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途径探讨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途径探讨探究

徐冬梅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使命。虽然社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量很大,高职学生拥有自身的专业特色,但目前就业形势严峻,人才市场供大于求,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探索多种就业途径,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

关键词: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途径探讨

引言

   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相关专业的设置没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开设的课程不够全面,没有及时增加师资力量,使得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良莠不齐,高职学生的专业性不强,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没有足够的优势,缺乏核心竞争力。因此需要高职院校不断探索,发展高职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为社会输送更加优质的人才。

1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现状

   目前大多数企业在招聘时,会优先选择本科以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较低。高职学生一般是从初中毕业后,没有经过高中阶段的学习,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相关技能,因此很多企业认为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不高,即使高职学生完全能够胜任工作,不需要相关培训,在就业市场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不被企业看好,使得高职学生减少很多就业机会。此外,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没有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缺乏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求职技能等指导,使得高职学生失业人数增多。大部分高职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深受父母宠爱、老人溺爱,一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而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型人才除了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外,还需具备“工匠精神”,他们的工作环境一般比较艰苦,部分高职学生不愿意到这样的地方去参加工作,加上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有限,使得自身的竞争力较低,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

2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作用

  面对当前高职院校就业率不高的现状,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提高学生就业率也是全国高职院校面临的重点问题,高职院校也在积极探索突破发展瓶颈的途径,注重在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下,增强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就业率。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急需大量具备实践能力且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针对学生的就业情况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预测就业前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课程,在高职学生毕业后能给社会创造更高的价值,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打造别具一格、独具特色的高职院校,提升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此外,为了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除了不断完善学生的各项专业技能以外,还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心理素质建设,有效提升就业质量。

3探究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3.1政府加大政策扶持

  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各地方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及时出台相关政策,精准定位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方向,拓宽高职学生的就业范围,加大对技术型人才的宣传,提出尊重人才、崇尚技术的思想,提升社会对高职学生的认可和尊重。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优化课程类型和结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在稳定发展专科教育的同时,逐渐普及高等职业本科教育,在专业课程中有效融入学术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此外,积极构建“校企合作”沟通平台,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通过双方有效沟通,学校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配置,为企业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有效提升就业率。在政府的引导下,联合各方开发高职院校的人才就业基地,加大对企业政策的扶持,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就业基地,不断挖掘更广阔的高职学生就业空间,完善各项服务体系,为高职学生开拓更多的就业渠道。

3.2提升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质量

  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乎学生的未来,还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和生存,因此高职院校首先需要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就业的机会,吸引更多企业到学校招聘,扩大学生的就业空间。其次,在就业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聘请资深就业导师,运用丰富的就业指导方法,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就业指导。最后,实行就业工作责任制,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小组监督管理,加强对就业工作的责任管理,加大指导、督查和考核工作力度,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严峻的就业形势,鼓励学生迎难而上自主创业,克服困难、不盲从,做好各项心理准备,能够深入基层,到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踏实工作,积累工作经验。总之,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就业指导的重视,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就业指导的质量,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

3.3增设对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

  部分高职学生在毕业后,不能清晰定位自身的就业情况,对自身期望过高,缺乏理性的职业规划,内心充满焦虑,没有做好长远打算,自身能力不强,缺乏一定的竞争意识,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增设对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加强良好的心理素质建设,鼓励学生敢于竞争,能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就业心理指导不能只设置在某一个阶段,需要贯穿职业教育的始终,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深入了解其心理状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就业指导,如一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重心是职业道德的培养,让学生对自身专业有全面的认识,更清晰地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制定个性化的职业规划,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好心理建设。二年级的学生除了制定完整的职业规划以外,还需培养其竞争意识,加强其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增强职业能力,三年级学生教师需要引导其全面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掌握多种心理调节方法和面试技巧,根据其自身条件、职业理想等丰富心理指导内容,让学生能够对当前职业和社会环境有着清晰的认知,发挥自身的优势,更快地适应社会。             

3.4增加实践教学比例

  高职教育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高职院校在完善理论课程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实践环节,结合各个专业特色,增加实践教学比例,拓宽实践空间,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高职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及时渗透实践的重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增强操作技能,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自身的不足,及时向经验丰富的同事学习,能够快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高职院校应加大人力、资金的投入,加强校企联合,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模拟真实的职业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如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招聘时不仅关注高职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参加学生会、社团、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组织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结语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面对全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扶持,提高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可,给予技术型人才足够的尊重,在各方的协助下,高职院校不断结合社会发展需求,优化课程结构,打造别具特色的职业教育,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芳. 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途径探讨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1):88-90.

[2]蒋雅玲. 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育方法[J]. 就业与保障,2020,(24):45-46.

[3]杨琎.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研究[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5):43-46.

[4]龙思珍. 电子信息类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5]孙莹莹. 高职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升途径研究[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