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地塞米松两种不同注射方式孕妇不良反应的观察。方法将96例具有早产倾向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注射方法,其中A组46例采用肌肉注射法(6mg/次,每日2次,3天为一疗程),B组50例采用静脉注射法(10mg/次,每日1次,3天为一疗程),评价两组用药后孕妇的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采用肌肉注射法,可减少孕妇的不良反应,减轻孕妇的痛苦。

  • 标签: 早产孕妇 地塞米松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矢量分析法计算眼内散光(ORA),并分析ORA近视散光患者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19年1─8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SMILE的患者60例(115眼)。应用矢量分析法分析计算出ORA,根据ORA大小分为高眼内散光组(ORA≥1.00 D)42眼和低眼内散光组(ORA<1.00 D)73眼。随访时间3个月,比较2组术后裸眼视力(UCVA)、毕达哥斯拉长度、总高阶像差(tHOAs)、垂直三叶草差(Z9)、垂直彗差(Z7)、水平彗差(Z8)、斜三叶草差(Z10)、斜四叶草差(Z15)、斜二次散光(Z13)、球差(Z11)、垂直二次散光(Z12)、垂直四叶草差(Z14)以及85 cd/m2和3 cd/m2下的对比敏感度,同时矢量分析比较2组术后显然验光散光结果的矢量误差、大小误差、角度误差、矫正指数和成功指数。通过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比较2组间差异。结果:术后3个月,高眼内散光组术后残余散光度数大于低眼内散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3,P=0.001)。2组术后3个月残余散光进行矢量分析,高眼内散光组矢量误差、角度误差绝对值、成功指数均大于低眼内散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35,P=0.001;t=-2.326,P=0.020;t=-2.587,P=0.010)。SMILE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了理想的视力[高眼内散光组(LogMAR):-0.15±0.05,低眼内散光组(LogMAR):-0.15±0.05],高眼内散光组与低眼内散光组间手术前后总高阶像差及3、4阶各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后U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 cd/m2下18 c/d空间频率下低眼内散光组对比敏感度高于高眼内散光组(t=-2.877,P=0.005),2组患者术后毕达哥斯拉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眼内散光的存在会造成SMILE近视散光矫正的误差,使高眼内散光患者术后残余散光更大,且降低术后亮环境下高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但并未对视力及高阶像差造成影响。

  • 标签: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眼内散光 视觉质量 矢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辅助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取样66例,收治时间2022年02月至2023年12月,抽签分组,33例/组,给予试验组口腔正畸辅助治疗,给予常规组牙周疾病基础治疗,对比牙齿功能评分、牙周指数。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试验组各功能评分皆比常规组高,牙周袋深度(2.40±0.41)mm,出血指数(21.24±4.28)%,前牙覆盖(2.28±0.40)mm,比常规组(3.19±0.48)、(30.78±4.60)%、(3.19±0.47)mm低,P<0.05。结论:牙周病致前牙移位中应用口腔正畸辅助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牙周指数指标,提升患者牙齿咀嚼功能。

  • 标签: 前牙移位 牙周病 口腔正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中质量评估不安全因素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3月— 2019年 1月在本院接受收手术的 8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 400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开展质量评估,观察两组护理质量和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纠纷、用药差错、护理差错、不安全事件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实施质量评估,不安全因素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过程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质量评估 不安全因素 控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行普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患者切口感染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0年1月至同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普外科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情况。结果:在发生切口感染方面,实验组少于对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经比较,组间差异明显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干预 预防 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行为矫治与情绪护理干预强迫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120例强迫症患者作为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行为矫治与情绪护理干预,分别比较两组的强迫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强迫评分与对照组相对较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行为矫治与情绪护理 强迫症 强迫评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ICU脑出血病患治疗中辅以系统护理,肺部感染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是2021.01至2022.03在我院ICU治疗的脑出血病患共计62例,采取数字奇偶法均分为2组,治疗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系统护理,比对组间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压疮及再次脑出血各项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ICU平均入住时间及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治疗中以系统护理进行干预,可减少病患发生肺部感染风险,缩短其入住ICU时间的同时,还能够增加病患对于医疗服务认可度,适宜基层医院借鉴应用。

  • 标签: 脑出血 ICU 系统护理 肺部感染 满意度 并发症 施护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患者肾功能不全影响因素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患者肾功能不全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2月医院住院治疗的肿瘤患者患者90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是否

