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氯胺酮和芬太尼在小儿区域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观察两组患儿的心率(HR)、血压(BP)及呼吸频率(RR)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唤醒时间、氯胺酮追加次数,芬太尼及氯胺酮的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后,观察组患儿的HR、BP及RR均低于对照患儿,两组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唤醒时间、氯胺酮追加次数,芬太尼及氯胺酮的用量情况上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区域麻醉时,采用氯胺酮和芬太尼联合的方法明显优于单纯采用氯胺酮的方法,可以使患儿保持更加平稳的生命体征,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区域麻醉 氯胺酮 芬太尼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特需门诊应用6S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我院特需门诊于2019年1-6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纳入期间产科就诊的85例孕妇作为对照组,特需门诊于2019年7-12月实施6S管理模式,纳入期间产科就诊的85例孕妇作为观察组,评价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门诊 护理质量 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镜室护理服务工作采用风险管理模式进行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对护理服务进行管理;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模式对护理服务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胃镜检查期间出现的风险事件例数、对胃镜室护理干预模式的满意度、胃镜检查操作时间。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接受胃镜检查期间仅有2例出现风险事件,少于对照组的10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胃镜室护理干预模式的满意度达到95.5%,高于对照组的79.5%,组间差异显著(P<0.05);胃镜检查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镜室护理服务工作采用风险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可以减少胃镜检查期间风险事件的发生例数,缩短操作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胃镜室 护理 风险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中应用的价值,并为患者提出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随机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季节性腹泻患者中选出90例对便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治疗情况和满意度等数据。结果志贺菌、大肠埃希菌的流行不具有季节性特点,沙门菌和溶血性弧菌在夏秋季节流行。结论对腹泻患者采用便常规检验,能够掌握患者的致病因素,为医护人员的诊治工作提供依据。

  • 标签: 便常规检验 季节性腹泻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予以责任制整体护理干预,分析此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按抽签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常规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重症护理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肺功能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肺功能指标均有一定改善,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

  • 标签: 重症肺炎 责任制整体护理 肺功能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焦虑、抑郁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为(42.8±2.7)分,对照组为(50.7±4.9)分;观察组SDS评分为(50.2±3.1)分,对照组为(56.3±4.7)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满意15例,一般满意5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满意8例,一般满意8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为76.1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支气管扩张 咯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20年3月收治的76例老年性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38例,常规组给予基础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护理舒适度以及依从性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有效率(97.10%)明显比常规组的(74.30%)要更高,常规组患者舒适度(81.58%)比研究组的(97.37%)要低,且研究组患者依从性(1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4.21%),P

  • 标签: 舒适护理 老年性哮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酸检测在入院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筛查中的应用。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国内10家医疗机构入院患者血浆样本,采用血清学免疫法和核酸筛查的方法,分别检测乙型肝炎标记性指标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及HBV DNA,对不同方法学检测结果阳性数及患者临床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 655例患者样本中,血清学免疫法检出HBsAg阳性者216例(2.50%),核酸筛查出HBV DNA阳性者238例(2.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BsAg、HBV DNA均阳性者210例(2.43%),HBsAg阴性、HBV DNA阳性者28例(0.32%),HBsAg阳性、HBV DNA阴性者6例(0.07%)。结论对入院需行乙型肝炎病毒筛查患者开展HBV DNA检测,可与现行的血清学免疫法同样有效且能提高HBV的检出率。

  • 标签: 肝炎病毒,乙型 核酸扩增技术 DNA 肝炎表面抗原,乙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在口腔修复治疗中应用人性化服务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将我科口腔修复治疗中,处于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时间段内,所接诊的60例接诊的口腔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服务护理,实验组(30例)采取人性化服务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口腔修复质量评价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对口腔修复质量评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人性化服务护理 口腔修复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连续坐骨神经阻滞在跟骨骨折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采取连续坐骨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的近期疗效为97.50%,远期疗效为92.50%。对照组的近期疗效为77.50%,远期疗效为70.00%,且两组患者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策略应用于麻醉管理给患者免疫功能带来的影响。方法 随机对我院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入院治疗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 98例进行分组,其中 49例给予常规全身麻醉管理,为对照组,另外 49例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策略,为观察组,对两组术前、术后免疫功能进行对比。结果 术前两组免疫指标相比无明显差异 (P>0.05),术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策略 麻醉管理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胃镜和无痛胃镜对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胃镜来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无痛胃镜来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无痛胃镜对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来进行治疗,具有安全性高、患者不良反应小以及治疗效果显著等优点,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常规胃镜 无痛胃镜 上消化道异物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策略应用于麻醉管理给患者免疫功能带来的影响。方法 随机对我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入院治疗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98例进行分组,其中49例给予常规全身麻醉管理,为对照组,另外49例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策略,为观察组,对两组术前、术后免疫功能进行对比。结果 术前两组免疫指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策略 麻醉管理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方法:随机抽选本院接诊住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3月~2021年4月期间开展对比性护理研究,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统计患者护理效果、临床预后结果差异。结果:(1)护理效果:观察组护理实施后院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缩短,治疗费用及心梗复发率均降低,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预后: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心功能Ⅰ级、Ⅱ级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且心功能Ⅲ级、Ⅳ级患者占比及MACE发生率均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予以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循证护理,可在院内治疗期间依据疾病不良预后类型、成因等开展针对性护理后,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降低临床不良预后风险。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FTS)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我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57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8例,观察组29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FTS,评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术后离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总住院天数等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S能够显著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康复时间,缩短总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资源,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前列腺癌 护理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预防性滤器应用于无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高风险肺栓塞(PE)的创伤患者中预防P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数据库中关于高风险PE的创伤患者预防性滤器的前瞻性研究以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范围从数据库建立到2019年3月21日。再进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包括811例放置滤器患者和6 477例对照组患者,分析显示,预防性滤器可降低PE发生率(RR=0.32,95%CI:0.16~0.63,P=0.001),降低致死性PE发生率(RR=0.20,95%CI:0.04~0.96,P=0.05),同时尚不能认为预防性滤器与下肢DVT发生率的明显增加有关(RR=3.7,95%CI:0.23~60.54,P=0.36)。结论预防性滤器在高风险PE的创伤患者中可降低其PE发生率和死亡率,并且不会增加DVT发生率。

