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阶段学生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阶段学生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肖慧芹

惠东县多祝第三中学516343  

摘要:从我国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来看,学生评价标准、方式和结果三方面仍存在弊端。本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探索多维度、多元化、动态的学生评价模式,旨在落实新课程改革中关于小学生评价的理念。

关键字:多元智能;学生评价;新课程改革

一、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评价的必要性

社会、学校、家庭与学生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学生评价。但是目前的学生评价仍

有不足之处。首先,过度关注学生学业成绩、以言语与数理逻辑智能决优劣的评价标准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第二、目前的评价方式只关注可量化的方面,而忽略了不可量化的内容。第三、学生评价虽然由学习评价、学生评价和家庭评价三方面组成,但是评价结果依然以学生在校的学业成绩作为影响评价的决定因素。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由于成长环境的差异、个人智能的特性等因素,学生个体各项智能发展的程度均不相同。学校的学业考试侧重于检测语言、数理和逻辑三项智能,而忽视了音乐、视觉、运动、自省、交流与自然五项智能。因此,教育者应设置更多的评价维度,增加德育、美育、交流、特长等方面的评价维度,探索出更为综合、科学、公平的多元评价体系,从而促使学生开发多项智能。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生评价改革的启示

(一)多元评价学生发展

首先,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综合地进行学生评价。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能够从

多渠道、多方面提供评价学生的综合性视角,从而使学生评价更客观更综合更全面。除了学业测试,教师还可以通过随堂记录卡、自省日记等多种评价方法真实反映学生的成长与变化。

(二)动态评价学生的发展过程

    学生是变化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甚至不同时间段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应避免静态地评价学生。因为静态的学生评价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应避免随意给学生贴标签。评价主体应客观地陈述事实,用事实说话。其次,学生作为评价对象,是独立的有思想的人。评价主体应动态地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评价对象。动态的充满希望的积极的语言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与潜能的开发。

(三)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每位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和不同的成长环境。评价主体应尊重评价对象的文化背景与智能发展特征。换言之,评价主体要充分理解与尊重学生独特的智能组合方式,提供与之匹配的评价策略,从而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成就自我。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评价实践探索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本文探索出了以下学生评价方式:

(一)树立多元化的智能评价标准

1646121850(1)
学生评价不应只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以成绩定优劣这种评价方式对小学生不公平。尤其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开端,本就是需要适当奠定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标签带来的压力甚至有时候会将学生的学习潜力埋藏在小学阶段。每个学生与生俱来均不一样,他们擅长的方面与薄弱的方面也均不相同。比如,有些学生学业成绩不佳,但是擅长各项体育运动;有些学生擅长语言类的学科,但是数理逻辑方面偏薄弱;有些学生节奏感、身体协调能力强,但是不善于交流;有些学生善于各项体育运动、但是自省智能薄弱。诸如此类的情况很多,如果单以学业成绩评价学生,则很难培养德智体美劳方面的专才。

图1 多元化学生评价标准

鉴于此,本文提出可以从以上八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智能评价。如图1所示,学校、社会、家庭可从八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走向专业化成长道路。

(二)创设学生成长记录袋

成长记录袋的根本作用是记录学生初中三年的综合表现。记录袋应包含学业成绩单、各科课堂记录卡、参加音体美劳等比赛的照片和音视频材料、家校联系本、教师评价表、同学评价表、自评表、获奖证书、个人自评表、书画作品等。其中,课堂记录卡应包含知识层面的笔记和个人课堂表现记录。成长记录袋包含的内容较多,故教师及班主任应以月为时间单位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形成文字性的报告。评价报告包含的内容如图2所示:

1646198611(1)
图2 学校评价报告内容

科任教师或班主任应依据事实至少从八个智能评价标准中任选一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若学生在当月中参与了多种类型的活动、比赛或在多个方面表现突出,则可依据事实和佐证材料,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评价。

同时,学生也应对自己的在校在家表现进行每月的小结。学生应依据八个智能评价标准,运用问题驱动的方式,从以下4个问题着手进行自评。我做了什么?我参与了什么活动?我学到了什么?我喜欢做什么?基于4个问题的答案,进行当月总结,并制定下个月的目标。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引路人。每一位孩子都是家庭的缩影。因此,家庭评价同样也很重要。为了对学生做出更为客观更为综合的评价,除了学校评价和学生自评,家长每月也应对学生进行评价。由于在上学日,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不长。而放假期间,学生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更长,因此,建议家长分两个时间段对学生进行评价。家长因依据八个智能方面观察学生在家期间的具体时间分配,以及学生的情绪情感变化。此处,在自然智能方面多设置了一项劳动。由于小学生在上学日期间,与家长相处的时间更短并且学生可自主分配的时间也更少,故家长在评价学生上学日在家表现时,侧重于观察学生完成学业任务的时间、培养兴趣爱好的时间、与家长沟通的时间、协助完成家务的时间与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变化。家长因以月为单位,以文字、图音视频等形式对孩子进行月评。

学生在家庭与学校里接受教育、成长自我,最终将进入社会。故社会评价也很重要。学校与家庭可以给学生提供多样的社会志愿活动。比如:鼓励学生在图书馆、社区、敬老院等场所做志愿者。社会评价层面主要是通过志愿活动、基于学生的交流、自然两项智能、侧重考察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与亲近自然三方面的能力。

四、结语

本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八项智能,主要研究了小学生评价的主体与相应的评价方法,旨在能更客观、全面、科学地评价小学生,做好基础教育的德育工作;从而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成就自我。但是,如何更好地开发出一操作性强、辐射范围广的小学阶段学生评价体系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Howard Gardner,2003,《多元智能》[M] 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2.Ellen  Weber,2003,《有效的学生评价》[M]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组,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张霞燕,2006,以评价促发展--对学生评价改革的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版)(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