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评价视角下的幼儿园课程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4-21
/ 2

多元评价视角下的幼儿园课程评价

姚丹红

萧山区南阳第一幼儿园  311227

随着近年来社会各界对教育的重视不断提升,幼儿园教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我国教育改革措施的推进下,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成为我国教育体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幼儿园课程评价是幼儿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不仅关系着学前质量的提升,还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立足于教育改革的新时期,要在多元视角下开展幼儿园课程评价,推进学前教育提质。

关键词多元评价;幼儿园课程;课程评价改革;全面发展

引言

作为我国教育体制当中的重要部分,学前教育在近年来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幼儿时期孩子的身心发展十分迅速,家长和幼儿教师要重视时期的教育,助力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对于任一阶段的教育来说,都需要有相应的课程评价体系来规范教育过程,促进具体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在保障教育活动质量的同时促进各类教学工作实现专业提升。幼儿园课程评价指的是针对幼儿园开展的课程种类,从客观、科学的角度出发对幼儿园课程价值和效果进行综合性的考评,根本目的在于判断幼儿教育是否达到标准质量,能否促进幼儿各方面提升,新时期幼儿园课程评价要在多元评价视角下开展。

1多元课程评价和传统课程评价的对比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当中,社会各界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视程度都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家长和教师甚至认为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在于托管,帮助家长环节育儿负担,只需要保障幼儿安全和健康即可,这与我国幼儿教育理念不符,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整体教育氛围逐渐浓厚,各界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也逐渐认识到了幼儿教育对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关键作用,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在幼儿园教育中不断渗透,幼儿园教育焕发出新的生机,在课程评价方面也显现出新的特点,当前我国各级各类教学都主张推进多元评价体系,幼儿园教育也是如此,在愈发科学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幼儿园课程评价也从传统走向多元化,对多元化课程评价和传统评价做对比来看,二者的差异主要存在在以下方面:

首先,幼儿园多元课程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上与传统课程评价之间存在差异,在传统的幼儿园课程评价当中,评价主体主要是教育部门,根据某些标准和指标来量化幼儿园课程开展效果,按照相关指标来评价幼儿园教育是否合格,这种评价方式尽管看起来相对规范,但是容易造成部分幼儿园为了应对评价、考核而在迎检前采取临时措施的情况,部分幼儿园存在侥幸心理,并未将工作做在平时,而多元主体评价则能够将除了教育部门之外的家长、幼儿、教师以及相关专家纳入评价主体范围,这样便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强社会各界对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关注和监督,幼儿园也能够真正落实相关教育措施,切实搞好课程,做好幼儿教育服务;其次,在评价的内容上,多元评价方式与传统评价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很多家长和教师都对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内涵存在偏差,在传统的幼儿园课程评价体系下,幼儿教育的目的也仅限于保障幼儿安全、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而在多元评价视角下的幼儿园课程评价却着眼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以促进幼儿的长远、全面发展为目标;第三,多元评价与传统评价在评价的标准上不同,在传统的幼儿园课程评价当中,为了满足基本的教学要求,完成国家教育政策规定的教学目标,幼儿园课程评价标准更强调共性,即幼儿要满足某一基本要求,而多元评价则在满足幼儿基本认知、思维培养要求的基础上,要求促进幼儿的全面和个性发展,要在共性发展中发掘幼儿的个性,提高其综合能力;最后,在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关注点上,多元评价方式和幼儿评价也存在差异,多元课程评价方式既注重过程也关注结果,而传统的幼儿园课程评价则只关注结果,不利于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

