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流域空间是与径流密切相关,直接受洪水波及的地表以及此范围内地下含水层系统所共同占据的空间.流域空间功能评价是通过对流域空间组成要素及其组合关系的综合判断,对流域空间的水量承载力和水量调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因此,在流域空间概念的基础上,以流域高程和土地类型建立霍林河下游流域空间功能分类体系,以流域空间功能影响指数进行霍林河下游流域空间功能评价及其动态变化分析,以期为霍林河下游流域规划和管理提供新视角.

  • 标签: 水空间 功能 评价 霍林河下游流域
  • 简介:为了研究影响红树林景观质量的重要因子、红树林景观质量与各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景观优化方法,以茂名市东湾红树林为研究对象,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3个准则、14个指标的东湾红树林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建立评价指标重要性判断矩阵,计算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对景区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各指标评价值,然后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综合评价值,最后确定景观质量等级。研究结果表明,1准则层中最重要的因子是自然生态价值,其权重为0.43,景观美学价值次之,权重为0.3,社会使用价值权重最低,为0.27;指标层中最重要的因子是水质状况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其归一化权重分别为0.147和0.129,归一化权重较低的是照明系统的布置和驳岸处理方式,分别为0.022和0.029;2准则层中评价值较高的是自然生态价值和景观美学价值,分别为3.761分和3.756分,评价等级都为"良",社会使用价值评价值最低,为2.9分,等级为"中";指标层中植物材料的选择、外部交通便捷性、空气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值都在4分以上,等级都为"优";驳岸处理方式、内部空间通达性、公共设施的布置、活动空间的丰富性和照明系统的布置评价值都在3分以下,评价等级都为"中";3东湾红树林综合评价值为3.527分,评价等级为"良",说明水东湾红树林景观的质量良好。

  • 标签: 红树林 景观质量 评价 层次分析法
  • 简介:马銮湾位于厦门西海域的西北部,原与厦门西港连为一体。海湾面积达1700km2,是马銮湾位置图一个湾口向东的敞口型海湾。湾北岸为厦门重要的杏林工业区,沿岸环状分布着十几个村庄,人口约37万人,行政上隶属杏林区管辖。1959年,厦门市轻工业局为发展盐业...

  • 标签: 厦门马銮湾 海域污染 西海域 水动力条件 海堤 养殖污染
  • 简介:湿地生态用水配置是近年来在湿地生态需水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旨在通过向湿地生态系统分配或补给合理的水资源量,实现湿地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在阐述湿地生态需水量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湿地生态配水量的研究方法和配置模式,指出了现有的湿地生态需水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湿地生态配的定量化研究、湿地生态配的合理模式研究和湿地生态用水配置的不确定性分析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 标签: 湿地 生态需水 生态配水 进展
  • 简介:通过分析黄河三角洲贝壳堤4处采样地0-80cm深度土壤pH、含盐量、含水量和氢、氧稳定同位素垂直分布特征,研究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土壤的潜在水源,为该区植物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各采样地的土壤pH都偏碱性,滩脊采样地的土壤pH高于其它采样地;向陆侧采样地的土壤含盐量最高,滩涂采样地的次之,向海侧和滩脊采样地的较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采样地的土壤含水量都波动增大,滩涂和向陆侧采样地土壤含水量高于向海侧和滩脊处采样地。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滩涂、滩脊和向海侧采样地土壤的δD值和δ^18O值波动减小。在向陆侧采样地,积水通过入渗补给了0-40cm深度的土壤,而60-80cm的深层土壤则受到海水补给;海水对滩涂、向海侧和滩脊采样地的60-80cm深度土壤有一定的补给作用。

