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导处课程管理的新职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3-16
/ 2

学校教导处课程管理的新职能探讨

许建

重庆市万州区漳周中心小学 404028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如何更好的发挥学校教导处的课程管理职能并且实行改革,使学校管理追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从而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是学校教导处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学校教导处的相关教师一定要持续增强课程管理的知识理论学习,优化课程管理模式,改革固有的教育理念,承担课程管理的使命,为教育教学工作做出贡献。

关键词:课程管理;新职能;学校教导处


学校的课程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教学创新的关键,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坏。课程管理水平的高低不只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并且对学生的能力培育、知识学习、综合素养提高,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学校教导处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组织者与参与者的作用,认真落实课程管理制度,增强学校的课程管理职能的转换,深化课程改革,大力推动素质教育,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一、学校教导处的工作内容

学校教导处是一种教学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对学生的教育进行管理,包括教学任务、日常学习以及考试等内容,是学校内最主要的管理机构。学校教导处的基本职能主要有:

1.制定实施教学方案

进行教育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然后按计划进行教学,学校教导处作为教学计划的制定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指导学校各个学科分别制定教学计划,并及时进行修订,对各学科教学计划进行组织协调管理。

2.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

学校教导处主要负责学校教学发展计划的制定、专业建设计划的制定以及对计划进行实施。除此之外,教导处还会负责制定与实施招生计划,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与考核等等。

3.对课程与教学过程实行管理

学校教导处主要负责对课程进行规划、管理和实施,并组织课程的评估,考核教学成果;编制各种教学表格,包括教学进程表以及课程安排表,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成效、学生成绩、档案保管等进行管理;负责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等工作。

二、课程管理政策的需求

(1)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了有关课程管理的法律法规或文件,制定了课程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即国家对课程发展进行总体规划,确定课程有关学科以及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教育目标,按照课程标准对课程实施进行宏观指导。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地方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设置,对不同地区的课程方案进行具体规划,包括实施课程开发和课程选用等。学校在进行课程开发时要根据不同地方的特点选用不同的课程。

(2)课程管理政策需求学校要认真履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执行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以及课时计划等任务,按照课程标准开设多种课程,包括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课时安排要充足,不能随意删减任何一门学科的课时。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校本课程并对校本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组织;要建立内部监督制度,对教学活动、教学资源、教学评价以及课程开发等方面进行及时监控、反思并调整,从而保证学校课程管理体制正常运行,进而提高学校教学水平。

(3)校长以及学校教导处有关人员都要认真履行课程管理的有关职责,依据课程管理政策,对国家、地方、学校的课程关系进行优化整合,合理开发校本课程,确保课程管理政策的落实。

三、相关课程管理的新职能

1.对教师实行课程培训

传统的教学模式为灌输式教学,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果达不到要求,随着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很多地方已经开始转变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也在发生改变,教师角色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组织者。但是教师具备的教学观念、教学技能等仍然不够完善,需要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对教师进行相关课程的培训,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理论、课程开发、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的培训。通过培训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帮助教师树立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教学技巧,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

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以及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与学生进行积极互动,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要注意运用各种教具及模型,模型教学法同样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深入了解所学知识。学校教导处要多组织教育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师生的情感价值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师角色认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建立科学的评价系统

学校教导处在课程管理中要充分落实素质教育,根据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科学评价体系。在教师课程质量评价中,不仅要衡量教师的教学绩效,还要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师道德素养以及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学生的课程评价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思维创造能力以及思想道德水平和身心健康水平。要对评价手段进行改革,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实现评价多元化,建立多元、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导处课程管理职能发生了新的转变,学校需要用新型教学观念实行课程管理,增强对教师的培训,积极推行新职能的落实,从而推进学校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斗和.现实语境下教导处涵义的阐释与定位[J].教育文汇,2019(12):12-13.

[2]马学明.谈小学教导处管理工作的创新[J].新课程(上),2018(0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