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2
/ 2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付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第一中学  843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法治素养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取向,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当前道德与法治教育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如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资源不足等。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素养的提升,加强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培养具备高尚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然而,实施过程中仍面临教材设计、教师培训等挑战。因此,研究建议加强教育资源投入,注重多元化教学方法,强化评价机制,加强家校合作,并鼓励学校和社区合作,共同推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研究

引言

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发现当前道德与法治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因此,提出了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策略,包括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进措施。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对法治意识的培养,促进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法治素养的公民。

一、道德与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存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现象。许多教育者过于注重教条式的道德知识灌输,忽视了实际生活经验和实践活动的结合。这使得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道德概念,难以将道德原则应用到实际的社会情境中。

(二)教学资源不足

在一些地区和学校,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资源有限。这包括教材的质量和数量、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教育设施的配备等方面。缺乏适宜的教学资源会影响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和实践。

(三)学生思维方式狭窄

当前,一些学生思维方式较为狭隘,往往只关注自身利益,缺乏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这使得他们不容易理解和接受道德原则和法律规范,并在实践中无法做出正确的道德和法律决策。

(四)教育评价方式单一

传统的教育评价方式主要以分数为标准,忽视了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综合评价。这导致学生重视功利主义而忽视道德价值观的培养,仅以应付考试为目的,而不是通过真正理解与运用价值观去塑造崇高品质。

(五)个性化发展缺乏重视

当前道德与法治教育较为普遍,但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关注仍然不够。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背景、兴趣和特长,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培养。否则,学生可能产生抗拒、缺乏积极性等问题,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一)强化国家意识形态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的国家意识形态基石。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在学校教育中夯实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培养学生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特色道路、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

(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多个方面的道德品质。将其渗透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培养学生勇于担当、关爱他人、守法守纪的良好道德品质。

(三)培养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包含了法治精神的要求,即尊重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行事。通过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加强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培养法治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四)塑造社会责任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了公民的社会责任和参与社会发展的精神。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良好品质。

(五)促进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个人全面发展,强调个体的自由、平等、多样性和创新能力。将其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我表达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化发展。

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道德意识和法治素养的提升,也有助于强化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塑造良好的社会公民。通过注重道德和法治的培养,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我们可以培养具备高尚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公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积极贡献。

三、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一)优化课程设置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课程设置中。例如,在教授相关道德原则和法律规范的同时,结合实例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核心价值观在其中的体现和作用。

(二)强化教师培训

加强对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理解和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在课堂上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三)拓宽教学方法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解决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深入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注重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参观法庭、社区服务、志愿者工作等,使他们亲身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反思和总结,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理解程度。

(五)加强家校合作

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组织家长会、讲座和家长志愿者团队,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让家长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意识。

(六)建立评价机制

建立全面评价制度,不仅考量学生的学术成绩,还要综合评价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评价机制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通过个人表现、参与度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评估,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素养。这将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基础,培养具备高尚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同时,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举措之一。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探索如何在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这样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有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法治素养的公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学苑教育,2023(10):87-88+91.

[2]吴德生.刍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分析[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五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四).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五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四),2022:630-635.

[3]张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J].学周刊,2021(33):67-68.

[4]陈建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路径研究[C]//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2021教学改革成果交流暨专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三).2021教学改革成果交流暨专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三),2021:54-61.

[5]寿莎娜.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知识文库,2021(17):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