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研究外源豌豆铁蛋白基因(Pea-Fer)导入表达对水稻植株子粒重要矿质元素积累所产生影响,本试验以原始受体亲本粳稻品种秀水11为轮回亲本,外源豌豆铁蛋白转基因纯系Fer34为非轮回亲本,采取连续回交,结合GUS标记基因辅助选择技术,在BC6F3获得含Pea-FerFer34-XS11,它与秀水11构成一对近等基因系。并利用该近等基因系,研究Pea-Fer基因导入对水稻植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幼苗期、分蘖期、成熟期)根、茎(叶鞘)、叶及子粒不同部分(谷壳、米糠、糙米、精米)主要矿质元素(Fe、Ca、Mn、Zn)积累影响。结果表明:外源豌豆铁蛋白基因(Pea-Fer)导入,使得水稻植株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根、茎(叶鞘)、叶等器官中Fe含量较对照品种秀水11明显增加,而对于Ca、MnZn含量并没有显著影响;同时,水稻子粒中Fe含量积累也有较高提升,而Ca、MnZn积累却未出现显著变化。这为深入开展转基因富铁水稻新种质研究利用提供了一定依据。

  • 标签: 水稻 Pea-Fer 近等基因系 基因表达 矿质元素
  • 简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实时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了2个异黄酮含量显著差异大豆品种鲁黑豆2号(LHD2)和南汇早黑豆(NHZ)在子粒发育过程中异黄酮含量变化以及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模式变化,试图分析异黄酮积累各基因表达量变化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大豆子粒发育过程中,异黄酮含量逐渐升高,而不同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趋势不同,CHS7、CHS8、CHR、CHI1AIFS2表达趋势异黄酮积累模式基本一致,而IFS1CHI1B1表达趋势异黄酮积累模式相反。IFR表达模式在2个大豆品种中存在相反趋势,在LHD2中异黄酮组分积累趋势相反,而在NHZ中异黄酮组分积累趋势相同。结果还表明,同一基因家族中不同基因在子粒发育过程中表达量也存在差异。查尔酮合酶基因家族中CHS7CHS8以及查尔酮异构酶基因家族CHI1A表达水平相对其他成员较高,异黄酮合酶基因家族中IFS2表达量显著高于IFS1表达量,预示这些基因家族在大豆子粒异黄酮积累过程中存在功能分化。此外,各基因表达模式异黄酮积累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表达模式异黄酮积累相关性在2个品种中也不尽相同。LHD2中CHS7、CHS8IFS2在子粒发育过程中表达量变化不同异黄酮组分呈显著正相关,CHI1B1基因表达量变化不同异黄酮组分呈显著负相关。而在NHZ中,IFR在子粒发育过程中表达量变化多个异黄酮组分呈显著正相关。这预示了不同大豆品种异黄酮含量差异潜在遗传基础。各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量变化相关分析表明,在2个品种中,苯丙氨酸水解酶PAL14CL,4CLCHS2以及CHS1IFS2基因表达量均呈现显著正相关。表明这些基因可能通过协同作用共同调控异黄酮合成积累。这些结果为今后利用基因工程提高大豆异黄酮含量奠定了基�

