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实行藏医火灸法的有效性。方法:在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选取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掷骰子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观察组给予藏医火灸法治疗,检查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实行藏医火灸法疗效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藏医 类风湿关节炎 火灸法 炎症指标
  • 简介:摘要: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政工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政工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创新与发展成为了政工工作的新课题。本文旨在探讨政工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路径,以及如何通过发展提升政工工作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 标签: 新时代 政工工作 创新 发展路径
  • 简介: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全面到来给我国国民生活带来了较大的便利,尤其是对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方法。针对中职电商专业而言,农产品网络直播课程的开发给专业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文章主要探讨中职电商专业农产品网络直播课程教学策略,从而为电商专业农产品课程提供教学参考。

  • 标签: 电商专业 网络直播 直播课程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与时代的不断进步,手机已经成为当前人们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手机赋予了更多的功能,上世纪手机在国民手中只是简单的通讯工具,当今时代手机已经成为微型的手提电脑,能够解决人民的各种需求。针对中职学生而言,手机给中职学生的生活带来一定便利以及乐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主要探讨当前中职学生手机使用突出性的问题,并且简单阐述了问题解决的方法。

  • 标签: 中职学生 手机应用 使用问题 解决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国内矿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在这段时间里,不但采矿工程的数量增加了,而且各种采矿工艺和技术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对采矿作业来说,采矿工艺技术的水平决定着采矿作业的效率、安全和经济效益,因此,选择适当的采矿工艺技术对于采矿作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采矿作业中各种采矿工艺技术应用情况的阐述和分析,阐述了采矿作业中应注意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究各种采矿工艺技术在采矿作业中的应用,从而有效地提升我国采矿工艺技术水平。

  • 标签: 采矿工程 采矿作业 工艺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先进的施工机械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信息化的时代,机电一体化已经成为建设项目中常用的机械设备。在实践中,自动化和电气化的优势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本文基于智能化建筑,分析了机电设备安装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安装技术要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 标签: 智能化建筑 机电设备 安装技术要点
  • 简介:摘要:在开展钢结构设计工作时,设计人员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明确结构设计要点,并最大限度地保证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在同等荷载条件下,钢结构比传统混凝土结构尺寸更小、厚度更薄,因而其抗震性能更优。但与此同时,钢结构在实际应用中也更容易因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失稳的问题。为此,设计人员必须在设计过程中,对每一个构件进行全面分析,保证各项计算结果的精准度以及钢结构布置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进一步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 标签: 建筑工程 钢结构 抗震设计
  • 简介:摘要:在现代化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合理地抵抗外力带来的影响,就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需要加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保证建筑工程的使用效果,保障居民的生命安全。加强工程的整体设计水平,实现未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业逐渐发展形成完整的体系,对于桥梁工程的建设要求越来越高,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因为其自身拥有的提高桥梁承载能力、能够进一步的延长桥梁结构中的耐久性等等的优点,能够减少桥梁裂缝,进一步增加桥梁的延伸和承载力,为了保证桥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通常将后张法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中。基于此,本文就后张法预应力砼桥梁施工技术应用进行一定的分析研究。

  • 标签: 后张法预应力 砼桥梁 施工技术 要点
  • 简介:摘要:公路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强有力的交通保障,公路施工中所应用到的技术与方法多种多样,喷锚支护技术就是其中之一,该技术主要用于桥梁、隧道工程的施工,其应用优势在于可以有效保证施工安全性,避免隧道坍塌或者是滑坡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因此,本文将针对喷锚支护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隧道工程当中的应用做出系统性的阐述分析。

  • 标签: 道路桥梁 隧道工程 喷锚支护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实现安全稳定供电、延长配电网使用寿命是开展配电运维的主要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需要依托于先进技术支持。基于配电自动化技术,可提高配电网的运行安全和效率,十分有助于提升电网自动化调配能力,将会从根本上改变配电网运维管理方式,既可以进一步提高配电运维实效性,又有助于推动生产模式转型升级。