2幼儿园课程多元化评价探究

立足于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幼儿园课程多元化评价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教育改革的新时期,课程多元化评价更是影响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所在,因此,幼儿园教师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课程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内涵和应用策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探索最适合孩子的教学模式,在教育的各个环节渗透课程多元化评价体系,完善幼儿教育的同时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对幼儿园课程多元评价的探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从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来看,其最终的目的就在于能否提供优质的幼儿教育服务,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在任何时期开展的幼儿教育都需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以满足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需求为目的,因此,对幼儿园课程进行评价的第一主体应当是幼儿,让幼儿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幼儿园相关服务进行评价是幼儿的权利,教师和幼儿园也能够掌握幼儿对教学等服务的第一感受,从而根据幼儿的反馈来调整教学方案,准便教学目标,提升幼儿服务质量。幼儿的评价尽管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体系当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幼儿年纪尚小,其给出的反馈往往过于直观而难以完全反应幼儿教育中的问题,而教师则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因此,教师也应当是幼儿园课程评价当中的关键,其在幼儿学习、生活以及课外活动中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也应当从教师的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自评,从而获得改进和提升。除了幼儿和教师以外,家长也应当是多元评价主体当中的一个关键角色,教师通过家长的反馈,能够吸收到不同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从而注意到平时工作当中忽视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幼儿教育和服务,利于构建良好的家校关系。比如:当今幼儿园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往往会为了提升幼儿学习的参与感和获得感,采取一些新兴的教学模式,而新兴的教学模式从引进到适应之间仍存在一定的距离,部分幼儿由于适应能力较弱而难以适应新兴的教学模式,导致其学习效果下降,部分家长也会出现由于不了解新兴教学模式内涵和意义而不接受新的教学模式的情况,这就需要发挥多元主体对课程的评价作用,幼儿园要及时通过合适的方式向幼儿、家长以及教师了解对新的教学模式的看法,从而获得教学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2.2 评价内容的综合化,目标的综合性

在提升幼儿园课程评价内容和目标的综合性时,幼儿园评价主体首先应当注意转变教育理念,要从传统的幼儿园教育理念的桎梏中解脱出来,避免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要深刻认识到当今幼儿教育的丰富内涵和先进理念,以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评价过程,保障评价内容和目标的综合性,在传统的幼儿园课程评价理念当中,幼儿是否获得了知识以及理解能力是否得到提升是课程评价的关键,而立足于新时期,多方评价主体都需要在考虑幼儿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的基础上,将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心理素质以及学习态度等多种因素纳入评价当中,进一步提升评价内容和目标的综合性,以此来保障幼儿的长远和全面发展。比如: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要在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基础上对幼儿呈现出来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在进行有关大自然的识字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识字卡、视频展示等方式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在推进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情况,以及幼儿对自己设计的教学过程所做出的反应,从幼儿的反应当中发现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真正做到评价内容的综合化、评价目标的综合化。

2.3 评价标准的多样化

传统的幼儿园课程评价在标准上比较单一,即以幼儿当时呈现的情况对幼儿的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这不仅是固化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一种表现,更会给幼儿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在不知不觉中给幼儿留下只重视知识摄入的错误理念,影响幼儿的长远、全面发展。在传统的幼儿园课程评价标准的影响下,很多幼儿在知识掌握方面十分突出,但是在行为规范、人际交往、动手操作等能力上却有很大的不足,这与我国素质教育理念完全不符,更难以满足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多元评价体系在评价标准的制定上一改往日的单一性,而从多个方面提高了评价标准的多样化,将情感、能力、知识标准共同纳入课程评价体系当中,以此来督促幼儿教师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 评价方式的科学性

在传统的幼儿园课程评价当中,大多数评价都以实体的学习或活动成果作为评价的依据,尽管这样的评价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起幼儿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但是从根本上来看,这种评价方式与只依据成绩进行评价的方式相同,幼儿短期内的学习成果被看见而潜在的能力提升却被忽视,在多元评价视角下的幼儿园课程评价要求使用科学的评价方式,首先,在评价的过程当中要注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在实体成果等评价依据的基础上,增加交流、观察等评价方式,比如:在开展动手制作物品的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幼儿呈现出来的成果进行评价,也需要通过观察幼儿在动手制作过程中的行为、态度来评价幼儿面对困难时的心态,在开展适当劳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幼儿使用工具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意识进行评价,透过多样的评价方式提升评价的科学性,从而充实教学活动,达到更高质量的教学目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各阶段教学课程评价都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多元评价视角下,幼儿园也应当积极引入多方评价主体参与到课程评价的过程当中,通过增强评价内容和目标的综合性、提升评价标准的多样性、保障评价方式的多样性等具体措施,完善幼儿园多元课程评价体系,从幼儿的实际教育需求出发,提高幼儿园课程开展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智慧.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文化适宜性支持系统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19(12):155-156.

[2]张雯雯.幼儿园课程评价如何促进发展[J].科技风,2020(12):185-186.

[3] 陈丹丹.多元评价视角下幼儿园课程评价[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