  • 标签: 大豆 异黄酮 异黄酮合成相关酶基因
  • 简介:对用固相扣除杂交方法从低温驯化沙冬青克隆得到AmLEA5基因进行表达模式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一种第5族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EA),全长693bp,含有1个297bp开放阅读框,编码98个氨基酸,预测Am-LEA5分子量为10.6kDa,是一种亲水性蛋白,有多个磷酸化位点。密码子偏好性分析表明该基因略偏好于用A或T结尾密码子。系统发生分析表明,AmLEA5蛋白蒺藜苜蓿LEA(ACJ84182.1)亲缘关系最近。qRT-PCR结果显示AmLEA5表达量在低温、干旱、盐热胁迫条件下均有上调,尤其在低温胁迫后期富集量最高。亚细胞定位表明,用YFP标记AmLEA5位于细胞质细胞核内。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AmLEA5基因在沙冬青抵御非生物胁迫,尤其是在抵御低温胁迫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沙冬青 AmLEA5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模式 亚细胞定位
  • 简介:基因枪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是目前常用两种单子叶植物遗传转化方法。载体发展改良是提高植物遗传转化效率重要基础,RNA干扰载体表达载体是目前通过遗传转化研究植物基因功能主要工具。Gateway克隆技术是一种基于lambda噬菌体特异位点重组特性通用克隆技术,该技术可以将大批目的基因方便、快捷地连接到受体载体上。本文利用Gateway技术结合传统酶切、连接方法,构建了适用于单子叶植物基因枪农杆菌转化RNA干扰Gateway载体pAHC.PSK—RNAi、pClean—G185.RNAi表达Gateway载体pAHC.PSK—OEpClean—G185一OE,为利用基因枪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在小麦水稻等单子叶植物中进行规模化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单子叶植物 遗传转化 RNA干扰 过表达 GATEWAY
  • 简介:以抗旱玉米自交系旱21为材料,克隆获得玉米分子伴侣基因ZmBiP1,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ZmBiP1基因表达模式,并将ZmBiP1基因转入拟南芥中研究其功能。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ZmBiP1基因在玉米自交系旱21不同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且在子房中表达量最高。ZmBiP1基因受甘露醇胁迫诱导上调表达,受盐胁迫诱导下调表达。转基因拟南芥功能验证结果表明,过表达ZmBiP1基因导致拟南芥在种子萌发时期对盐甘露醇胁迫耐受能力减弱。这些结果表明ZmBiP1基因可能是逆境反应信号传递途径负调节因子。

  • 标签: 玉米 分子伴侣 ZmBiP1 拟南芥 逆境胁迫
  • 简介:根据转录组测序获得钙依赖蛋白激酶基因EST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利用RT-PCRRACE技术从油菜中克隆获得BnCDPK1基因全长序列,NCBI登录号为KF740477,其cDNAgDNA全长分别为2115bp2857bp,含有11个内含子12个外显子。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开放阅读框为1581bp,编码527个氨基酸,具有CDPKs家族典型特征,含有1个激酶区域4个钙离子手型结构域,拟南芥AtCDPK28同源性最高,属于第Ⅳ亚家族。BnCDPK1在油菜根、茎、叶、花、种子中均有表达,但表达丰度存在差异,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茎、根种子,花中表达量最低;在高抗高感油菜品种中,菌核菌胁迫均能够诱导BnCDPK1上调表达,但是高抗品种比高感品种反应更迅速,表达量更高。接种前、接种后12h、接种后24h,高抗品种表达量相比高感品种分别提高1.4倍、4倍3倍,推测其可能参与油菜生长发育以及油菜对菌核菌侵染应答防御反应。

  • 标签: 油菜 钙依赖蛋白激酶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抗病
  • 简介: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淀粉积累高峰期锥栗种仁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对得到Unigene进行功能注释、分类及代谢通路分析,并进一步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了7个淀粉蔗糖代谢相关酶基因在锥栗种仁发育过程中表达特征。结果显示:denovo组装后共获得53629条Unigene序列,序列平均长度为746bp;通过与其他核酸、蛋白质数据库Blast搜索比对,共26739条Unigene序列获得基因注释,占All-Unigene49.86%;COG数据库比对后将其注释14413条Unigene序列划分成25类;GO功能注释33926条Unigene基因共分成细胞组分、分子功能生物过程3大类58个分支;KEGG数据库比对结果注释5277条Unigene序列划分为116条代谢通路;7个淀粉蔗糖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量变化趋势中,CH.29636(淀粉合成酶,SS),CH.11971(淀粉分支酶,SBE)两个基因随着种仁发育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而其余5个基因(CH.31302、CH.33690、CH.19238、CH.30128、CH.13088)表达量随着种仁发育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该结果与锥栗种仁发育期淀粉蔗糖变化规律一致。这些信息为锥栗果实品质形成相关功能基因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锥栗 RNA-SEQ 种仁 实时荧光定量PCR 淀粉 蔗糖
  • 简介:韧皮部蛋白在维持植物形态、物质转运以及植物伤口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地域来源性状特性差异均较大2个芹菜品种六合黄心芹和美国西芹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技术获得这2种芹菜韧皮部蛋白基因cDNA序列。结果显示:这2种芹菜来源韧皮部蛋白基因全长均为546bp,编码181个氨基酸。两者核苷酸序列有3个位点不同,分别为:88G/A、399T/C489T/C;在氨基酸序列上有1个位点不同,为30T/A。预测其蛋白质分子量为19kD,pI值为9.18。六合黄心芹和美国西芹韧皮部蛋白忽地笑等植物韧皮部蛋白相似度较高,在保守位置分别具有5个亮氨酸残基4个色氨酸残基。实时定量PCR表达分析表明,该基因主要在芹菜根等部位表达,具有明显组织特异性。

