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贾康同志系财政部科研所所长、研究员、博导,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财政研究》主编。他在给我刊发来的此篇专稿中,分析了我国入世后2002年的财政运行基本情况,比较详尽地阐述了入世后我国财税政策的调整措施及入世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并对积极财政政策的走向作了理性思考。通读此文,对了解宏观财经层面政策态势,指导当前和今后的财政工作很有意义。

  • 标签: 中国 入世 财政运行 政治 国民经济 经济增长
  • 简介:<正>政府正更努力地把保障房托底的事情做到位在多种因素作用下,3月份以来国内主要城市房价指标降温,楼市看来正步入调整期。一时间众说纷纭,有不少人在大谈中国楼市中的"拐点"和房价的"大跳水"、"崩盘式"全面回落。但这种认识似过于极端化和过于悲观。最基本的认识框架是:中国的城镇化目前完成不到40%,而国际经验表明,要到70%左右的高位才会转入一个低平发展新阶段的状态。总体而言,中国城镇化正处于方

  • 标签: 中国楼市 中国城镇化 保障房 盘式 房地产市场 房价问题
  • 简介:我国1994年的财政分税制配套改革,是顺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性分权改革。其后出现的地方政府低端的县乡财政困难,应当看到是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之中制度转型有效支持不足而积累的矛盾,在基层政府理财层面的一个集中反映,其体制上的原因在于五级政府框架下,省级以下实际上始终没有进入真正的分税制状态而演化成了弊病明显的分成制和包干制。对策思路应是在坚持1994年改革基本制度成果的基础上,推行减少财政层级的扁平化改革(重点是乡财县管和省直管县),在省以下实质性地推进和贯彻分税制,并进一步以投资权的合理化为关键,理清政府间事权,形成扁平化后'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税基,一级预算'再加自上而下转移支付的制度安排。

  • 标签: 事权划分 划分改革 反思路径
  • 简介:发生在中国的县乡财政困难,是社会结构转型中制度转型有效支持不足所积累的矛盾在基层政府理财上的反映,与政府体制、省以下财政体制现存问题和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制度建设滞后有密切关系。本文在重点分析中国基层财政困难加剧的三个财政体制性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配套改革、调整政府体制和省以下财政体制的三个建议:(1)减少政府层级和财政层级。(2)按'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权,一级税基,一级预算,一级产权,一级举债权'思路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同时健全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完善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3)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积极推进农村区域和基层政府

  • 标签: 体制创新 县乡财政 解困财政
  • 简介: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的发展改革必然受到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这就要求在推进本国改革发展过程中,注重宏观政策国际协调。在中美关系发生变化、贸易摩擦升级并可能长期化的新阶段,我国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应坚持“善于守拙,有所作为”、理性的追赶-赶超战略思维。具体来说,要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处理结构优化问题,对接共赢的理念与追求,进一步探讨宏观政策机制,注重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对外交流。

  • 标签: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宏观政策 国际协调
  • 简介: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一种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一国国有土地对于政府体系来说,是其首要的不动产和物质财富,具有经济命脉的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转让制度的产生,逐步形成了土地资源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即国有土地使用权...

  • 标签: 国有土地 财税管理 土地使用权出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土地收益分配 基准地价
  • 简介:王薇博士的《政府支出责任转型的研究——基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背景》一书中有重要的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财税体制改革",均为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正如原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副院长曹远征先生在该书序言中所述:"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其中市场不能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是关注的重点,这是政府的责任,是财政支出的主要方向,而民生又是重点……这使得财税体制改革成为这一轮改革的核心。"

  • 标签: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政府变革 支出责任 转型 财税体制改革 展望
  • 简介:近年来,我国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拉动就业效果明显,一些领域还进入了世界前沿。但有些时候,行政手段的扭曲作用、对表面政绩的追求、科研经费管理的官本位化等问题,阻碍了改革与创新进程,由此产生了一些低效情况。为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笔者提出以下七方面的建议。

  • 标签: 发展方式 科研经费管理 行政手段 本位化 就业 拉动
  • 简介:PPP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结合中不断创新,正成为一种意义重大的制度供给。近年来,PPP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方兴未艾,各方在推进PPP制度机制创新发展方面也不遗余力。本文全面分析了PPP的六大正面效应和四大重要特征,并就PPP相关探索实践展开探讨,以期进一步提升制度供给有效性,推进PPP在中国的创新发展。

  • 标签: PPP 正面效应 创新发展
  • 简介:当前在我国被称为“战略方针”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两个重要背景:一是中国经济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经历发展阶段转变,需要引领“新常态”,打造发展的“升级版”;二是自中共十八大以来,全面改革的大政方针逐步清晰化,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标签: 供给经济学 结构性改革 中等收入 中国经济
  • 简介:在实行“分灶吃饭”前,新中国的财政体制随国家整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验、政治形势的变化而频繁变动。在实行分灶吃饭后,财政体制改革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未消除传统体制弊病的症结。1994年财政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里程碑式的财政体制改革,它使中国财政体制初步进入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轨道。

  • 标签: 中国 财政体制 体制改革 评价
  • 简介:一、绪论在经济学认知框架上过去形成的主流认识是,需求与供给的总量平衡在完全竞争基础上足以解决经济运行的合意问题:理论界对“需求管理”由来已久的特别注重,隐含的逻辑是:另一侧需分门别类认识的供给结构,可在市场出清过程中自然实现其优化,而不必展开讨论。然而,近年我们在“新供给经济学”研究方向上提出的有新意之认识,特别强调的是现实非完全竞争条件下供给侧深化认识的必要性和政府治理、调控中强化、优化“供给管理”的必要性及其全局性意义。

  • 标签: 供给结构 经济学 解读 需求管理 经济运行 总量平衡
  • 简介:入世,是改革开放的中国和日益“全球化”的国际社会的共同选择,大势所趋,中国面前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应看到,入世将是中国经济管理体制模式和经济增长模式“两个转变”的一种催化剂,必须产生国外制度规范、竞争机制、科技水平、市场辐射等方面带来的冲击,增加中国调整经济机制与经济结构、提高科技含量的压力,短期看虽有痛苦、长期看却将是良性的效应,逼着我们上下一心、转换机制,加快市场化和现代化,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靠创新调动潜力,“与狼共舞”,舞出的将是活力和新的生机-竞争力是竞争出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要在全球化的大市场环境中发展确立的。

  • 标签: WTO 中国 税制改革
  • 简介:最近几年,我参加了一些关于政府采购的研讨活动,包括全国人大财经委主持的《政府采购法》立法的几次座谈会。有一种感觉:现在关于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一些争议,特别是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说得直率一点,显然是联系着既得利益背景的。很多看起来争论很激烈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因为它比较直接地、或者在很大程度上涉及到传统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既得利益格局。比如说关于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必要性和改革取向的基本认识,现在在理论上看起来似乎已经说清,不需要再下大功夫、花很多时间探

  • 标签: 政府采购制度 改革 既得利益 腐败 工程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