,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学术意识认识还比较模糊,没有达成共识。为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更好地发展,在学科设立十多年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出发,需要培育自觉地研究理论的意识,包括阐释理论、应用理论、发展理论;培育自觉地研究人的意识,既要从宏观的人民的角度进行研究,也要从具体的人、人群、阶层的角度进行研究;培育自觉地研究重大现实问题的意识,加强智库建设;培育自觉地进入和研究网络的意识,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成果真正能够在网络上“生存下来”,真正起到育人作用;培育自觉地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对接的意识,提升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层次和水平,促进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接地气;培育自觉地进行中国创新的意识,创新中国的学派和概念,形成中国的理论,解决中国的问题。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学术特质 学术意识
  • 简介:目前,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在中西学术界都已取得了突出的理论成果,成为当仁不让的显学。学者们围绕'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所进行的积极思考和探究,既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理论范式的转换,也为广义政治哲学的研究增补了新的理论视界和学术资源。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中西学术界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都在一些重大的、基础性的、原则性的理论问题上,留有进一步探索的开阔地域和广阔空间。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政治哲学 历史开展 学术问题
  • 简介:<正>评价活动是主体对于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价值关系的认识活动。社会评价活动就是以群体为主体的评价活动。笔者在《社会评价活动论纲》(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1年出版)中对社会评价活动的机制从哲学上作过一些分析。社会评价活动既可体现于处于群体内组织结构金字塔尖的权威机构所进行的评价活动中.也可体现于群体内众多个体评价活动的互动之中。前者为权威机

  • 标签: 民众评价活动 社会评价活动 群体主体 权威机构 个体主体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简介:<正>一、人的历史活动与文学人的历史活动是基本的、多方面的,也可以说是涵盖一切的。马克思主义非常重视历史存在和历史范畴。历史科学的包容性被马克思、恩格斯概括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历史领域和范围中的一切都这样那样地基于、源于和从不同的方式和层面表现历史的存在和历史的过程。这种似乎近于极端的理论表述实际上是并不过分的。

  • 标签: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历史活动 审美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 历史观点
  • 简介:<正>由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2001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6月21日至24日在昆明召开。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以色列、日本等国家的16位学者和国内各高校及研究所的60多位代表与会。研讨会显示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性思潮,仍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现将会上研讨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一)阐释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于这方面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共产

  • 标签: 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 马克思恩格斯 武汉大学 东方社会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