  • 标签: 芹菜 韧皮部蛋白 实时定量PCR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 简介:为满足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及转基因安全性需要,本研究根据一些国内外引进或商业化植物表达载体及其相关元件,构建了3个适合于植物,尤其是单子叶植物转化表达载体,即pAH006、pWMB022pWMB025。pAH006载体包含由玉米泛素ubi启动子调控GUS基因bar基因完整T-DNA区域,此区段能够被酶切回收,可用于单子叶植物农杆菌介导转化效率评价及基因枪介导线状DNA转化效果研究;pWMB022载体携带由双35S启动子调控玉米色素基因LcC1,可用作基因枪介导共转化筛选标记,直观筛选含目标基因转基因材料;pWMB025载体携带由ubi启动子调控、商业化转基因植物中广泛利用EPSPS基因,可用于禾谷类作物农杆菌或基因枪介导遗传转化,载体多克隆位点可通过酶切方式更换目标基因。酶切鉴定结合农杆菌或基因枪介导小麦幼胚愈伤组织或叶片转化验证此3个载体表明,载体构建正确,其标记基因、可视化基因报告基因均能正常表达。这3个载体构建对于小麦等植物转化效率提升、安全型转基因作物获得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植物表达载体 遗传转化 标记基因 生物安全
  • 简介:根据苎麻转录组测序中PCS基因片段,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中苎1号中克隆获得了该基因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BnPCS1。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1956bp,其中开放读码框长1512bp,编码503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量等电点分别为56.02kD7.01。长喙田菁(ACT87974)、百脉根(Q2TSC7)、狼牙刺(AFM38979)、荷花(BAN08523)杜梨(AEY68568)PCS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74%、73%、75%、73%77%。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BnPCS1在根、茎、茎尖、幼叶、成熟叶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成熟叶中表达量最高,茎中表达量最低,并且该基因受镉ABA诱导上调表达。BnPCS1基因克隆将为苎麻抗重金属分子育种进一步功能分析奠定基础。

  • 标签: 苎麻 BnPCS1基因 克隆 表达分析 植物激素
  • 简介: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遭遇各种病原物攻击,植物为了应对这些危害并适应外界生存竞争,逐渐演化出了复杂防御机制。NHL基因家族庞大,部分NHL基因受病原物诱导后会过量表达,增强植物对多种病原菌抗性,是植物防御机制密切相关蛋白。本研究以津南实芹和美国西芹2个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克隆出NHL-like蛋白基因AgNHL。序列分析表明,上述2种芹菜AgNHL基因序列均含636bp开放阅读框,编码211个氨基酸。2种芹菜碱基序列,只有第36位不同,津南实芹为T,美国西芹为C,2种碱基序列相似性高达99.84%,编码氨基酸序列相同。进化分析显示,2种芹菜NHL-like蛋白葡萄、大豆等植物相似度较高,在第80~185氨基酸间含一个LEA-2蛋白保守结构域。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AgNHL基因主要在芹菜茎中表达,根中表达量最低,有明显组织特异性,品种差异也很显著。对2种芹菜分别进行4℃低温、38℃高温、20%PEG处理、0.2mol/LNaCl处理2h表达分析显示,低温、盐处理下该基因表达量明显上升。

