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了掌握洪湖水质未来变化情况以及预防污染事件发生,建立了一个BP神经网络水质指标预测模型。利用洪湖1990~2014年水质指标实测数据作为学习样本,选取了pH、溶解氧(DO)、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总氮(TN)、总磷(TP)6项指标作为预测参数,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洪湖水质指标进行了预测,同时引入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与GM(1,1)灰色预测模型与该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水质指标的相关性系数都在0.998以上,平均相对误差都控制在2.5%以内,对单个指标的预测相对误差也都小于9%,明显优于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较高,预测速度快,能够相对准确地预测大部分水质指标,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洪湖以及其它水域水质指标的预测和水质趋势预警预报系统中。

  • 标签: 水质 预测 BP神经网络 洪湖
  • 简介:以福建省公路交通情况为基本资料,通过运用ArcGIS网络分析功能,从时间距离角度,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对福建省公路交通网络体系可达性情况进行计算、分析,得出福建省公路交通网络体系可达性区域等级情况,在此基础上分别对第一、二、三阶梯可达性成因进行分析,并对福建省不同地区交通可达性进行了比较.

  • 标签: 可达性 网络分析 福建省公路 节点 时间矩阵
  • 简介:湿地与周边水文系统通过复杂水文过程相互联系和影响,具有整体性和复杂性。研究湿地与周边水文系统相互作用过程和机理,对湿地保护和恢复起着重要作用。以美国奥克弗诺基(Okefenokee)流域为案例,构建包含沼泽地表水、沼泽地下水、高地地表水和高地地下水4个水文子系统流域水文网络模型,采用生态网络分析方法中效用、控制和单位元分析研究水文单元间作用关系。控制分析结果显示,高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两个子系统对沼泽地表水和地下水子系统支持程度达到100%。无论是沼泽还是松林高地,其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存在高度相互依赖和互补性。效用分析结果表明,沼泽地表水和高地地下水之间存在着互利水文关系。而单位元分析结果显示,沼泽地下水深层渗漏和高地松树生态系统蒸散过程是袭夺流域湿地系统水资源重要一环。上述结果表明,生态网络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水文单元之间作用过程、描述水文单元之间直接和间接水文关系,可以用于流域湿地水资源管理。

  • 标签: 奥克弗诺基 沼泽 湿地 水文关系 生态网络分析
  • 简介:城市空间格局分布特征反映城市之间空间相互作用,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本研究结合百度网络信息流分析法,在引力模型、断裂点公式基础上,分析江西城市空间格局。研究发现:江西省城市分布“南松北紧”,城市空间结构呈现“一核南北双中心”格局,南昌核心地位突显,其对周边县市经济拉动作用与极化效应并存;大城市对中小城市屏蔽效应明显;赣州作为赣南重要中心城市,与南昌“南北呼应”,推进江西发展,但与南昌经济联系略显疏远。因此,在确保南昌核心城市地位同时,一方面,应加强中心城市建设,发挥九江、赣州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另一方面,在加强江西南北经济发展同时,亦需要加强南北之间沟通与联合,实现赣闽粤地区大发展。

  • 标签: 城市空间结构 引力模型 断裂点公式 江西
  • 简介:通过对扎龙湿地Landsat7ETM+影像进行计算机自动分类实验研究,探讨了提高湿地遥感分类精度方法与途径.实验所采用首先对遥感影像进行非监督分类,再利用非监督分类生成分类模板加以修改补充后进行监督分类方法,经过误差矩阵精度评价,可以获得研究区湿地遥感分类较高分类精度.利用上述分类方法对3种ETM+不同波段组合影像进行具体遥感分类比较研究发现,选择ETM+7、5、3影像进行分类有助于提高扎龙湿地遥感分类精度.为了提高湿地遥感分类精度,还必须运用人机互译判读方法.

  • 标签: ETM+ 扎龙湿地 分类精度 非监督分类 遥感影像 波段
  • 简介:闽江口湿地是中国最重要滨海湿地之一,加强该湿地管理对于东亚-澳大拉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鸟类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重大.应用变化动态度、马尔柯夫链等数学方法和景观生态学理论,构建了闽江口湿地时空演变模型;采用组件式开发技术,利用MapObjects在VisualBasic平台上,进行闽江口湿地时空演变信息系统设计和开发,并使用该信息系统对闽江口湿地时空演变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ComGIS技术开发湿地信息系统具有高度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该系统能更高效、直观管理闽江口湿地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以形象化方式对湿地作全局性时空分析,使得闽江口湿地管理和保护更加科学、便捷.应用该系统对1986年到2000年间闽江口湿地演变分析表明,由于该时期当地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速,人类活动已经成为影响闽江口湿地最主要原因.

