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贾康同志系财政部科研所所长、研究员、博导,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财政研究》主编。他在给我刊发来的此篇专稿中,分析了我国入世后2002年的财政运行基本情况,比较详尽地阐述了入世后我国财税政策的调整措施及入世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并对积极财政政策的走向作了理性思考。通读此文,对了解宏观财经层面政策态势,指导当前和今后的财政工作很有意义。

  • 标签: 中国 入世 财政运行 政治 国民经济 经济增长
  • 简介:就论坛本单元“政府救市与市场原则”的主题,我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如果从学术的角度考虑金融危机时期的政府救市和市场原则,我觉得无论对于“救市”概念定义得是宽还是窄.就经济学的意义而言,无非是指在“国家干预”的框架之下,需要政府对于经济运行的介入。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的政府介入,是需要有扩张性的调控。

  • 标签: 政府介入 旧体制 复归 幻觉 市场原则 金融危机
  • 简介:国家“十一五”规划所提出的区分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思路,对于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大意义。所谓主体功能区是指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按区域分工和协调发展原则划定的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空间单元。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维度上.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

  • 标签: 协调发展原则 功能区 财税政策 “十一五”规划 环境承载能力 主体功能
  • 简介:一、中国社保管理体制的取向:“自治型”还是“政府主导的共济型”?法制体系意义的社会保障,最早成型于欧洲(广为人知的是德国1883—1989年俾斯麦的社会保障法。而在英国则可追溯到1601年伊丽莎白的济贫法[Poor—law])。在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管理体制已发展变化出多样化的特征,十分简括地说,

  • 标签: 框架选择 管理体系 社保 社会保障法 利益 管理体制
  • 简介:分税制改革以后,一些制度上的不完善所引起的问题也显现出来。基层的地方政府低端的层级上面,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财政困难。其主要原因是制度上的,一是财权与事权划分模式不对称;二是政府层级过多,大大降低了省以下按分税制实施收入划分的可行性;三是财政支出标准决策权过度集中与规则紊乱并存。

  • 标签: 财政困境 扁平化 分税制改革 财政支出标准 地方政府 财政困难
  • 简介:一、政府的职责和社保体系构建的两大步骤一个有关政府职责的基本命题是,在中国解决转轨过程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构建问题,如果想主要依靠来自民间的力量,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寻求在经济社会相对平稳转轨变型的过程中形成一套完善的社保体系,主导的力量必须是自上而下的,即政府牵头来做,政府应当和能够提供市场不能有效提供的东西,包括基本社保体系这种公共产品。市场总体而言是解决“锦上添花”的问题,它不可能很好解决“雪中送炭”的问题。雪中送炭的事情必须由政府牵头负责。

  • 标签: 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 政府职责 社保体系 体系构建 基本命题
  • 简介:社会保障的天然属性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对人类发展成果的公平共享。像市场机制天然追求效率一样,社会保障天然追求的是公平。正是这种天然属性,决定了它必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基础和必要条件。

  • 标签: 专家论坛 全面发展 社会保障 人类发展 市场机制 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