  • 标签: 芹菜 NHL-like蛋白 基因克隆 荧光定量PCR 表达分析
  • 简介:以抗黑星病黄瓜材料HX1为试材,接种黑星病菌(Cladosporiumcucumerinum)2h、8h、20h、32h72h叶片作为试验方(Tester),相应未接种叶片作为对照方(Driver),利用SSH技术,构建了黑星病菌侵染初期正向反向cDNA-SSH文库。用巢式引物PCR检测插入片段,获得了200个阳性克隆,通过测序,除去重复序列,共得到105个UniqueESTs,其中50个为singleton,55个为contings。非冗余蛋白数据库进行BLASTx比对,结果显示,17条ESTs未找到同源序列,88条非重复序列已知基因同源性较高,占全部ESTs序列83.8%,其中86条ESTs非冗余蛋白数据库已知功能蛋白具有高度相似性。结合高密度点阵膜杂交差异筛选,阳性率为75.0%。经初步分析这些序列功能,差异表达ESTs功能涉及能量基础代谢、信号转导、蛋白核酸代谢、光合作用及逆境中特异表达基因等方面,为研究黄瓜抗黑星病基因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黄瓜 黑星病 抑制性消减杂交 差异表达
  • 简介:Fibrillin11(FBN11)是植物质体中FBN蛋白家族重要成员之一,比其他成员多300~500个氨基酸残基,说明其可能存在某些特异性结构功能。本研究在水稻幼苗中扩增获得到了一个受非生物逆境胁迫诱导OsFBN11基因全长cDNA,该基因含有12个内含子13个外显子。其编码蛋白分子量为72.36kD,pI值为9.26。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蛋白含有无规则卷曲、α螺旋β-折叠3种氨基酸二级结构,不含有跨膜结构域,蛋白亲水性强,PSORT软件预测该蛋白可能定位于叶绿体中。进一步对14种植物FBN11蛋白同源性5个物种该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发现该蛋白兼有典型PAP-Fibrillin结构域蛋白激酶PKc结构域。水稻全生育期芯片分析显示该基因主要在愈伤组织、叶片根系中高水平表达。RT-PCR检测结果显示,该基因在水稻幼苗中受ABA、NaCl干旱胁迫处理上调表达。上述结果表明,OsFBN11可能在水稻质体发育抗非生物胁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水稻 Fibrillin基因家族 水稻FBN11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 简介:为研究雄性不育相关基因TA1TA2在BNSYS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732A花粉发育时期表达特点,探讨这2个育性相关基因温敏雄性不育小麦育性转换联系,本研究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在BNSYS型不育系732A花药发育四分体期、单核期、二核期三核期定量检测基因TA1TA2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在732ABNS花粉发育四分体时期至二核期,基因TA1相对表达量上调,在三核期相对表达量下降;(2)基因TA2相对表达量在BNS花粉发育四分体时期至二核期逐渐下降,三核期上升;在732A花粉发育4个时期中相对表达量变化刚好相反;(3)在BNS732A花粉发育二核期,基因TA1TA2均表现极值,推测二核期可能为BNSYS型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花粉发育最敏感时期;(4)在不育系BNS732A花粉发育过程中,基因TA1相对表达量变化幅度比TA2高。推测TA1对不育系BNS732A花粉败育影响程度强于TA2;(5)基因TA1TA2相对表达量在BNS花粉发育时期表达趋势相反,推测其对BNS花粉败育影响表现为拮抗作用,且2个基因不连锁;在732A花粉发育时期表达趋势相同,推测其对不育系732A花粉败育影响表现为协同作用

  • 标签: 小麦 TA1 TA2 BNS 732A 荧光实时定量PCR
  • 简介:NAC转录因子是近十年来新发现具有多种生物功能植物特异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激素调节抵抗逆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Solexa技术对平榛花芽转录组文库进行分析,结合RACE—PCR扩增,从平榛中克隆了一个NAC类基因同源cDNA序列ChNACl,该序列长度为1154bp,具有长度为876bp完整开放阅读框架,推测编码蛋白含有291个氨基酸,具有N-末端同源性较高且十分保守NAC结构域一个位于c.末端高度可变区域。qRT—PCR分析表明,ChNACl可以在4℃低温胁迫条件下上调表达,在4h时出现表达峰值。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ChNACl在雄花序中表达最高,其次是花芽、树皮种子。推测ChNAC1可能参与植物响应低温反应过程。ChNACl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为进一步阐明探讨平榛NAC转录因子功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平榛 NAC 低温 时空表达
  • 简介:为了探索梨树植物开花调控机制,本研究以砂梨(PyruspyrifoliaNakai)叶片为材料,采用同源序列克隆法,进行了开花调控相关基因CONSTANS克隆,命名为PyCO,GenBank登录号为KF246572。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包含一个1023bp开放阅读框,编码340个氨基酸,推测蛋白质分子量为37.81kD,等电点为5.95。PyCO蛋白具有典型植物CO家族结构特征,含有2个高度保守B-box及CCT结构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氨基酸序列苹果同源性接近93%,碧桃、可可树、草莓等其他高等植物CO类蛋白同源性也在70%以上。原核表达获得了具有较高表达水平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58.5kD,为进一步探索梨树开花调控机理奠定了基础。

