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构建的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9-21
/ 3

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构建的途径

闫萍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江苏省南京市210023,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大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完善的管理成为高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构建以人为本、科学化的大学教育管理体系是高校进行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能够有效的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教育管理,也能有效的提升大学办学的质量,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本文首先介绍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其次对大学教育管理科学化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大学教育管理科学化体系的构建提供建议。

关键词: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

引言

教育管理作为大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高校各项管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也是保证培养更多专业大学生人才的基础,近年来,我国也多次在会议上指出随着高等教育规模快速的发展,我国大学教育也发展到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发展的阶段,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元化,这个新阶段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而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观念,构建科学化的大学教育管理体系符合了我国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要求。本文以构建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为基础,分析目前构建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的策略,提升大学科学管理水平和能力。

一、构建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的重要性

大学教育管理体系是在利用大学拥有的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对这些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对教育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善,保证大学教育管理工作能够正常、有效的开展。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的普及,大学生人数的增长等,大学教育管理工作越来越广泛,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如果对这些工作进行科学、完善的管理,建立科学化的大学教育管理体系至关重要。首先我国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求遵循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并根据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进行管理,有利于实现大学教育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使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有依据,保证大学管理制度更加的规范;其次随着社会问题的进步,大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大学生权利意识的苏醒,都使得当代的大学生个性化意识较强,很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问题,通过科学化的教育管理体系进行管理,可以在保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同时,改善大学生思想、行为上的问题,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大学的教育工作者是构建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的主要实施管理者,在进行科学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提升大学教育管理者的素质和科学化管理认知,才能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对大学生进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也提升了大学教育管理者的科学化理念和教育改革认知,积极的探索科学化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综上所述,构建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对大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大学生素质的提升和全面的发展、大学教育管理者素质和管理手段的提升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

二、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

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是要求教育管理者在科学化的理念下,根据大学生的发展特点等,对大学生管理的理性和求真本质,遵循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等原则,通过各种方式对大学教育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化的规划、管理,给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实现大学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提升大学生的个人素质和综合素质,也要保证大学生个性发展、合法权益。从这些方面可以总结出,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包括:科学化的教育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方式等。科学化的管理理念除了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合理的配置管理人员,并明确划分管理的责任制度,实现资源的共享,根据科学化的管理制度,进行规范的约束,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提升工作的效率,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的科学教育和管理,培养更多专业的人才[2]

三、构建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单一

近年来,在经济发展、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大学教师人数和招生的人数逐年增多,大学生的年龄、生活环境、民族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甚至存在老年人的现象,再加上大学设置的专业也越来越丰富全面,大学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在这种发展的影响下,为了实现对全体大学师生的管理,需要采取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全面化的管理方式。但是受到传统教育管理模式长期的影响,目前很多高校仍旧采用单一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根据教学的要求按部就班的学习,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自由,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也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是面对现代越来越多元化的大学生,单一传统的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已不适用与现代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的要求,影响着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

(二)大学教育管理人员能力不足

构建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和管理队伍,但目前很多大学的教育管理人员的科学化教育管理能力存在不足,甚至很多大学并未建立科学化的大学教育管理部门,忽视了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随着大学专业的丰富、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很多大学教育管理人员需要忙于其他的事务,很难静心进行科学化的教育管理体系的研究和构建,而且大学教育管理机构的部门划分太细,管理机构繁多,使得大学的教育管理人员的配备不足,无法进行科学化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因大学对科学化管理体系构建的重视程度不足,无法全面的提供人员、资金等的支持,再加上大学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的自我学习意识不足等原因都影响着科学性大学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进程。

(三)大学教育评估机制的不全面

大学教育管理评估是对大学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监督和管理方式,对提升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管理积极性、提升管理质量、及时反馈并改进管理方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全面的大学教育评估机制能够全面的监督管理工作的整个流程,能够及时发展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改善,提升管理的效果。但目前很多大学的教育评估机制并不全面、科学,虽然目前高校的评估由同行评估和学生对教师评估共同组成,但是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比如同行评估受到人情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估迫于压力或学生糊弄了事的影响,使得教育管理评估缺乏公平公正性,出现形式主义的问题,并不能切实根据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科学化管理方式进行针对性的评出,使得评估工作不全面且流于形式,影响科学性大学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

(四)缺乏科学化的教育管理制度

科学化的大学教育管理制度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基础,也是大学科学化教育管理体系构建遵循的准则,但目前很多大学因对其重视程度不足、科学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缺乏等原因,缺乏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而大学缺乏科学化的教育管理制度对教育管理体制的构建、教育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都带来消极的影响,尤其是缺乏责任管理制度,无法将科学化教育管理任务的责任落实到部门和人员身上,无法提升大学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科学化管理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影响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进程,影响着对大学生的科学化教育管理。

四、构建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的策略

(一)采用科学的教育管理模式

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采用科学的教育管理模式,对提升教育管理的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教育管理人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科学化的教学方式,积极的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微课等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提升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积极的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保证教师教学的活动与学生学习的活动有效的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保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次大学教育管理人员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将自己放在引导者、指导者的位置上,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专业知识和能力,在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时积极的对学生进行指导,提升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情绪和需求,避免出现消极的情绪;最后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校园氛围,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比如可以由学生自己讨论制定管理制度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遵守制度的主动性,由学生之间互相监督,暴增管理制度的人性化,降低学生对严格制度的反抗心理,促进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3]