  • 标签: 配电自动化 农村配电网 检修 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影响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及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并行PCI的ACS患者2 912例,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老老年组(≥ 75岁,480例)和对照组(<75岁,2 43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随访并记录所有患者出院后30 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老年ACS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老年组高血压病史比例、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主干病变率、Gensin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男性比例、吸烟史比例、高脂血症比例、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蛋白(ALB)水平和出院后可坚持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随访期间老老年组全因死亡率高于对照组[2.5%(12/480)比0.9%(21/2 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对于老老年ACS患者出院后口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是保护因素(OR = 0.046,95% CI 0.006~0.383,P = 0.004);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定Gensini评分对全因死亡的预测阈值为87.75分,曲线下面积0.709,P = 0.01,95% CI 0.729~0.891;高Gensini评分(≥ 87.75分)组发生全因死亡率明显高于低Gensini评分(<87.75分)组[6.6%(9/137)比0.9%(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老年ACS患者无论从临床病史还是预后相关因素均有其自身特性,对于Gensini评分≥ 87.75分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必要时强化住院期间药物治疗,并加强随访,尤其注意出院后坚持继续口服药物治疗。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管成形术,气囊,冠状动脉 预后 危险因素 老老年
  • 简介:摘要新型降糖药物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在心力衰竭(HF)治疗领域成功跨界,作为慢性HF“新四联”治疗的新成员,获国内外多项HF指南推荐。但在急性HF(AHF)住院患者中启动SGLT2i的疗效性及安全性循证数据有限。随着近期EMPULSE研究结果的公布,SGLT2i在AHF患者中的临床获益得到了进一步证实。

  • 标签: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急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植入型心电监测仪(ICM)对不明原因晕厥的临床诊断价值,为ICM临床应用提供更多依据。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因不明原因晕厥住院的患者168例。植入ICM患者76例(ICM植入组),其中男40例(52.6%,40/76),年龄(62.1±14.4)岁;同期因不明原因晕厥住院经晕厥相关的系统性检查且未植入ICM患者92例(ICM未植入组),其中男60例(65.2%,60/92),年龄(63.8±11.9)岁。两组患者均随访至2022年7月,记录晕厥事件并分析病因,采取相应治疗。结果ICM未植入组发生晕厥或晕厥前兆事件并明确病因者1例,确诊率为1.1%(1/92);ICM植入组发生晕厥或晕厥前兆事件并明确病因者共30例,确诊率为39.5%(30/76),明显高于ICM未植入组患者(39.5%对1.1%,P<0.001)。22例(28.9%,22/76)患者因ICM监测结果而改变了治疗策略:13例(17.1%,13/76)患者植入永久起搏器,2例(2.6%,2/76)患者接受射频消融,分别有2例(2.6%,2/76)和4例(5.3%,4/76)患者开始抗凝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1例(1.3%,1/76)非心律失常病因患者接受抗癫痫治疗。结论不明原因晕厥患者植入ICM后可以显著提高晕厥病因的诊断率,尤其对反复晕厥患者有助于排除心脏性晕厥,因此对于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建议尽早植入ICM,及时得到精准治疗。

  • 标签: 晕厥 植入型心电监测仪 不明原因
  • 简介:摘要:我国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各类建筑工程的规模和数量都在逐步提升,施工技术呈现出精细化、多样化等特点,一定程度上给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带来了挑战。同时,材料、人员、技术及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尤其是房屋建筑,其建设规模和结构复杂性都在不断提升,同时为了满足更多样化的使用需求,房屋建筑的施工流程也越来越复杂。由于大量工程材料的应用以及多样化建设施工的要求,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有必要结合现代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特点,对施工中的技术管理、质量控制措施作出进一步地探究。

  • 标签: 房屋建筑 施工技术 管理 质量
  • 简介:摘要: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建筑工程由于规模大、周期长,工人素质低、流动性大、露天作业多等特点,安全事故易发高发,其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已严重阻碍了建筑业持续健康和高质量发展。随着“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不断融入我国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建筑业发展也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实现建筑业健康安全发展,就要从解决事故发生的根源入手,实行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才能有效防止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