  • 标签: CONSTANS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
  • 简介:目的从新生隐球菌基因组中扩增出STE12α基因,并构建相应表达载体,以进一步研究STE12α基因对隐球菌生长特性及致病性影响。方法采用PCR方法以及基因重组方法扩增并克隆新生隐球菌基因组中STE12α基因,建立具有表达野生型STE12α基因表达载体。结果从新生隐球菌基因组获得STE12α全基因,建立重组子pUCm—STE12α/NovaBlue以及重组表达载体质粒pGAPZ—STE12α,实现了STE12α基因转化并获得表达。结论成功地克隆了新生隐球菌STE12α基因并构建了可表达野生型STE12α基因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STE12α基因功能打下了良好基础。

  • 标签: 新生隐球菌 STE12α基因 克隆 表达 质粒
  • 简介:为揭示大麦中黄酮合成分子调控机制,利用反转录PCR结合同源克隆RACE技术首次从青稞(裸大麦)叶片中克隆获得肉桂酸-4-羟化酶基因(HvC4H)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KF927086),总长度1951bp,ORF为1518bp,编码505个氨基酸,等电点PI=9.01,平均亲水指数(GRAVY)为-0.170,属于亲水性碱性蛋白,高级结构分析表明其具有细胞色素P450家族保守域及C4H特异功能性活性位点。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胚乳发育5个时期不同组织(茎、叶及子粒)表达情况,结果显示HvC4H基因在青稞胚乳发育期表达情况存在着明显组织差异性,在茎中表达量最高。本研究为通过调控C4H基因表达从而提高大麦黄酮含量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基础,对于改良大麦品质、抗性、生长发育等性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青稞(裸大麦) C4H基因 同源克隆 RACE 实时荧光定量PCR 胚乳发育期
  • 简介:为了验证普通菜豆脯氨酸合成酶基因PvP5CS2在改善作物抗旱性方面的作用,构建了普通菜豆PvP5CS2基因烟草表达载体pCAPE2-PvP5CS2,利用农杆菌将PvP5CS2导入烟草,获得15株阳性转PvP5CS2基因植株。干旱胁迫条件下,转基因烟草植株野生型植株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萎蔫叶片数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转基因烟草脯氨酸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分别是野生型2.30倍1.26倍,而萎蔫叶片数只相当于野生型90%。表明超表达PvP5CS2基因烟草植株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积累较多脯氨酸,抗旱性得到初步改善。

  • 标签: PvP5CS2 转基因烟草 抗旱
  • 简介:目的了解实验所用常见致病真菌能否在常用医用原材料上生存及生存时间。方法选择8种常见致病真菌,活化后将它们分别接种在5种常用医用原材料上,接种后及以后每24h将接种有真菌医用材料放入巯基乙酸盐液体培养基中并观察能否生存,记录存活时间。结果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在棉布、纸板、铁皮、玻璃表面存活25~28d,在地板胶表面存活14~15d;新生隐球菌在棉布、纸板、铁皮表面存活24~27d,在玻璃地板胶表面存活14~18d;茄病镰刀菌在上述5种材料上存活22~27d;石膏样小孢子菌在棉布、纸板、铁皮玻璃表面存活20~27d,在地板胶表面存活8d;申克孢子丝菌在棉布、纸板、玻璃地板胶表面存活17~24d,在铁皮表面存活10d;白念珠菌在棉布、纸板、铁皮地板胶表面存活15~20d,在玻璃表面存活4d;犬小孢子菌在棉布、纸板、铁皮、玻璃地板胶上存活时间分别为10d、9d、3d、2d1d。结论实验所用各种真菌在医用原材料上都能存活,其时间长短不仅菌种有关,还与所存在材料有关。真菌在吸水性强、表面粗糙材料(棉布、纸板)上平均存活时间长于在吸水性差、表面光滑材料(玻璃、铁皮地板胶)。

  • 标签: 真菌 生存时间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