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股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对其相关感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并发症进行预防。方法:本文通过选取80例股骨骨折患者,经骨折类型分型,I型人数为10例(12.5%),II型人数为25例(31.25%),III型人数为26例(32.5%),IV型人数为19例(23.75%)。其中本次研究的20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5.0%。对患者进行分组(常规组、研究组),常规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研究组来说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果:常规组中治疗情况中优、良、中、差人数分别为13例、7例、6例、4例,优良率为66.7%。研究组优良率为86.7%(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比较,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61.14±12.36min、 182.09±65.26ml、97.40±20.47ml,两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进行股骨骨折治疗,能够有效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危险因素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骨折老年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对照组(切开复位内固定),各30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arris分值、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下地行走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为可作为老年股骨骨折的首选治疗措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愈合时间短,术后下地行走时间早,可减少患者的痛苦,对患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颈骨骨折 不同手术 治疗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髌骨横行骨折进行微创钢丝内固定治疗,随后判断具体效果。方法:选取50例髌骨横行骨折患者,通过分组,常规组、试验组分别采用传统内固定技术、微创钢丝内固定进行治疗,随后比较治疗效果、相关恢复指标以及椎体情况比对。结果:通过对A组和B组中髌骨横行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比对,对于其整体有效人数为24例,所占比例为95.0%。B组髌骨横行骨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0%优于A组,效果较好(P<0.05)。结论:对老年髌骨横行骨折患者进行微创钢丝内固定的应用,经治疗疼痛改善同时并发症不断减少。

  • 标签: 髌骨横行骨折 微创钢丝内固定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彩超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FNAC )联合穿刺针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FNA-Tg)检测对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可疑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颈部可疑淋巴结穿剌活检。实验组30例:行彩超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病理检查联合细针穿刺抽吸物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浓度的测定检查;对照组30例:彩超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病理检查。比较两者诊断PTC颈部淋巴结转移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准确率为均显著高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应用US-FNAC联合FNA-Tg 检测技术是一种简便易行,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手段,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穿刺针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常规手术、锁定钢板对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共40例,以便利抽样法分组,对照组20例,研究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使用锁定钢板。组间对比术后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锁定钢板对肱骨近端骨折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其临床价值更显著。

  • 标签: 锁定钢板 常规手术 肱骨近端骨折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骨外科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中抽选出62例展开系统调查,按照随机双盲法分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实施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恢复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P

  • 标签: 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 胫骨中下段骨折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