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课堂在优教下活力涌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08
/ 2

让音乐课堂在优教下活力涌现

李遥

四川省华蓥市高兴镇高坪小学

摘要:在促进音乐课堂走向优教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抱着创新和优化的思想去选择促进课堂活力涌现的方法来实施。本文从捕捉生活素材入课堂、利用情感促学、利用多媒体手段实施和抓好课堂激励四个方面去探讨了优教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  优教  课堂教学  活力涌现

随着“双优”理念指导下的课改工作的深入推进,“优教”一词得到了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同和实践热衷。而如今眼目前,小学音乐教学虽然也走上了优教的探索之路,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还是学生主体性不强、课堂参与度较低、互动对话频繁低、育人效应不明显等诸多窘境。为了改善教学实施环境而实现优教提效,让更多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能以主人角色参与师生互动,我们在“双优”理念指导下进行了大量探索。在反复总结中,我发现利用优教理念让课堂活力涌现就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优教理念的教学落实就需要我们结合班情和内容来选择符合学生音乐认知的恰当教法,在精心设计的基础上科学而精准地应用在音乐课堂的合适的流程上。这样才能真正优教和让课堂活力涌现目标的实现。

一、捕捉生活素材入课堂听赏教学生动有趣

音乐源于生活。基于这个性质而实施的音乐教学就应该在课堂上引进生活素材。这样实施既增强了听赏内容的形象性,又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课堂还如此生动有趣有活力。实践中,我们很多老师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对于我们低年级小学生,音乐课堂在他们认知中常常都是以学习歌唱为主,虽然有时还会增加一些唱游律动之类的音乐实践,但听赏教学还是应很少的。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掌握的音乐认知和能力还非常有限,不能足以在听赏中理解,甚至不能很好感受;其次,他们缺乏方法,并不知道如何感受和体验。如此一来,学生便不愿上欣赏课程,课堂上也表现出不愿听和不乐意学的情绪。故而很多教师在处理教材上这部分内容时也往往会选择“跳过”的做法实施。但在新课标一再强调音乐欣赏教学重要性中我们在“双优”理念下开启了探索模式,经过对并行班级的持续的尝试,我发觉,捕捉生活素材入课堂能够帮助我们执教者很好地解决这一教学难题。例如,在《丰收的喜悦》课堂上我们要培养学生对这首民族管弦乐有兴趣,实现课堂活力涌现,我们就可创设生活情境引进,让学生在感受与欣赏新疆葡萄丰收的场景中获得欣赏理解能力的培养。这样实施既使丰收喜悦有了载体不空洞,也使得课堂有活力,学生主体性强。

二、利用情感促学,让学生在借景生情中增强主体性

音乐,这是一门充满魔力和美感的艺术,它能为我带来无穷的听力上的兴奋和愉悦。而最令人惊异的,则是一个个音符的完美结合带来的神奇效果,时刻都在触碰着人们的心灵,并将你带入一种高尚的甚至忘我的艺术境界之中。这是音乐的特质,在促进人积极学的情感中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故而我们在音乐教学实施时就可利用情感促学的方式让学生因情而学。这样,得到学生主体支持的音乐课堂自然就活力爆棚。听觉享受带来的愉悦体验以及歌曲中的情感都成为了学生快乐学的外在推手。故而活力涌现便成了现实。在这欢乐的乐曲中,悲伤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至善的愉悦轻松。例如,在教学《小傩面》的时候,我给大家看仫佬族的风景图片,用欢乐的歌曲将大家带到一个民族的原生态的地方,让大家去品味,去感受和体验这个民族的原生态,去感受这个民族的原生态,去感受这个民族的原生态的生活。紧接着又让同学们戴上面具在扮演中去体会该少数民族的原始文化,一遍又一遍地体会这首歌中蕴藏的欢乐。通过对音乐情感的挖掘训练,在借景生情中实现了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和能力素养的培养,这对他们个性和情感陶冶来说也是有积极影响的。

、利用多媒体手段实施,在图文并茂中让课堂多一些互动

音乐的多元化在时至今日是客观存在的。对于我们国家来说,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和乐曲都不一样,要让一个人去唱或者去弹,那是不可能的。再加上乐曲的内容,演奏的形式,歌唱的特色,这就注定了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身体力行。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音乐鉴赏教学在优教手段和方法上带来了诸多便捷。因为小学生尤其喜爱以动画为主要内容的歌曲形式,抓住这个特征我们在课堂实施上就可以充分利用这种现代的教学手段,使得我们的音乐课堂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图文并茂形式,让学生们在愉悦和谐的课堂上表现更加主动有积极性。比如卡通片《狮子王》,里面的许多音乐就很好,表现力也很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通过多媒体图文并茂地呈现,让学生在观察、倾听中发挥想象力去思考和创造,并要求他们对影片中音乐情感的变化进行分析。配以活泼的故事情节,配合精美的图画。这样的场景带来的视听盛宴自然就使我们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大大增强,而且表现为积极主动。这样我们课堂就多一些互动存在就不是难事了。

四、抓好课堂激励,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提升自信

人不激不励。小学阶段的学生更是如此需要肯定和表扬的代表。作为音乐老师的我们也要抓住这个特征来优教,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搭建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平台,让学生在音乐参与、欣赏、唱游、律动、读普、舞蹈、创编等实践活动中收获进步和成功。这样他们在内心上就会觉得自己走进了音乐世界,有了很大成绩。如果我们再给予他们肯定和表扬,他们心里自然乐滋滋,主体性随着自信增强而增强,课堂上“我来”的声音也会越来越高,活力越来越大。

总之,在促进音乐课堂走向优教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抱着创新和优化的思想去选择优教方法,这样得到的课堂才会将活力保持涌现状态,主体性不断,教学有效性才会持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焦凌梅,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实效性[J].音乐时空,2020年。

[2]朱怡艳,音乐课堂上“优教优学”策略的有效实施[J].课堂内外,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