  • 标签: 土壤水 盐土 贝壳砂 贝壳堤 氢、氧稳定同位素 黄河三角洲
  • 简介:于2009年9月和2010年5月,在朱鹮(Nipponianippon)重要游荡区之一的湑河下游城固段,对食物丰富度进行了调查。将湑河城固段约30km长的河道分成上段、中段和下段,并随机选取7个取样点。在每个取样点,采用五点取样法,设置5个1m×1m的样方,并取地表以下10cm的土样,在河岸滩涂调查小型无脊椎动物和两栖动物;采用样线捕尽法来调查鱼类,样线长度为100m。两个季节共采集到鱼类30种,小型无脊椎动物24种和两栖类蝌蚪2种。在各河道段,不同季节的鱼类物种组成和质量密度有显著差异,小型无脊椎动物物种组成和数量密度也有显著差异。总体上,湑河下游城固段的食物非常丰富,是朱鹮在游荡期的理想觅食地,但是,河流污染和人类活动干扰会对朱鹮的觅食造成不利影响。

  • 标签: 朱鹮 食物丰富度 湑水河
  • 简介:在河蟹养殖塘边上构建了多级串联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研究其对河蟹养殖尾水中总氮和总磷的净化效果,以及尾水中总氮和总磷浓度的沿程衰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7月1-6日,该人工湿地对总氮和总磷含量的去除率分别为87.03%和77.21%,说明该人工湿地能有效处理养殖尾水中的氮、磷污染物。位于人工湿地系统前端的湿地单元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起主要作用。随着水力负荷的提高,其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减小。在建立的总氮和总磷含量与水力负荷的沿程衰减模型中,总氮的最佳拟合模型为指数衰减模型,总磷的最佳拟合模型为二次多项式模型。

  • 标签: 养殖尾水 表面流人工湿地 沿程衰减模型 水力负荷
  • 简介:TocontrolsoilerosionandrestorethedegradedenvironmentintheLoessPlateau,alargenumberofmeasuresrelatedtosoilandwaterconservationhavebeenemployedthathaveprofoundlyaffectedcatchmentproperties.Thisstudyconstructedthreeindicatorstocharacterizechangestothecatchmentslope,proposedbothamethodforaregressionanalysisofadjacentimagesandasequencemodel,andappliedmultisourceremotelysensedimagesandGISspatialclusteringanalysistechnologiestoextractthematicinformationandcomprehensivelyanalyzethecatchmentchangecharacteristics.Theresultsindicatethatthecatchmentslopepropertieschangedsignificantly.Atcatchmentscale,theaveragevaluesofARC,DVCandARTwere6.43%,25.57%and4.30%,respectively.Thereweresixclusteringtypesofcatchmentslopepropertychanges.Themaximumandminimumoftheaveragesimilaritiesoftheclusteringtypeswere0.992and0.935.Eachslopecontrolmeasureshadadistincteffectoncatchmentslope;thedominatingfactorofeachclusteringtypewasidentifiedas:Type1:D-VC,Type2:D-VCLU,Type3:D-LUVC,Type4:D-TAVC,Type5:D-TACandType6:D-MFC.Type5andType1coveredthelargestareas,respectivelyoccupying37.28%and31.01%.Catchmentslopepropertychangesalsohaddistincttypesthatdependedontheirgeomorphologicalconditions.Thesefindingsprovideausefulbasisfromwhichtofurtherstudycatchmentslopehydrologicalandsoilerosionprocesses.

  • 标签: CATCHMENT SLOPE property SLOPE control measure
  • 简介:宁化县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刘先敏,廖善刚(宁化县淮土中学)(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宁化县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麓,北纬25°55′—26°40′,东经116°22′—117°02′之间。宁化县西部紫色岩地区水土流失很早就闻名全省。目前该片已被列入福建省五...

  • 标签: 重点水土流失区 宁化县 水土流失现状 水土流失治理 水土流失面积 社会因素
  • 简介:目前,自然资源部机构改革方案已全面实施,各项工作正有序展开。纵观自然资源部机构、职能的设置,可以说有效维护了两个“统一行使”(即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充分体现了自然资源集中统一综合管理的要求,在国土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从而也为推进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 标签: 机构改革 治理体系 空间 国土 自然资源部 生态保护
  • 简介: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发生既是一种加速土地荒漠化的重要过程,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列一定程度的具体表现。本文根据我团西部地表植被向悉性方向发展,土地沙化面积逐年增长,沙尘暴日趋频繁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沙尘暴的成因、危害,因地制宜提出五条对策:实行综合治理;加强沙尘暴的科学研究;建立健全法规;增加投资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 标签: 沙尘暴 危害 治理 灾害性天气 土地荒漠化 成因
  • 简介:一、国外“治理”(Governance)理论与城市土地经营“治理”对应的英文单词为Governance,原义为“控制”、“统治”或“操纵”,在国外多用于与国家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现在,更多的公共管理研究者认同“治理”新概念:是包括政府和各种非政府组织乃至私人机构在内的多个主体,协同处理公共事务,以满足公众需求,实现最大化公共利益的过程。