  • 标签: COMGIS 闽江口湿地 时空演变 分析系统
  • 简介:土壤干湿状况监测对于区域生态资源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福州地区为研究区,利用HJ-1BCCD/IRS遥感影像建立基于不同植被指数(NDVI和EV1)地表温度一植被指数特征空间,分析和比较了2种特征空间差异,并计算得到2种地表温度一植被干旱指数TVDL将TVDI与同期野外采集实测土壤湿度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这2种植被指数计算得到TVDI在研究区进行表层土壤湿度监测具有一定可行性,且TC/EW监测精度更高,其能很好地反映区域表层土壤湿度状况,是一种有效表层土壤湿度监测方法.

  • 标签: 土壤湿度 特征空间 TVDI HJ-1B CCD IRS
  • 简介: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独特生态结构与功能.中国湿地面积约占全球湿地面积10%,但近年来湿地面积逐渐萎缩,已造成了极为严重生态恶果.因此总结以往湿地研究成果,确立包括遥感在内各种湿地信息提取方法,形成包含各种湿地信息湿地数据子库和管理操作这些数据湿地信息系统,并确立湿地信息共享与发布机制,从而加快湿地科研步伐,成为湿地与遥感科技工作者共同关注问题.WebGIS技术是GIS融合Internet技术发展起来新技术,具有对大批量数据进行有效分析管理和快速查询检索功能.基于WebGIS技术中国沼泽信息系统建立有效地满足了湿地科研和开发保护需要.

  • 标签: 湿地 WEBGIS技术 遥感 地球 形成 沼泽
  • 简介:在GIS技术支持下,以福州市鼓楼区铜盘河沿岸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社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污染源等相关信息,同时结合遥感影像,运用相关软件进行空间信息矢量化,建立起社区级环境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4个模块:地图显示、数据输入、信息查询和专题图制作.本研究在建立数据库基础上,对数据进行分析.该数据库对于社区环境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 标签: 环境信息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 数据库
  • 简介:湿地生态系统退化临界状态判别是湿地风险评价重要内容,也是实施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有效管理与保护重要前提。以中国北方半干旱地区天然内陆湿地——卧龙湖为例,在综合考虑湿地退化指标的基础上,选择水质、蓄水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脆弱性等典型参数指标建立了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状态判别的尖点突变模型。研究表明湿地生态系统退化过程与突变理论基本特征相符,模型拟合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卧龙湖湿地退化状态。通过对卧龙湖湿地1994-2009年数据模拟,结果表明:1994-2001年间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处于较健康状态,而2002年判别结果显示卧龙湖湿地处于退化突变状态,即湿地退化导致了生态系统相当程度损害。研究还表明,卧龙湖湿地生态水量减少和水环境质量降低是导致湿地退化重要因素。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防止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发生,应在科学配置区域水资源同时合理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提高农村污水处理率。

  • 标签: 突变理论 尖点模型 退化 卧龙湖湿地
  • 简介:日益凸显突发性自然灾害对城市应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应急避难所是其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本研究利用福州市社区尺度的人口统计数据建立高精度的人口密度分布图,根据应急避难所容纳人数与人口密度图动态缓冲区分析计算其服务能力空间范围,对研究区内21个避难所空间格局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福州城区避难所建设数量不足,空间分布不均,人口服务辐射能力弱.针对福州城区避难所空间分布现状,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对福州城区应急避难场所选址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建议,认为在人口分散区避难所应该增加数量,适当减小规模;而在人口稠密区则可增加规模适中避难所建设.

  • 标签: 应急避难所 空间格局 服务半径 福州市
  • 简介:准确预报无资料地区产流产沙,对土壤侵蚀治理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为了研究南方红壤侵蚀区无观测资料流域产流产沙情况,以福建省长汀县朱溪小流域为研究区,其次一级流域游屋圳子流域和高陂塅子流域分别为参证流域和无观测资料流域。采用相对误差(Re)、决定系数(R2)以及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Ens)评价了SWAT模型在游屋圳子流域产流产沙模拟适用性,基于地形指数判定了两子流域水文相似性。结果表明:SWAT模型适用于游屋圳子流域产流产沙模拟;游屋圳子流域与高陂塅子流域具有水文相似性,说明两子流域间可以进行模型参数移植;经模型参数移植,模拟得2010年高陂塅子流域年径流量为1.32×107m3,年产沙量为2200t。模拟结果不仅为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提供参考,也为其他无资料流域产流产沙模拟提供方法借鉴。