  • 标签: 腔静脉滤器 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全程无缝隙护理在顽固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时间段]: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研究对象]:66例因顽固性慢性支气管炎而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n=33)、实验组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n=33),探究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干预下的生活质量、健康行为评分对比。结果:对顽固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后,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数据、遵医嘱用药、健康饮食、适度运动、情绪调控等健康行为评分,均得到了较好的改善,组间数据对比有差异,(P

  • 标签: []全程无缝隙护理 顽固性慢性支气管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行机器人辅助全腔内STAPLER法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初步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71例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男59例,女12例。年龄(65.2±5.6)岁。体质指数(22.18±3.75)kg/m2。中位年龄矫正Charlson合并症指数(aCCI)为4。中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2分。所有患者术前完善肺部X线片、血管超声(颈内静脉等)、腹部超声、尿路增强CT,以及膀胱镜活检或诊断性膀胱电切等检查,确诊为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无全身脏器转移证据。术前均无外放疗和静脉化疗史,腹部无传统开放手术史。71例均行完全机器人辅助STAPLER法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标准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原位回肠U形新膀胱。以ERAS理念的引入时间为分组依据,其中2016年10月至2019年4月34例围手术期采用ERAS处理方案(ERAS组),重点增加营养风险筛查评估及处理、血栓风险评估及防治、疼痛评估及处理、围手术期饮食管理等ERAS策略。男30例,女4例。年龄(64.5±4.3)岁。体质指数(21.87±4.85)kg/m2。中位aCCI为4。中位ASA评分2分。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37例围手术期采用传统处理方案的患者为对照组。男29例,女8例。年龄(65.3±5.7)岁。体质指数(23.66±3.47)kg/m2。中位aCCI为4。中位ASA评分为2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两组围手术期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均随访3~51个月。ERAS组根治术后病理分期为pT2期22例,pT3期12例;合并前列腺偶发癌2例。对照组根治术后病理分期为pT2期25例,pT3期12例;合并前列腺偶发癌1例。ERAS组和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0.5±18.7)h与(29.9±17.4)h,P=0.032]、首次排便时间[(72.6±27.1)h与(88.7±35.8)h,P=0.004]、术后住院时间[(14.1±3.3)d与(16.2±4.8)d,P=0.037],以及术后8.0、24.0、48.0 h疼痛数字评分(NRS) [(3.2±0.5)分与(3.6±0.8)分,P=0.015;(1.9±0.3)分与(2.2±0.6)分,P=0.011;(1.3±0.4)分与(1.6±0.7)分,P=0.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RAS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290±65)min与(282±46)min,P=0.549]、术中失血量[(190.5±235.6)ml与(221.1±250.3)ml,P=0.438]、围手术期输血率[5.9%(2/34)与8.1%(3/37),P=0.922]、术后30 d再入院率[2.9%(1/34)与5.4%(2/37),P=0.940]、术后0.5 h疼痛NRS评分[(2.5±0.6)分与(2.7±0.7)分,P=0.241]、术后早期(≤30 d)严重并发症发生率[2.9%(1/34)与2.7%(1/37),P=0.940]、术后晚期(>30 d)严重并发症发生率[5.9%(2/34)与8.1%(3/37),P=0.922]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ERAS理念行机器人辅助全腔内STAPLER法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安全、有效,降低了术后疼痛反应,肠道功能恢复更快,不增加术后主要并发症,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膀胱肿瘤 加速康复外科 膀胱癌 完全机器人辅助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围手术期 原位U形新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