  • 标签: 城市土地经营 治理 非政府组织 公共事务 公共管理 英文单词
  • 简介:在人工湿地生态工程中利用黑麦草(LoliumperenneL.)净化污水,得到了较好的效果.结果表明:利用黑麦草在冬春季节的生长,可使亚热带地区人工湿地常年运行,黑麦草在3~4月份对水体就有明显的净化作用.在春夏季节,特别在5月份黑麦草可以获得较高的生物量和N、P的积累量,因而净化贡献最大.从产草量方面考虑,延长黑麦草的生长期能获得较高的生物量;从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状况和饲用价值看,增加收割次数的黑麦草N、P含量高,饲用价值高;但从黑麦草对污水中N、P的吸收和积累量方面考虑,收割次数过高则不利于黑麦草对污水的净化及N、P的累积.从上述几方面综合考虑,在黑麦草整个生长期收割次数以2~3次为宜.

  • 标签: 人工湿地 富营养化水 净化污水 净化作用 加收 生态工程
  • 简介:位于青秀山风景区的蜡烛湖是南宁市建设"中国水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论证蜡烛湖形态及相关设计的科学性,根据不同入水口流速、出水口数量、位置和湖泊形态设置了5组实验,运用二维流场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蜡烛湖入水口的流速对于改善蜡烛湖整体流场影响不大,无法解决蜡烛湖大面积水体的"死水"问题;不同出水口的位置和数量对蜡烛湖流场和流速影响较大,其中出水口2、出水口4和出水口5对蜡烛湖流场流速影响最大,能够较好解决蜡烛湖整体流场流速;蜡烛湖的岸线形状对于整个湖泊的流场有较大影响,优化的呈祥岛岸线形态能够改善附近区域静水流场,加快蜡烛湖水流流动;在优化了呈祥岛岸线形态的基础上,增设出水口4和出水口5,能够有效解决蜡烛湖原有的大面积流场流速过慢问题,促进了蜡烛湖水流循环。

  • 标签: 景观水体 湿地工程 水动力 数值模拟 蜡烛湖
  • 简介:鹤岗市国土资源局引入市场机制,创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取得显著成效。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参与”的方式和“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鹤岗局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企业需求和土地开发利用相结合,成功引入中海油华鹤煤化工和东方金泽有限公司,投入1.3亿元对2处历史遗留矿山实施了综合治理,总治理面积26公顷。

  • 标签: 地质环境治理 矿山地质环境 市场机制 鹤岗市 土地开发利用 国土资源局
  • 简介:为了了解香溪河库湾春季华期间浮游轮虫的昼夜垂直分布和迁移情况及其影响因子,在春季甲藻(Peridiniopsissp.)华暴发期间,于2007年2月26日08:00至27日06:00对浮游轮虫的昼夜垂直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轮虫虽在各个水层中均有分布,但是呈聚集分布形式。轮虫密度的垂直分布因种类和时间而异,优势种类广布多肢轮虫(Polyarthravulgaris)、矩形龟甲轮虫(Keratellaquadrata)和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lavalga)白天都存在一定的垂直迁移运动,且都是先向下、再向上的迁移过程,夜晚则不存在垂直迁移现象,且聚集程度明显低于白天。光照强度的变化是轮虫垂直迁移运动的重要影响因子。由于溶解氧和叶绿素a的浓度都很高,二者对轮虫的昼夜垂直变化影响不显著。