  • 标签: SWAT模型 无资料小流域 地形指数 产流产沙模拟
  • 简介:本文应用山仔水库2003~2006年叶绿素a浓度、总磷浓度、总氮浓度、水温、溶解氧浓度、高锰酸盐指数、pH值7个参数监测数据对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在此基础上应用1997—2002年除叶绿素a浓度外其他6个参数监测数据,推算出1997~2002年间缺失叶绿素a浓度,并对1997—2006年春末夏初叶绿素a浓度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仔水库1997年建库初期,叶绿素a浓度处于较高水平,2000年以后叶绿素a浓度开始降低,近几年基本保持稳定.2003—2006年叶绿素a浓度呈季节周期性变化,春末经夏季到初秋,叶绿素a浓度持续升高,冬季下降明显,春季又开始回升;说明近几年山仔水库水体春末夏季秋初处于富营养化水平,秋末冬季处于中营养水平.本研究结果将为山仔水库富营养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叶绿素A 山仔水库 福建省
  • 简介:利用GIS技术,计算医疗机构质量指数、距离指数以及频率指数,同时构建福州市市区医疗机构优势度模型,并实现了GIS空间分析可视化.研究结果显示:1)福州市主要综合性医疗中心大部分分布在鼓楼区、台江区,晋安区、仓山区数量较少.2)随着福州城市化进程加快,医疗机构发展跟不上人口分布变化,在金山地区表现尤为明显.建议有关部门给予重视,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合理配置医疗站点.

  • 标签: 福州医疗机构 距离指数 频率指数 质量指数 优势度模型
  • 简介:以扎龙湿地龙泡子为研究对象,利用58个实测水深数据和季相最接近QuickBird数据,建立湖泊水深反演模型。探索性地建立了单波段和多波段组合线性(多元)回归模型、指数模型、二次多项式模型、微分模型和对数模型等;通过对比模型决定系数R2,比较模型精度;线性模型、对数模型、指数模型和幂指数模型R2小于0.5,而二次多项式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R2大于0.5,精度相对较高;筛选出拟合度较高模型,用20个实测验证样本,采用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进行模型精度评价;最后,利用精度较高模型,进行龙泡子水深反演计算。水深反演结果表明,用选出模型反演得到龙泡子水深基本一致,为170~200cm,即使有稀疏水草覆盖,依然可以表现出水深渐变趋势。以蓝、绿、红和近红外波段多光谱遥感反射率为自变量,建立线性湖泡水深反演模型y=123.990-3.332B1+183.859B2-237.133B3-37.143B4(y为水深;B1、B2、B3和B4分别为蓝、绿、红和近红外波段水体反射率),能较好地反演扎龙湿地湖泡水深。

  • 标签: 水深反演 湖泡 多光谱遥感 扎龙湿地 经验模型
  • 简介:基于传统偏离-份额分析法(SSM)以及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首先对中国西部地区12省(直辖市、自治区)产业结构进行横向对比,再结合云南省产业结构历年纵向分析,旨在为云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1)云南省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和竞争力上均处于相对落后地位;2)云南省第二产业结构优势不明显,具备一定竞争力优势,但同西部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3)云南省第三产业结构优势明显,但竞争力优势不明显,产业结构优势未能很好转化为竞争力优势;4)云南省应根据自身优势及存在问题,抓住机遇、制定对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标签: 区域经济 产业结构 偏离份额模型 云南省
  • 简介:探索研究流域非点源氮污染控制有效措施,对于治理改善水环境恶化具有重要现实和长远意义。以山美水库流域为研究区域,建立AnnAGNPS氮污染模型,通过情景模拟技术分别模拟了河岸缓冲带、适量施肥、免耕、少耕、梯田和退耕还林等最佳管理措施非点源氮污染削减效率。结果表明:(1)梯田与退耕还林对氮削减率较高,均高于15%;免耕较低,为13%;少耕、合理施肥、河岸缓冲带削减效果有限,低于10%。(2)河岸缓冲带、少耕、免耕、梯田等措施总氮削减率在不同月份变化趋势与泥沙削减变化趋势一致,在7月和8月有较高削减率;合理施肥与退耕还林总氮削减率则与流域施肥状况相关性更高,在2—4月份有较高削减率,因此山美水库流域水环境改善应结合非点源氮污染治理和流域水土流失治理。

  • 标签: 非点源氮污染 最佳管理措施 ANNAGNPS模型 山美水库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