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颅破裂动脉瘤中应用显微开颅夹闭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76例颅动脉瘤破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Hunt-Hess分级为Ⅰ~Ⅲ级的50例患者归为低分级动脉瘤组,将Hunt-Hess分级为Ⅳ~Ⅴ级的26例患者归为高分级动脉瘤组,对所有患者均采用显微开颅夹闭进行治疗,采用格拉斯哥评分(GOS)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在之后的6个月随访中有2例复发病例与1例行二期栓塞治疗;同时低分级动脉瘤组患者的预后优良率显著高于高分级动脉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破裂动脉瘤患者采用显微开颅夹闭进行治疗,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的颅高压状况,Hunt-Hess高分级动脉瘤患者的预后不太理想,应对其临床治疗方法作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显微开颅夹闭术 颅内破裂动脉瘤 Hunt-Hess分级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治疗垂体瘤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治疗垂体瘤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显微镜,实验组使用神经镜,每组40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神经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治疗垂体瘤效果更好,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内镜 显微镜 垂体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早期颅动脉瘤夹闭与栓塞治疗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间我院收入的64例脑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参照组(32例)与研究组(32例),参照组患者采用血管栓塞治疗,研究组采用动脉瘤夹闭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结果:经过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参照组,但住院时间较长,且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动脉瘤患者采取动脉瘤夹闭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但住院时间相对较长,在选取式时,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者经验进行选取。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栓塞术 动脉瘤夹闭术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少林当归和血汤联合闭合复位固定治疗胫腓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时段诊疗的胫腓骨干骨折共100例,以抽签法纳入A组(50例)、B组(50例)。A组使用闭合复位固定,B组以A组为基础联合自拟少林当归和血汤,比较患者总有效率、炎症因子水平。结果:B组总有效率(98.00%)高于A组(86.00%)、炎症因子水平低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胫腓骨骨干骨折患者,自拟少林当归和血汤、闭合复位固定联合治疗模式的运用,既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还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自拟少林当归和血汤 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胫腓骨干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采取腹腔镜下子宫切除的临床效果,分析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到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7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38,开腹子宫切除)与研究组(n=38,腹腔镜下子宫切除),对比总疗效、性激素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术后2个月患者复查时检测,研究组血清促卵泡成熟激素、黄体生成激素均较低,雌二醇水平较高,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中采取腹腔镜下子宫切除可改善其性激素水平,促进病情好转,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手术 全子宫切除术 性激素
  • 简介:近年来肺癌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外科手术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肺切除对机体损害较大,并发症发生率很高,重视肺切除的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我院自2009年1月~2009年12月施行肺切除93例,术后经精心护理,均治愈、好转,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肺切除术后 精心护理 肺癌 全肺切除术 2009年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分析儿童结直肠息肉的临床及镜特征,探讨儿童结直肠息肉检出率和年龄及性别分布特征、镜下治疗效果及随访监测,为儿童结直肠息肉的疾病管理提供参考。回顾性分析2019年1至12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诊治的结直肠息肉患儿的临床及镜特征。将患儿按年龄(y)分为5组:0<y<1岁、1≤y<4岁、4≤y<7岁、7≤y<12岁、12≤y≤18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卡方检验(χ2)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显示,2019年共完成结肠镜检查724人,共诊断结直肠息肉160人,结直肠息肉检出率为22.10%。结直肠息肉患儿中,男性105人,占65.62%,女性55人,占34.38%。男性结直肠息肉检出率22.68%,女性结直肠息肉检出率21.08%,男性结直肠息肉检出率与女性结直肠息肉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617)。结直肠息肉患儿在1≤y<4岁年龄段最多见,为72人,占41.14%(72/175),各年龄组结直肠息肉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929,P<0.05)。结直肠息肉患儿主要就诊症状为便血,占87.5%(140/160)。结直肠息肉以单发息肉为主,共140人,占87.50%,2~4枚息肉15人,占9.38%,5枚及以上息肉5人,占3.12%。共切除的210枚息肉,其发生部位以直肠最多见,共123枚,占58.57%(123/210)。其直径以1~2 cm最多,共111枚,占52.86%(111/210))。其山田分型以Ⅲ型为主,共114枚,占54.29%(114/210)。直径≥0.5 cm的息肉中有165枚采用镜下黏膜切除切除,占78.57%(165/210)。术后并发症共23人,包括:便血、腹痛、发热、呕吐、腹泻、头晕,无消化道穿孔病例。病理类型以幼年性息肉为主,共141人,占88.13%(141/160)。对幼年性息肉患儿进行3~30个月的随访,其中2例考虑有复发的可能。综上,1≤y<4岁儿童结直肠息肉检出率较高,以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规范化的镜下治疗及随访监测对结直肠息肉患儿至关重要。

