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土壤水潜在水源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1
通过分析黄河三角洲贝壳堤4处采样地0-80cm深度土壤pH、含盐量、含水量和氢、氧稳定同位素垂直分布特征,研究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土壤水的潜在水源,为该区植物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各采样地的土壤pH都偏碱性,滩脊采样地的土壤pH高于其它采样地;向陆侧采样地的土壤含盐量最高,滩涂采样地的次之,向海侧和滩脊采样地的较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采样地的土壤含水量都波动增大,滩涂和向陆侧采样地土壤含水量高于向海侧和滩脊处采样地。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滩涂、滩脊和向海侧采样地土壤水的δD值和δ^18O值波动减小。在向陆侧采样地,积水通过入渗补给了0-40cm深度的土壤水,而60-80cm的深层土壤水则受到海水补给;海水对滩涂、向海侧和滩脊采样地的60-80cm深度土壤水有一定的补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