  • 标签: 轮虫 密度分布 垂直迁移 香溪河库湾
  • 简介:2015年3-10月,在崇明岛东滩湿地设置7块采样地,以不同盐条件下生长的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为材料,应用便携式光合系统分析仪(Li-6400),对芦苇的光响应特征进行实地测定,探讨芦苇光合过程对干旱和盐胁迫的响应机理。结果表明:1各月采样日的水位与土壤电导率显著负相关(n=420,p〈0.01),适当增加土壤水位,有利于降低土壤电导率,从而缓解植物盐胁迫伤害;28月21日的芦苇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与水位显著正相关(n=42,p〈0.01),而与土壤电导率显著负相关(n=42,p〈0.01);胞间CO2浓度与水位和土壤电导率不相关。当水位高于-50cm,净光合速率随着水位下降而降低,非气孔因素可能是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当水位低于-50cm时,土壤电导率高于10mS/cm,叶片蒸腾速率快速降低,水分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芦苇叶片以较低的净光合速率来适应干旱胁迫和盐胁迫;芦苇叶片通过降低最大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等光合生理特征来适应干旱胁迫和盐胁迫;芦苇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最大净光合速率对土壤盐因子具有高度相关性,可以作为土壤盐胁迫程度的反应指标。因此,在芦苇快速生长阶段,合理调控水位,对芦苇光合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芦苇 光合作用 土壤 水盐胁迫 响应 崇明岛东滩湿地
  • 简介:在2011年8月和2012年7月丰期,在鄱阳湖湖区布设77个采样点,大规模采集水样,研究浮游植物生物量(以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表示)在湖区的空间分布,并探讨叶绿素a与相关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鄱阳湖丰期水体中叶绿素a质量浓度较低,平均值为10.58μg/L;叶绿素a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东南湖区最高,中部湖区居中,北部通江区较低。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与水体透明度显著正相关,与总悬浮颗粒物含量、总氮含量、亚硝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和溶解性总氮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其他营养盐含量不相关。水下光照条件是限制鄱阳湖浮游植物丰期生长的主要因素;鄱阳湖水体交换时间较短,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丰期,高水位稀释了水体中的营养盐浓度,从而掩盖了其对浮游植物的作用,导致营养盐的作用不明显。

  • 标签: 浮游植物 丰水期 光照 营养盐 水体交换时间 鄱阳湖
  • 简介:在莫莫格湿地,选择常年积水、季节性积水和常年无积水的3块湿地作为采样点,进行地表水位观测和植物群落调查。结果表明,莫莫格湿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数量特征受地表水位的显著影响。常年积水的哈拉塔采样点的植物以水生植物为主,形成单优物种的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群落,其群落高度和平均生物量显著高于其它两个采样点(p<0.05);季节性积水的哈尔挠采样点以湿生植物为主,物种丰富度和群落密度都高于其它两个采样点(p<0.05);而地表湿润的哈拉火烧采样点的植物生长缓慢,其群落高度、盖度和生物量都较低。另外,莫莫格湿地植物群落组成和数量特征季节变化明显。哈拉塔和哈尔挠采样点的物种丰富度在7月(水位最高时)达到最高,而后开始降低。与此同时,哈尔挠采样点优势种由小叶章(Calamagrosticangustifolia)取代薹草(Carexsp.),生物量降低,水位高度与物种多样性显著正相关(R2=0.519,p<0.05)。莫莫格湿地不同区域的地表水位差异导致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数量特征发生改变。

  • 标签: 地表水水位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丰富度 莫莫格湿地
  • 简介:选择典型亚热带稻-麦轮作农田,比较不同施加量的玉米芯生物质炭对作物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和CO2排放的影响,并结合同位素分析研究了生物质炭的分解程度及其在作影响下的田间存留量。结果显示,施加生物质炭显著增加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总有机碳含量,降低了土壤CO2排放速率。δ^13C数据表明,生物质炭在施加初期被快速分解,对土壤CO2排放的短期贡献率可达35.95%,但一个生长季后分解微弱;生物质炭在水田中流失明显,一个轮作周期后的田间存留率为17.33%-36.50%。结果表明,生物质炭可提升亚热带一旱轮作农田土壤碳库并降低土壤CO2排放速率。

  • 标签: 生物质炭 Δ^13C 土壤碳库 土壤CO2排放 水旱轮作 农田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