  • 标签: 儿童 结直肠息肉 内镜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30例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腔激光治疗,并在术前术后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3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14个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大隐静脉曲张腔激光治疗的患者给予积极的护理配合,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大隐静脉曲张 腔内激光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消化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的疗效。方法:纳入2020年4月~2022年4月期间胃肠息肉患者9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48例实施消化镜下高频电刀切除治疗,观察组48例实施无痛消化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息肉切除数量比较,P>0.05。观察组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清醒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无痛消化镜下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在确保息肉切除效果的同时,可提高手术效率,减少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恢复,其安全性良好。

  • 标签: 无痛消化内镜 高频电刀 胃肠息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子宫肌瘤时采取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0,开腹子宫肌瘤切除)与研究组(n=40,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对比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中出血量较少,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术后尽早恢复,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围手术期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 470 nm激光剜除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18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采用1 470 nm激光治疗共89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平均(68±3)岁,前列腺体积(57.4±2.6)ml。所有患者均采用"寻找层面,先易后难,剜切结合"的层面递进法思路行激光腔前列腺剜除,比较患者中及术后情况。结果8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患者最大尿流率明显增加,[(6.9±2.1) ml/s vs(19.8±3.6) 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显著好转,[(24.6±1.7) vs(8.0±1.2)]。中无输血、无电切综合征、无直肠和膀胱穿孔病例,无输尿管损伤、大出血、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层面递进法激光剜除技术构想对于高危前列腺增生外科包膜层面的寻找、减少术后并发症有独到优势,且易于掌握,或可为业界同行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层面 解剖 1 470 nm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腹腔注射治疗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结核性腹膜炎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抗结核药物常规治疗及穿腹抽液,对照组注射0.9%的氯化钠溶液20mL,观察组使用尿激酶100000IU加0.9%氯化钠溶液20mL进行腹腔注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注药次数、腹腔积液平均吸收时间、腹膜平均厚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2例腹膜粘连,腹膜粘连发生率为13.3%;对照组出现6例腹膜粘连,腹膜粘连发生率为40%,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腹腔尿激酶注射能够减少患者注药次数,降低腹膜增厚,促进腹腔积液吸收,同时降低了腹腔粘连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尿激酶 结核性腹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畸形子宫人工流产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选取在我院妇产科利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0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宫外孕患者各为30例,对照组在治疗上给予常规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的治疗方法上,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7.7%,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0%。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畸形子宫人工流产的患者进行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地减少患者出血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大量临床推广。

  • 标签: 畸形子宫 人工流产术 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胫骨骨折行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于我院的115例胫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所用不同方式分成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52例),观察组行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固定,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操作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及术后观察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且观察组疗效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71.15%),比较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治疗胫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胫骨骨折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 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5例小切口不离断腹直肌胆囊切除与62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及586例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小切口组术后切口疼痛轻,发生剧烈疼痛23例(3.4%),无胆漏、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7.0天。腹腔镜组中损伤胆总管4例(0.6%)、出血不止4例(0.6%),均中转开腹完成手术。术后切口发生剧烈疼痛21例(3.4%),出现右肩部酸胀疼痛25例(4.0%),出现恶心、呕吐15例(2.4%),平均住院7.0天。传统手术组术后发生切口剧烈疼痛有256例(43.6%),发生切口感染及皮下脂肪液化68例(11.6%)。平均住院11.0天。所需费用小切口组较传统组少800~1300元,较腹腔镜组少700~1100元。结论只要选择好病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是一种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痛苦小、操作简便、安全和经济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小切口 胆囊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