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12-18
/ 2

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解析

史永忠

甘肃省武山县第一高级中学  7413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贯彻落实,我国的教育方针以及教育目标都有着新的发展,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教育进步的需要,而高中数学作为素质教育下重要的教育科目,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及素养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及时的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模式,从而为学生创设出一个更加适合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总体素养的进一步强化。本文将首先对当前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理念存在的弊端进行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转变路径解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理念;转变路径

引言

教学理念是教师构建教学模式的前提的基础,决定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而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国明确指出了要以生本理念为核心的基础内涵,旨在促进我国教学理念的转变,从而确保高中数学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发挥高中数学的实际教学效果。但是受社会传统思想以及社会意识的影响,在我国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理念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着相关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高中数学教育理念的转变和发展,难以有效促进我国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下面首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当前我国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理念的现状

(一)忽视了生本理念

很多教师在看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忽视了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生本位思想,导致现阶段学生学习高中数学更多是为了获得一个较高的分数,而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依然处于一个教学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学节奏由教师进行把控,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被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得不到发展,而数学这门学科不仅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同时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导致学生不仅学起来吃力枯燥,而且会逐渐感到厌学情绪,进而逐渐放弃数学学习,难以有效提升综合素养。

(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高中阶段,数学学科的整体难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综合性较高,很多知识相对抽象,如函数、立体几何等知识知识相对抽象,这也是很多学生数学失分的“重灾区”,归根到底还是没有理解知识的内涵,虽然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得到了极大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应用广泛,但是很多教师只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课件,改变的只是知识呈现形式,并没有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疑难问题。并且还有一些教师因为年龄问题,对于信息技术运用并不熟悉,上课依然以口头教学和黑板教学为主,这在讲解图像知识时不仅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还不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单一的教学方法是当前高中数学教育教学理念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且难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三)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流于形式

在素质教育推广的过程中,很多教师认识到了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性,从而开始在课堂教学总引用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学习模式,自主学习已经合作探究学习也是新课改背景下对于高中数学提出的新要求,旨在通过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自主学习也需要教师去积极引导,因为很多教师把自主学习认识为了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但是并没有及时的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重点知识点,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归于随意,缺乏目标,不知道哪一部分知识属于重点,不仅浪费了学习时间,同时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在开展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会把学生进行分组,在课堂中引导小组讨论探究,这种方法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但是教师忽视了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很多时候学生看似在探讨分析,但实际情况是在说与学习无关的内容,不仅影响整体教学氛围,而且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节奏,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不便,难以发挥探究学习的实际效果,更多是一种流于形式。

二、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探析

(一)做好课前科学备课

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要从课前科学备课开始,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课前备课已经变得方便快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搜集相关练习题,还能够利用信息化教学技术为学生构建一个模型,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以湘教版高中数学为例,在整个高中数学中,函数这个知识点贯穿了整个高中数学知识体系,同时也是重难点内容,很多学生数学成绩不高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没有学好“函数”这一知识,从而逐渐放弃数学,因此教师在备课前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动态的函数模型,并且可以引入一些生活性的元素,因为在现实世界中,函数与我们有着紧密的联系,很多生活现象都能过通过研究函数来了解其规律,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函数图像,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兴趣。与此同时,科学备课也可以根据当前的教学目标进行及时调整,不一定就一定要是备课教学信息,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灵活调整,如学生近期要考试教师就可以总结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复习,如果学生近期的状态不佳教师则可以举办一些数学活动,以此来帮助学生调节情绪,从而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

(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

自主性学习是近年来我国教育思想的重要改变,旨在通过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课后习题形式的改变看出来,当前的课后练习题开始以思维性题目为主,改变了传统习题模式,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促进数学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转变也要认识到这一点,在日常教学中多留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空间,例如在学习湘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时,这时学生刚刚来到高中,对于数学学习充满了兴趣,因此教师在开始讲课之前可以留出五到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去进行自主预习,并在预习之后挑选学生进行讲解自己对于集合概念的理解,以及生活中哪些现象与集合有关,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思考,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打破传统教学思想,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自主性,从而把握课堂学习的节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逐渐转变自己的角色,使自己由课堂的主导者逐渐转变为课堂的参与者、引导者,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好的符合新时代高中数学学习的教学思想。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优质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的奥义所在。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把自己与学生的放在一个隔离的状态,平常也没有相关的娱乐活动,所以导致数学课堂学习氛围相对单调,长此以往课堂氛围非常不利于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也就难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注意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进与学生的距离,在课堂学习中更加主动,有利于构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教育教学思想已经不再适合今天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如果不积极转变,很有可能会被时代的洪流所淘汰,从而不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教学目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转变策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去学习其他教师优秀经验,也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特色转变方法,从而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促进我国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与创新,为我国培养成更多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声,王尚学,高相华.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探析[J]. 基础教育论坛,2021(19):39-40,42.

[2]杨芳.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探析[J]. 新课程,2021(12):94.

[3]温兴煌. 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探析[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36):10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