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术中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2

对比术中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的效果观察

吴密忠

吴密忠(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输血科浙江乐清325600)

【中图分类号】R1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中限制性输血和开放性输血的对比效果,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所收治的需要实施手术输血患者1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性输血方法,给予观察组实施限制性输血方法,通过血气分析仪来分析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比容与血红蛋白的含量。结果:经过实际实验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输血量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少,发生不良反应情况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在手术当中需要输血的患者采用限制性输血,能够有效节约血资源,减少不必要输血与输血不良反应,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术中限制性输血;开放性输血;效果观察在实施外科手术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患者进行输血,避免患者因失血过多而发生休克,从而确保手术的安全性与患者术后恢复。传统的手术治疗给患者输血通常是采取开放性输血对策,对于输血无限制性,经常在手术的一开始就为患者做输血准备,并且常开展异体输血,所需输血量非常大,所以造成的血液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浪费,由于异体输血的血液当中一些蛋白质会被机体抵抗,引发抗原抗体的反应,也就是排斥反应,对患者的身体具有一定的危害。随着医学的发展,发现在临床手术过程当中一些患者并不是必须要输血才能进行手术,由此提出限制性输血对策,也就是在围手术期不对所有患者输血,只在患者符合输血的临床指征时才基于输血治疗,这样不但节约了血液资源,还能减少因输血产生在不良反应。本文主要探讨在手术中限制性输血和开放性输血的对比效果,分析其相关性,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所收治的需要实施手术输血患者1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36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42.3±2.3)岁,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33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44.1±1.6)岁。所有患者需实施的手术类型主要包括:32例骨科手术,8例肝脏手术,35例心血管手术,28例神经外科手术、33例妇科手术.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方法对所有患者采取全麻麻醉,在手术之前补充定量电解质,避免患者电解质紊乱。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性输血方法,输血量按照预计的术中需血量评定;给予观察组实施限制性输血方法,其输血量按照术中估计需血量与血压等患者的实际生命体征来输血,并根据实际测得患者的红细胞比容与红蛋白含量实施限制性输血。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所需输血总量、人均需输血量、输血副反应、麻醉苏醒时长及术后拆线的时间等,并通过血气分析仪来分析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比容与血红蛋白的含量。1.4统计学分析对于本组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通过(x±s)表示,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计量资料通过t来检验,如果P<0.05,就表示组间的对比有明显的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性输血方法,给予观察组实施限制性输血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所需输血总量、人均输血量、输血副反应、麻醉苏醒时长及术后拆线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比容与血红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当前在临床治疗的过程当中,采取输血治疗逐渐变成一种常见治疗手段,但是在输血的过程当中,常常会因为一些外在因素使得血液当中存在一些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造成疾病通过血液进行传播,或者是因为血液在存储过程中受到存储条件的限制,造成血液成分发生变化,导致输血安全隐患的发生,危害人们的健康[1]。随着医学的发展,发现在临床手术过程当中一些患者并不是必须要进行输血才能进行手术,由此就提出了限制性输血对策,也就是在围手术期不对所有患者输血,只在患者符合输血的临床指征时才基于输血治疗,这样不但节约了血液资源,还能减少因输血产生在不良反应。

对血液实施保护的重要核心,就是明确输血的科学性,限制性输血与传统输血手段不同,并且相对于临床医师依靠经验来明确输血量开放性输血而言,其主要的要求就是科学用血、规范用血、合理用血以及节约用血,并严格的执行输血的指征来决定输血的实际与所需输血量[2]。在临床工作的过程当中,对于在手术中的中等量出血,患者的Hb为70~100g/L时,决定输血或是不输血、输血量的多少是经常困扰着麻醉医师的实际问题,也是研究的重点。采用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相反,能够有效的解决开放性输血的无限制性,经常在手术的一开始就为患者做输血准备,并且常开展异体输血,所需输血量非常大等问题,并能够有效的处理因开放性输血造成的血液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浪费,由于异体输血的血液当中一些蛋白质会被机体抵抗,引发抗原抗体的反应,也就是排斥反应,对患者的身体具有一定的危害等问题,从而有效的降低发生输血副反应的现象[3]。

在本组研究当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性输血方法,给予观察组实施限制性输血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所需输血总量、人均输血量、输血副反应、麻醉苏醒时长及术后拆线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比容与血红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对于临床手术开展的过程中采用限制性输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于在手术当中需要输血的患者采用限制性输血,能够有效节约血资源,减少不必要输血与输血不良反应,并且安全性较高,减少患者的输血排异性,因此,采用术中限制性输血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1]陈胜.术中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的临床对比研究[J].现代养生.2014,07(20):125-127.[2]陈炜,孙建良,赵凤庆,陈海炳.术中限制性输血与开放性输血的临床对比研究[J].上海医学.2014,04(25):574-575.[3]田密,李永军,杨娇娇,季木火,杨建军,李伟彦[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05(15):634-636.

来源期刊

医药界

相关关键词

术中限制性输血 开放性输血 效果观察在实施外科手术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患者进行输血,避免患者因失血过多而发生休克,从而确保手术的安全性与患者术后恢复。传统的手术治疗给患者输血通常是采取开放性输血对策,对于输血无限制性,经常在手术的一开始就为患者做输血准备,并且常开展异体输血,所需输血量非常大,所以造成的血液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浪费,由于异体输血的血液当中一些蛋白质会被机体抵抗,引发抗原抗体的反应,也就是排斥反应,对患者的身体具有一定的危害。随着医学的发展,发现在临床手术过程当中一些患者并不是必须要输血才能进行手术,由此提出限制性输血对策,也就是在围手术期不对所有患者输血,只在患者符合输血的临床指征时才基于输血治疗,这样不但节约了血液资源,还能减少因输血产生在不良反应。本文主要探讨在手术中限制性输血和开放性输血的对比效果,分析其相关性,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在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所收治的需要实施手术输血患者1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36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42.3± 2.3)岁,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33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44.1± 1.6)岁。所有患者需实施的手术类型主要包括32例骨科手术,8例肝脏手术,35例心血管手术,28例神经外科手术 33例妇科手术.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中,性别 年龄等资料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方法对所有患者采取全麻麻醉,在手术之前补充定量电解质,避免患者电解质紊乱。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性输血方法,输血量按照预计的术中需血量评定 给予观察组实施限制性输血方法,其输血量按照术中估计需血量与血压等患者的实际生命体征来输血,并根据实际测得患者的红细胞比容与红蛋白含量实施限制性输血。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所需输血总量 人均需输血量 输血副反应 麻醉苏醒时长及术后拆线的时间等,并通过血气分析仪来分析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比容与血红蛋白的含量。1.4统计学分析对于本组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通过(x± s)表示,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计量资料通过t来检验,如果P<0.05,就表示组间的对比有明显的差异,并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开放性输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