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29
/ 2

关于提高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思考

王昱臻

延安大学 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行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越来越高.这是因为数学不仅能够对诸多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归纳和总结,而且能够使实际问题更加具体化.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将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仅是数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还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需求.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深入讨论如何提高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数学与应用数学;学生;应用能力

引言

每所高校培养学生的宗旨都是要培养出复合型人才。这就意味着学生们在学校中除了要掌握必备的基本知识以外,还要懂得去应用所学知识,这样可以使得学生毕业以后更好地与社会接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学的过程受到一定冲击的同时,也推动了数学教学体系的改革进程。高等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将所学的高等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因为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其实都与高等数学紧密相关,通过运用相关的高等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不仅可使得自己的学习迁移能力得到快速提升,而且有利于实现高等的教学目标。

一、高校数学教学的意义

高校数学教学的意义是由其“服务型”“实践性”特点决定的。首先,高校数学教育的意义在于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未来发展,提供够用且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及能力,能够发挥工具效应去辅助学生顺利解决实际问题。其次,高校数学教学的意义在于培育学生数学逻辑思考能力,能够辅助学生通过数学逻辑思维的调用来合理推测事物发展规律,认识事物本质。最后,高校数学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体验数学创新的过程中,如著名数学历史人物一般,树立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拥有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

、高等数学课程的特征

(一)严谨性

在对高等数学中的某些公式进行推导时,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要保持过程的严谨性,每一步的推导都是由基本的数学定理得出来的,其不是凭空想象的,所以,高等数学是一门比较严谨的学科。

(二)整体性

数学认知结构是一种具有整体结构的思维模式。其主要体现在各个部分的形态和功能互相联系、配合所造成的联合效应上。尤其在模式识别当中,整体结构可发挥良好作用。这种联合效应与数学认知结构的整体性存在密切联系,而且对高校学生掌握数学概念、公式及法则等的记忆方法比较好。

(三)准确性

高等数学题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一个答案,因此答案具有唯一性。这一点是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因为一些文学类学科,属于发散性学科,并没有规定的答案,只要想法合理,就可以是正确的,但高等数学学科并不是这样的,其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三、提高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策略

(一)注重氛围营造

氛围营造在教学导入环节中至关重要,关系着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对于单纯数学知识的学习而言,很多学生都觉得枯燥乏味,并且难度较大。所以,教师可以借助轻松、活跃的氛围来扭转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看法,并提升他们的活跃程度,让他们主动思考数学问题。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导入环节中加入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激发他们活力的内容,并且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导入,比如问题导入、视频导入等,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数学,有助于提升他们对数学的认识。

(二)创建问题情境,将所掌握的数学认知结构进行激活

可利用性是影响学生数学认知结构最大的因素。这是因为新的数学知识是将原有的认知结构作为基础,并在原有基础上寻找一个新的结构固定点,使两者互相作用,最终构建新的数学结构。如若不了解极限及几何等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导数概念,这也是高校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一项重要基础。要想进行有意义学习,就需要创建良好的问题情境,充分激活高校学生的原有的认知结构。而创建问题情境就需要打破其心理平衡,充分激发其探索的兴趣,并结合日常生活提出问题,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寻找学生感兴趣的或者熟悉的。

(三)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较高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理应具备的能力之一.在四年的数学学习之后,大部分学生虽对某些数学公式记忆模糊,却可以将数学思维方式深深地印在脑海中.这种数学思维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都有较大的帮助.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熟练的数学思维方式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对问题的解决以及创造和发明都具有积极作用.数学思维的两种互补形式是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因此,我们应该将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培养充分结合起来,努力寻找并发现事物本身的内在联系,从而通过对各种信息的综合考虑做出判断.同时,我们要注意加强对逆向思维的训练,探索与习惯性思维相反的一面,尝试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事实上,人们在一些特殊问题中反向思考问题,常常会柳暗花明.数学思维的培养还要借助数学语言.数学语言包括抽象语言和直观语言,其具体形态有概念、定义等,而且不同形态的语言各有特点.针对数学问题,我们要抓住数学语言的特点,结合问题框架进行思维转换,从而建立解决问题的思路.一般来说,数学语言的概括性越强,思维活动主体的抽象程度就越高.因此,对于一些数学问题,我们如果习惯从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数学语言入手,那么往往有利于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四)基于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方法

如今是信息化时代,各高等都具有先进的教学设备条件,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方法也逐渐在校园里得到广泛的应用。高等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效地利用学校先进的教学设备,将平时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内一些晦涩难懂的抽象知识借助某些教学设备,生动地给学生们展示出来,从而可以使得学生们的高等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更为牢固。教师也可以学习慕课教学的思想,对于一些难懂的知识理论,教师可以通过在线平台将教学内容通过录制下来的形式,方便学生们在课下对课上的教学内容进行反复学习,使得高等数学教学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五)利用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建模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在本科阶段重要的实践活动之一,其研究对象涉及面广,包括天文、军事等,但又不受具体学科、领域的限制,因此,学生需要掌握和利用多方面的知识.数学建模活动以实际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为目的,要求学生勤思考、勤动手、勤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探索和失败中前进.同时,数学建模活动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观察、抽象与总结能力等,因为只有这些能力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因此,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应该积极参加数学建模等有较高水平的实践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个人的数学应用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通过借助原有的认知结构迁移,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得其逐渐获取新知识。因此,当我们致力于优化、发展高校学生数学认知结构时,才能深入数学教育的核心。而通过不断优化高校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可以提高提升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从而大大提高高校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茹强喜.高校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47.

[2]王莉.慕课在高校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研究[J].国际公关,2019(11):100.

[3]李顺琴.谈高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J].才智,2019(32):156.

[4]刘芸.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智库时代,2019(45):224+231.

[5]曲霞.试论高校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育[J].山西青年,2019(2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