  • 标签: 抗肿瘤治疗 肾功能不全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康复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样本选自社区2022年3月~2022年9月的56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进行社区康复,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进行社区康复,对照组没有进行社区康复,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FMA)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社区康复 脑卒中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性定量分析颈部良恶性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101例,其中淋巴结核21例(Ⅰ组),非特异度炎症16例(Ⅱ组),淋巴瘤20例(Ⅲ组),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44例(Ⅳ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分析淋巴结超声造影特点、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淋巴结时间-强度曲线形态特点。结果四组患者淋巴结超声造影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上升时间、达峰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570、12.574,P均<0.05)。四组患者淋巴结时间-强度曲线形态快进快退、快进慢退、慢进慢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254、10.846、21.874,P均<0.05)。结论超声造影定性技术通过分析淋巴结造影表现特点、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淋巴结时间-强度曲线形态特点能明确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良恶性,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超声造影 淋巴结 颈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Padua评分联合D-dimer老年住院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VTE)的预测价值。方法:收录2023.1——2024.1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深静脉血栓患者,合计收录样本量为30例,并于同期收录我院非深静脉血栓的50例住院老年患者为对照组样本,对比分析两组基线资料,评价Padua评分联合D-dimer老年住院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结果:较之非VTE组患者,VTE组患者的年龄、Padua评分、D-dime水平、平均血小板体积更高,白蛋白更低,P<0.05。结论:老年住院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VTE)的评估工作中,高Padua评分、高D-dimer均能有效预测患者是否发生深静脉血栓,临床应加强预防,并及时配合其他诊断方案来明确患者病情变化。

  • 标签: 老年住院患者 深静脉血栓 Padua评分 D-dimer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需求导向护理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的影响。方法:在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选择100名风湿免疫科住院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针对需求的优质护理手段。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差异。收集相关数据,得出结论:观察组护理措施改善疼痛和睡眠。为改进护理方法提供重要见解,提高生活质量,并为个性化有效护理方案提供参考。该研究成果医疗保健护理实践和未来研究具有价值。结果:观察组在本研究中表现出了较高的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这种差异在统计学上是具有显著意义的(P

  • 标签: []需求导向 优质护理 风湿疾病 依从性 疼痛程度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用MALDI-TOF MS技术分析鲍曼不动杆菌替加环素的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100株医院实验室培养获得的鲍曼不动杆菌,使用MALDI-TOF MS技术分析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并统计检验结果。结果:10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替加环素敏感的有34株,耐药有45株,中介有21株,并用K-B法进行进一步检验,替加环素敏感菌株正确检出率为78.4%,替加环素耐药菌株正确检出率为88.7%。结论:MALDI-TOF MS技术具有较好的检测价值,可以分析鲍曼不动杆菌替加环素的耐药情况,可推广使用。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替加环素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式术前排尿训练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五病区经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介入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方法,在术前1 d进行常规床上排尿训练;观察组在术前1 d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情景模拟式排尿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尿方式(自行排尿、诱导排尿、导尿)及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自行排尿率高于对照组、留置导尿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1 h内排尿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术前进行情景模拟式床上排尿训练,可以提高患者术后自行排尿率,缩短首次排尿时间,降低术后排尿困难、尿潴留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

  • 标签: 情景模拟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 排尿训练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响。方法 70例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晚期 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中的效果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77例2014年1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并随机分为参照组(38例)和实验组(39例),对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综合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情感功能和认知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而言,实验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参照组,t=16.52,16.38,15.87,16.31,组间差异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大面积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在提高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均具有极显著的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大面积烧伤 吸入性损伤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评定不同方式血液净化用于尿毒症者中其皮肤瘙痒及生活质量所造成的影响。方法 取介于2020年5月-2022年5月尿毒症者100例,单双号随机化方法分组处理,50例普通透析者为对照组,50例高通量透析者为试验组。结果 治疗后2组PTH、血磷、血钙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治疗后水平更低,P

  • 标签: 血液净化 尿毒症 皮肤瘙痒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干预活髓牙牙体缺损修复患者治疗时间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106例活髓牙牙体缺损修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对照组53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3例,实行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实施效果。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时间短,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P<0.05;较对照组,观察组HAMA、HAMD评分低,P<0.05。结论:在活髓牙牙体缺损修复治疗中,全程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治疗时间,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有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 标签: 全程护理干预 活髓牙牙体缺损修复 治疗时间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