(二)加强大学教育管理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科学化管理能力的提升对促进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要提升大学教育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综合素质,设置严格的培训机制,定期对大学教育管理者进行科学化管理的培训,学习科学化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流程等,保证大学教育管理者更新科学化的管理理念,并积极在教育管理中进行实施,还要设置考核的机制,在培训后对相关的培训内容进行考核,保证培训的有效性;其次大学还要保证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根据实际的情况提升其薪资福利待遇,或者给优秀的科学化教育管理工作者给予相应的现金奖励或者评优的奖励等,并组织个人评优的活动,保证相应的宣传和引导,提升其他教育管理工作者学习和实施科学化管理的积极性,促进大学科学化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进程;最后积极的进行人才引进和竞争机制,聘请相应的科学化教育管理人才,增加大学的师资力量队伍建设,还可以积极的在大学内部挖掘培养科学化教育管理的人才,提高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竞争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提升大学教育管理科学化的水平和质量。

(三)完善的科学化教育管理评价机制

对大学教育管理者的评价也需要通过科学化的方式,是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首先要制定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对各个专业学科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制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验教学、教师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质量标准,并积极的对科学化教育管理的过程进行随机的监督检查,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还能及时发现大学教育管理工作者在科学化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其改正,提升科学化管理的质量;其次完善同行评价和学生对教师评价的机制,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相应的宣传教育,保证其都能公平公正、客观的对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科学化管理水平进行评价,避免出现形式化、人情等问题的出现,保证大学教育管理评价机制的科学化,促进科学化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高校还可以与各大实习企业进行信息的交流,建立信息共享的机制,大学在对各大实习企业输送人才的同时,要求各大实习企业向高校反馈学生的就业情况,及时了解实习生的就业适应性等,了解自身教育的效果,及时发现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正,保证大学教育管理体系的科学化

[4]

(四)制定完善的科学化教育管理制度

制定完善的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制度对大学科学化的教育管理提供基本的理论指导。首先大学要以科学化的教育管理理念为指导,以人本管理为原则,总结长期的教育管理经验,将其中科学化的管理经验进行延伸创新,摒弃陈旧的教育管理经验,还可以吸取其他高校成功的科学化管理经验和科学化教育管理制度,综合各个方面的信息制定符合自身的科学化教育管理制度;其次设置科学化教育管理的部门,并制定责任制定,将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的任务落实到各个管理部门和人员身上,保证大学教育管理工作者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任务,并积极的参与到科学化教育管理工作中,促进科学化教育管理制度的有序开展;最后可以设置奖惩制度和监督制定,对科学化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良好表现进行奖励,并要求全体师生进行监督,保证科学化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5]

(五)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科学化管理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设备都已普及应用在大学的管理教育工作中,尤其是近年来各种线上教学方式的发展,提升的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给大学教育打造出共享性、开放性的大数据教学环境,改变着教育教学的方式,也给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便利。因此建议大学在构建科学化教育管理体系时要合理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比如目前普及的线上教学、线上查询成绩、线上论文答辩等,还可以积极的在线上对大学教育管理工作者进行培训教育,将科学化教育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教学方式进行线上教育,对各个大学的教育管理工作者进行普及培训,对大学教育管理工作的流程进行监控,保证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科学化教育管理的应用,对教学评价等进行科学的分析等,都能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大学教育管理工作提供科学化的管理,提升管理的效率。而且信息化技术还可以提升信息共享的效率,及时对信息进行储存、分享、反馈等,减轻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构建大学教育管理信息共享平台,促进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6]

结语

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是符合我国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人才建设的原则的有效方式,是符合现代化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的。本文通过对构建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的重要性、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的内容等进行阐述,分析目前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首先建议大学教育管理工作者采用科学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教育管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加强大学教育管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内部培训和考核的机制提升大学科学化教育管理的能力,还可以设置竞争机制提升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或者招聘的方式聘请专业的人才;再次完善的科学化教育管理评价机制,制定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完善同行评价和学生对教师评价的机制,保证管理评价的公平公正、客观性;再次制定完善的科学化教育管理制度,遵循科学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相关要求,设置科学化教育管理的部门,并制定责任制定、奖惩制度、监督制度等,保证科学化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最后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科学化管理,提升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各种方式促进科学化大学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孟继贤.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教育管理体系及实施模式探讨[J].求知导刊,2022(12):20-22.DOI:10.14161/j.cnki.qzdk.2022.12.002.

[2]谢宏鹏.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教育管理体系创新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04):81-83.DOI:10.19339/j.issn.1674-2583.2022.04.031.

[3]陈自礼.构建绿色大学教育管理体系对策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1(12):50-51.

[4]朱敏杰.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反思及优化路径探寻[J].中外企业家,2018(26):157.

[5]潘晓娜.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优化路径研究[J].新西部,2018(15):136+133.

[6]王欣.科学化管理在大学教育管理中的推动作用分析[J].文教资料,2016(17):91-92.

姓名:闫萍,

出生年月日:1980年11月17日,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江苏赣榆,

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大学教育管理,

工作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