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集体备课,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8
/ 2

聚焦集体备课,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马德元

崇左市大新县万承学校   532300

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突破传统的为了学习而学习的观念,这就要求老师正确分析学生对学习模式的要求,从而为学生量身定做制作一个合适有效的学习策略,这都需要在备课的过程中表现出。为此,在集中备课过程中,要注意集中研究大纲与讲义、分析学情、制定课程教学计划、分配备课任务,把集体智慧糅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生命力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从而备出高质量的课。

关键词:集体备课;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引言

数学教学课堂作为小学阶段主要的课堂之一,可以有效训练小学生的思想逻辑能力和计算能力,对小学生日后的学业与发展有着很大影响。不过,因为数学教学课堂比较单调、抽象难懂,小学生无法很好地掌握有关基本知识点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主动转换课堂理念,通过相应举措建设有效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而备课是数学教学课堂的基础。集中备课有于集体智慧的集中,促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促进老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在坚持普通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条件下,老师之间共同沟通,不断探讨改进备课的办法,把大家的观点糅合到一起,形成若干不-样的教育思想与办法,使之运用于数学教学活动之中,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所以,构建效果显著的集体备课模式,在新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一、集体备课的模式多样化

在集备课的实际运用中,不同校、不同学科组产生了不同的集中备课风格。一些学校、学科组在开展集体备课中强调由个别到集体,即在老师个人通过本班的教学活动与自身的教育经历完成准备后,把教学计划教学设计放在一个集体内共同浏览和商议,老师之间反复研究各老师所制定的教计划教学设计,共同讨论后总结出建设性意见和方案。然后,由老师个人在集中备课后反思和总结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并加以完善,同时借鉴其他老师的教学成功经验,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方法,并在课堂完成后再次总结和反思。例如:当老师在教学《认识周长》这一课时,老师们在开展个人备课时会充分考虑到应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来指导学生更好理解周长的定义,并尝试着运用一些多媒体图像来指导学生正确描述图片中物品的实际周长。在集体备课中,备课组确立了《认识周长》应该具有生活性质的教理念,进而认为,日常生活性质的体现不应该单纯通过老师所呈现的图画与描述的事物,而应该具有实用性,即学生应该触碰、认识到该物品的周长。在经过集体探讨和个人反思之后,老师们敏锐意识到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确定了认为可使用树叶等操作性强、稳定性高、可获得性显著的东西来开展教学活动。因此,老师在备课时应收集一些叶子,并在课堂上介绍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描一描、说一说等一系列学习活动,感知、理解周长的概念。课后,老师从反思和总结中意识到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更加直观化、生活化,应把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现象带入课堂教学中去,让每个学生从教材中找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通过从个别到集的备课方法,许多学校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集中备课教学模式的创新,即在集中讨论和调研之后展开试教试讲,为集体备课创造生动事例,然后针对课堂教学各环节,集体之间展开讨论和改进,从而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集体备课要从"四备"进行探讨。

(一)备课堂教学模式

在备课时,要注重研究课堂模式,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一要努力做到"精讲、善导、激趣、引思",其目的是反对满堂灌,提精讲、多练;二是把"微笑、自尊、包容、民主、探索、协作"带进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相互尊重孩子,实现课堂教学的安全、有效;三要努力做到"自主学习,协作探索,精讲释疑,练习巩固",其目的是加强指导,规范课堂行为,提倡自主作、交流的全新教学方法因此,平时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交流汇报等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备课堂教学阶段性的侧重点

(1)学习阶段性。在集体备课前,要共同仔细研究数学教学大纲,为备打好扎实的基础。并在深入掌握小学数学的思路与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分别给出指导意见,共同为备出谋划策。同时,时必须要全面地认识,从而提出各个发展阶段的教学内容与目标。例如,"知道"阶段的综合数学思路有转化、类型研究、数形综合、类比法等;"认识""阶段的综合数学方式有分类法、反证法和类比法等。上面列出的"知道"能力,是数学思维与学习课程中的重要衡量标准。学生如果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等级规定,任凭自己的想法任意地增加或减少对知识点的理解层次,将对孩子日常数学教育造成必然的影响,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也不利他们的发展。

(2)教育侧重点。在备中,数学教师应仔细研究现代数学课程及其配套的辅导材料,同时,辅以实际学生中的具体数学教育现象,以掌握教育侧重点。备课前,老师应该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要清楚了解哪些知识学生能很容易学会,哪些知识

他们已经掌握了的相应问题,什么知识才是一个关键。而且,对于同一个问题有些学生易学会,而某些学生却可能觉得很难。所以,老师应该根据情况,安排相应的教学案例内容,备好具体的教方案,务使每个孩子共同进步,都学到相应的数学知识

(三)备课堂教学策略

(1)以生为本方略。在备课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求知、自主探究和主动发挥。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当注重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学习的兴趣。并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活动当中,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创新能力。

(2)引导激励策略。在备课过程中,老师们必须广泛地收集学习材料,深入掌握学生的实际学情,并结合其他老师的实际课堂经历,特别注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启发和诱导。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学生吸引到有趣味的、具有一些挑战性的数学学习活动上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因材施教方法。在备课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层次性。通常,可以分成独立、学习、实践、探索四种阶段。所以,数学教师应重视知识的差异,给不同的孩子设置不同的课程,注意提出知识、定理的实际背景,帮助他们探索知识、定理和方法的产生环境,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备课堂达成培养目标

数学课堂的目标,是使孩子懂得研究现象、解决,并懂得触类旁通,从而培养他们的数理素质。具体来说,包含了下列6个层面的基本要求。(1)审题仔细,正确无误。(2)通过把具体研究现象数学地教育化,从而形成正确、合理的模型。(3)孩子能对数学问题加以转换化归。(4)懂得归类。对待各类数学思想和方法,可以根据各种各样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做到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能提出相应的解法构思。(5)懂得适时作出反映,能对学习效果加以检查和评估。(6)孩子懂得了根据老师的介绍和自己的认识,根据实际状况加以编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有利于凝聚教集体智慧,有利于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方面,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所以,学校、老师要注重集体备课,进一步探求更好、更有利于孩子学习数学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1]杨建霞.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 2020(74):75-76.

[2]王芹.集体备课,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J].新智慧,2020(04):94.

[3]邓公明.走出集体备课的误区[J].教书育人,2007 (23 ) .

[4]梅广稳.中学集体备课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7 (28) .

[5]牛鸿斌.荆风沧浪看河口集体备课铸劲旅[J].湖北教育,2008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