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输血科(血库)标准化准入验收与输血安全。方法2014年对本地6所新申请用血医院输血科(血库)进行审核,现场审核依据为《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卫生部颁发的制度规范。对新申请医院审核完成后,统计审核结果并分析,针对输血安全状况进行探讨。结果本次参与审核6所医院2次审核合格率(75.00%)显著高于1次审核(33.33%),差异p<0.05。1次审核各项目合格率比较用血管理制度合格率最低16.67%(1/6),与其他项目相比,差异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其次为硬件设施33.33%(2/6),再次为无害化处理设备及执行50.00%(3/6)。结论医院输血科(血库)应安装标准化准入验收准则强化用血管理制度,并完善相关设备配置等硬件设施,以提高验收合格率,并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 标签: 输血科(血库) 标准化准入验收 输血安全管理 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统计我市2004年至2009年无偿献血用血返还情况,随着献血人数的不断增多用血返还人数也随之增多。因此,建立一套让无偿献血者、临床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都能认同且简便可行的血费返还机制十分必要。

  • 标签: 无偿献血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输血治疗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是其他方法无法替代的,在人们收入与认知水平的提升下,人们越来越关注输血安全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输血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以及保障策略进行分析。

  • 标签: 输血安全 保障策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输血不良反应监测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参考。方法建立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系统,具体由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输血科以及临床医生组成三级监测程序,医护人员填写输血不良反应登记表,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输血人次为21053,共计75256U血液成分输注,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率为7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3%;在输血反应类型中1类反应13例,第二类反应56例,第三类1例。结论建立输血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可以更为直观的查看各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从而有效进行预防,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输血 不良反应 输血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输血检验常见问题和原因,并提出避免问题出现的方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进行输血检验出现问题的200份病历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常见的问题,并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探索。结果输血检验中常见的问题有输血同意书漏签(14.0%)或项目填写不完整(13.0%)、输血指征不明确(11.5%)、输血前无传染病检测记录(11.%)、病程中无输血反应记录(12.5%)、病程中无输血记录(13.5%)、输血过程中护理记录不规范(12.0%)、输血后缺乏疗效评价(12.5%)等问题;造成输血检验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护理人员的操作不到位(26.0%)、医护人员缺乏对输血检验的全面了解(28.0%)、需要记录的信息了解不全面(31.5%)以及其他原因(14.5%)。结论输血检验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需要有完备的检验和熟练的操作,才能够保障输血检验的准确执行。输血检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较多,多是由于医护人员的操作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需要引起重视。

  • 标签: 输血检验 常见问题 原因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输血医学成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建设输血科门诊是推动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顺畅诊治流程的现实要求,也是提升诊疗效果的必然选择。加强输血科门诊建设,不但有利于优化输血专业人才结构,而且能够为输血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平台,以及有效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输血医学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研究输血科门诊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对于提高输血医学水平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 标签: 输血门诊 输血医学 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