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1-07
/ 2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刘彬壵

阿克苏市第十三中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阿克苏市 843000

 摘要:在初中教学中,美术教学非常重要。美术教育是美育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解读美术作品背后的深刻内涵,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对于美的感知能力,增强创造力和情感认知。美术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该文从美术欣赏课程、绘画课程、日常校园生活等方面挖掘将美育渗透初中美术教学的方法,以为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美术;美育

引言

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美育对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步入新时代,国家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要求,这表明教师要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让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美育教育是教育教学人性化的体现。所以,初中美术教师要秉持“以美育人”的观点,帮助学生树立基本审美观点,最大化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我审美素养。

1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水平的提升,文化传播的途径和人们对美学的认知有了一定的变化。美术作品的传播形式具有多样性,这为学生全面理解美术作品带来了难度。由传统的文字传播转为利用声音、影像等传播美育内容,便于学生深刻理解和认知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因此,教师需要了解美术作品的传播过程,在基础教育环节中不断丰富美育的内容,帮助学生领悟并掌握其核心思想。

2初中美术教学的现状

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师生的一些错误教学和学习理念,阻碍了初中美术教学的发展。例如,很多老师私自占用美术课堂教学其他科目,美术课时本来就较为紧缺,这样更阻碍了美术教学的开展。并且学生的学习观念错误,他们认为美术是放松的课程,有的学生占用美术课堂做其他的事情,例如,看小说、睡觉等,还有的学生认为美术课程没有文化课程重要,经常占用美术课写其他学科的作业。在美术教师在教授专业美术知识时,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是昏昏欲睡就是做着和课堂无关的事情。美术学习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都有促进作用,所以师生都需要转变观念,加强美术课程的重视程度。特别是美术教师要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探索和创造出有趣味性的初中美术教学方法,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水平。

3渗透美育的教学方法

3.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意识

美术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初中美术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单向传输的过程,教师需要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综合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以美术鉴赏课程为例,在鉴赏齐白石的作品《红梅》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结合不同的鉴赏角度开展分组讨论,从立体化表现中了解梅花的特点。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合作过程总结和归纳花鸟画的表现手法,有效展现国画创作的基本过程。

3.2开展生活化教学,增强审美情趣

初中美术教师应意识到这一点,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审美需求,精心设计和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将更多的生活元素融入到美术课堂中,实现美术教学和生活实际的有机融合。以《装点我的居室》一课的教学为例,该课时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为此,教师则可以开展生活化教学,精心设计美术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将美术学习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拍摄一张自己卧室的照片。然后,教师再将学生上交的照片进行整理并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营造出浓厚的生活化氛围。接着,教师可以以自己的卧室为例,利用本课时的美术知识,将自己的卧室进行装扮,使其更加舒适、温馨。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卧室改造图,美化居室。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将美术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升学生改造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

3.3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初中美术教师要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与美术作品产生共鸣,使其体会美术作品创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在选择美术作品鉴赏案例时,美术教师要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有积极向上内容的、有重大教育意义的美术作品,以此提升教学效果。如美术教师可以让学生鉴赏达一幅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很多人从不同的渠道看到过这幅画。这幅画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论从哪个角度看,画中的女人都好像在对着观者微笑。美术教师要结合达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仔细、认真地观察这幅画,从而让学生对这幅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所有学生都观察完这幅画以后,美术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这幅画的理解和评价。这种对名画的鉴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鉴赏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3.4对美术教学方法进行有意识的创新

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在自己的教育方式上有所突破,而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让孩子在平面上进行思想的表述,但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这种形式的课堂形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需要,所以,教师可以把平面美术的课堂变成立体化的课堂,也就是让同学们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对美术有更深的认识。比如老师可以在教室里安排同学们学剪纸,因为剪纸是一门很古老的美术,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已经很少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为此,老师可以安排同学参加剪纸活动,丰富他们的课堂,提升他们的美术教学气氛。此外,可以在美术教室里进行多种形式的活动,用一块简易的胶泥板就能取得良好的美术效果。

3.5采取小组合作探究,提升审美素养

初中美术教师应引起重视,积极引入小组合作探究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表达的机会,并让学生在与同伴相互探讨、相互分享的过程中形成思维碰撞,迸发出更多创意想法,深化对美术作品理解和感悟,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为了保证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有序开展,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合理分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基本学情,遵循科学的分组原则,将学生分为多个成分相同、能力相当的小组。第二,分工合作。教师应引导各小组根据成员的个体优势合理分工,确保各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第三,优化学习任务。教师所设计的小组合作任务应具备挑战性,这样学生才会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以《校园艺术节》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项目小组,并给出任务主题,然后给各小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如设计请柬、制作道具、布置舞台等。接着,教师可以让各小组结合学习任务明确分工,让各小组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个体优势。针对小组合作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小组成员可以采取集中讨论的方式,共同商定解决方案,保证学习任务的高效完成。最后,教师可以提供展示平台,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予以点评。在这一教学设计中,可以促使学生充分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并在与他人的合作互动中获得审美思维的拓展,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结语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的途径较为广泛,除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基本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还可以多组织一些美术活动、作品竞赛等提升教学效果,遵循德美并重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艺术作品赏析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清.刍议当前初中美术教学工作中的困境及对策[J].科教导刊,2011(17).

[2]李程.刍议初中美术教学工作中的困境与解决对策[J].中国西部,2017(6).

[3]吴建军.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智慧,2018(24):126.

[4]姚松华.探析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北方音乐,2020(17):157-158.

[5]赵康宁 . 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J]. 启迪与智慧(中),2021(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