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患者低血糖护理措施。方法:筛取2019年8月至2020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70例糖尿患者,开展研究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35例)以及观察组(235例),为不同小组中患者制定不同的临床护理方案,以此为基础开展组间对比。结果: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以此为基础对不同小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小组之间对比的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糖尿患者开展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通过为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可以很好的避免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同时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糖尿病 低血糖
  • 简介:【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患者越来越多。老年糖尿是指 60 岁以上的糖尿患者,95 %老年糖尿属2型糖尿[ 1 ] ,临床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为低血糖,患者发生低血糖主要因进食明显减少或不进食的情况下,降糖药未相应减量或停用;运动量增加的患者,没有相应增加食量或减少药量:有肾功能不全患者,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发生难以纠正的长时间的低血糖

  • 标签: 老年患者 糖尿病 低血糖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和空腹血糖(FPG)检测对糖尿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2年12月在肥城市某医院收治的50名糖尿患者作为观察组,50名健康查体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检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比较糖化蛋白检测、空腹血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检测诊断糖尿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8.56±1.77%,空腹血糖8.52±2.79mmol/L;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5.89±0.33%,空腹血糖5.65±0.81mmol/L。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灵敏度92%,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2.59%;空腹血糖检测灵敏度76%,特异度84%,阳性预测值82.61%,阴性预测值77.78%;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检测灵敏度96%,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6.1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测定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比单独测定一种方法更为准确。

  • 标签: 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诊断中的效果及检出率。方法:病例采集时间为2021年3月~2022年4月,选择来我院接受检查的糖尿患者为调查对象,统计出84例均接受血糖和尿糖检验,分析计算其尿糖结果以及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情况。结果:经不同检验后,84例患者中经尿糖测出阴性者5例,阴性率为5.95%,其中有2例空腹血糖正常,3例餐后2h血糖水平正常;经血糖检验后84例患者的空腹血糖均>6.1mmol/L,餐后2h血糖值>7.8mmol/L,其阳性检出率为100.00%,尿糖和血糖的阳性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糖检验 尿糖检验 糖尿病诊断 检出率
  • 简介:摘要: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DKD发展迅速,机复杂,涉及到多种细胞因 子及信号通路的变化,中药在治疗 DKD 的机制上 表现出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等特点,充分发挥 了整体治疗的优势,其涉及的机制主要有抑制氧 化应激、抗炎、抑制细胞凋亡、降血糖、改善肾脏功 能等。有研究发现,我国2型糖尿(T2DM)患者中DN患病率为10%~40%。早期治疗DN存在一定逆转可能,但由于患者病情初期缺乏典型症状,常无法得到重视,进而延误治疗,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可出现少尿、多尿及水肿等症状,提示病情进入中晚期且难以逆转,由此,防治DN最佳时期在早期。西药治疗DN可对肾脏排泄产生影响,增加乳酸性酸中毒风险,同时可引起外周水肿、低血糖、高钾血症及急性肾损伤等,甚至诱发一系列心血管事件,进而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 标签: 中药 防治糖尿病肾病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糖尿联络护士在糖尿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可实现护理管理的连续性、简化多学科间的沟通,具有疏导患者心理,参与科研及临床管理等多重作用。该文通过介绍国外糖尿联络护士的起源与发展现状,以及对糖尿联络护士在糖尿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管理中的作用和临床贡献进行综述,结合我国目前糖尿联络护士发展现况,以引起临床护理同仁的重视,为我国糖尿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以及糖尿联络护士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 标签: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 糖尿病联络护士 管理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老年糖尿是指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发生的糖尿,通常属于2型糖尿。与年轻人相比,老年糖尿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有所不同,更强调综合干预和健康管理。通过健康管理,可以早期识别老年糖尿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如不良生活方式、家族史等,为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高危人群 健康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将不定性数据进行量化处理,对糖尿患者的治疗数据进行研究分析,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医院对糖尿患者的治疗模式。根据综合模糊判断矩阵与熵权法求得的权重合成运算解得医院对糖尿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为良好的隶属度最高。用灵敏度分析对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为医院对糖尿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糖尿病 治疗效果 模糊综合评价 信息熵 灵敏度分析
  • 简介:摘要:肠道微生物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与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可直接引起人类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变化,进而直接参与肥胖、2型糖尿等多种代谢不良性疾病发生与发展。2型糖尿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慢性疾病,但临床发病缓慢,其机理尚无定论。本文概述了目前有关2型糖尿(T2DM)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研究,并总结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80例糖尿患者,收治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月,参考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人数各一半。其中,对照组与观察组接受的护理方法分别为常规护理与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具有良好的控制血糖的效果,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糖尿病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 2型糖尿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 2018年 3 月至 2019年 2 月收治的 80 例 2型糖尿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护理 3个月后,观察组的遵医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5)。护理 3个月后,观察组的 2hPG、 FPG、 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 0. 05)。结论对 2型糖尿患者采用中医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中医护理 2型糖尿病 遵医行为 血糖控制 影响
  • 简介:摘要:在生命的律动中,孕妇承载着一个新生命的希冀,而妊娠期糖尿如一道阴影,悄悄降临在她们的身上。然而,即便面对这个特殊的挑战,护理的光芒依然照耀着她们的道路。妊娠期糖尿, 是孕妇在妊娠期间由于自身因素、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等原因所是导致的病症,对其本人及他胎儿的健康有所影响,需要对其进行特殊的护理与管理,希望可以保证孕妇及胎儿的安全与健康。本文将介绍该病症的护理方式,包括孕期护理、分娩期护理和产后护理。同时,还探讨了护理中的挑战和注意事项。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产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全程健康教育方式在糖尿患者护理中的长期应用疗效。方法:将在我院内科进行治疗的80糖尿患者分为全程教育组和常规教育组,每组40例,在同一糖尿治疗程序下,对常规教育组患者进行传统健康教育,对全程教育组患者行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知识掌握评分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全程教育组患者血糖控制评分、糖尿知识掌握的良好率、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常规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全程健康教育方式可以进一步制度化和细节化,可作为糖尿护理工作常规化的模式推广应用。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 糖尿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评定胰岛素用于糖尿控制中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时间段胰岛素治疗的500例糖尿患者有关临床资料,统计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500例糖尿患者中,其低血糖发生率为40.00%,体重增加发生率为8.40%,过敏反应发生率为2.80%,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结论 胰岛素治疗糖尿中的不良反应较多,应做好不良反应的分析,与患者的病情相结合,为患者制定更加科学、有效、安全的胰岛素用药方案,更好改善预后。

  • 标签: 胰岛素 糖尿病 不良反应 药学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医联体护理专业小组社区糖尿个案管理模式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社区医院收治的62例糖尿患者,随机编号法纳入个案组与常规组(n=31)。常规组执行常规管理,个案组由医联体护理专业小组为病例实施个案管理,比较病例的血糖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管理后个案组病例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均相对较低,优于常规组(p<0.05)。个案组病例的生理机能、心理健康及躯体疼痛分数均高于常规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联体护理专业小组可改善糖尿患者的血糖指标,提升其生活质量,干预价值较高。

  • 标签: 医联体护理专业小组 社区糖尿病 个案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