  • 标签: 安全事故 致因分析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建设期PPP项目管理与传统总承包项目管理从思维模式到管理重点都有很大区别,不能简单照搬总承包项目管理经验。一般来说,PPP项目投资额较大,多为大型、公益性项目,部分项目期限超过10年。与其他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相比,PPP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局限性。好处是PPP是唯一一个在当期没有预算的情况下可以先实施的项目。 PPP项目固有的局限则是为确保项目成功,项目管理单位必须在进度、质量、绩效等各方面都有较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 标签: PPP项目 工程管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联合腹腔镜治疗老年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手术治疗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76例和研究组8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及常规围术期管理。研究组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采用ERAS处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并发症情况,术后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128.5±33.7)min和(117.4±28.7)min,t=2.220,P=0.028],术中出血量[(100.8±20.5)ml和(250.7±62.3)ml,t=20.621,P<0.01]和切口长度[(4.5±1.2)cm和(17.5±3.0)cm,t=36.243,P<0.01]小于对照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0±0.9)d和(3.8±1.8)d,t=8.037,P<0.01],首次排便时间[(2.8±0.8)d和(4.5±1.1)d,t=11.167,P<0.01],首次下床活动时间[(1.2±0.2)d和(3.8±1.3)d,t=17.888,P<0.01]以及住院时间[(7.1±0.2)d和(11.4±2.2)d,t=17.625,P<0.01]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切口感染(2.4%和10.5%,χ2=4.351,P=0.037),腹胀[7.3%和19.7%,χ2=5.279,P=0.023],肠梗阻[9.8%和22.4%,χ2=4.711,P=0.030]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1,3和7 d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9.612,7.300,5.446,8.762,12.138,15.370,10.186,10.432,13.512,均P<0.05);CD3+,CD4+水平以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t=2.128,2.957,2.313,2.914,2.937,2.809,5.089,5.623,5.409,均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2.008,2.580,4.902,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ERAS治疗老年结直肠癌创伤小,并发症少,能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腹腔镜 加速康复外科 炎性因子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梗死面积(IS)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8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行直接PCI且于术后1周内接受心脏磁共振(CMR)检查的急性STEMI患者104例。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的临床终点事件的IS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IS组和低IS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2年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IS对接受PCI的急性STEM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ROC曲线确定的IS最佳临界值为13.55%,高IS组患者(IS≥13.55%)50例和低IS组患者(IS<13.55%)54例。高IS组中女性 [14例(28.0%)比 6例(11.1%)]、前壁心肌梗死[27例(54.0%)比 16例(29.6%)] 及存在微血管梗阻[32例(64.0%)比 16例(29.6%)]患者均多于低IS组,白细胞计数[11.25(8.90, 13.38)×109/L 比 9.25(7.58, 11.00)×109/L]、肌钙蛋白I[50.63(16.56, 76.30)μg/L 比 16.58(2.66, 38.42)μg/L]及B型利钠肽[178.10(79.70, 281.95)μg/L 比 79.60(42.83, 183.90)μg/L]水平均高于低IS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45.15±10.65)% 比 (51.95±12.91)%]小于低IS组患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IS与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2年的心源性死亡(P=0.033, HR=1.075, 95%CI 1.006~1.148)风险独立相关,IS每升高1%, 患者术后心源性死亡的风险增加7.5%。结论PCI术后1周内测量的IS与急性STEMI患者术后2年心源性死亡密切相关,IS对急性STEMI患者的预后有预测价值。

  • 标签: 心肌梗死 梗死面积 心脏核磁共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影响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及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并行PCI的ACS患者2 912例,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老老年组(≥ 75岁,480例)和对照组(<75岁,2 43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随访并记录所有患者出院后30 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老年ACS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老年组高血压病史比例、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主干病变率、Gensin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男性比例、吸烟史比例、高脂血症比例、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蛋白(ALB)水平和出院后可坚持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随访期间老老年组全因死亡率高于对照组[2.5%(12/480)比0.9%(21/2 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对于老老年ACS患者出院后口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是保护因素(OR = 0.046,95% CI 0.006~0.383,P = 0.004);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定Gensini评分对全因死亡的预测阈值为87.75分,曲线下面积0.709,P = 0.01,95% CI 0.729~0.891;高Gensini评分(≥ 87.75分)组发生全因死亡率明显高于低Gensini评分(<87.75分)组[6.6%(9/137)比0.9%(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老年ACS患者无论从临床病史还是预后相关因素均有其自身特性,对于Gensini评分≥ 87.75分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必要时强化住院期间药物治疗,并加强随访,尤其注意出院后坚持继续口服药物治疗。

  • 标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管成形术,气囊,冠状动脉 预后 危险因素 老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