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函数图像与性质的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25
/ 2

浅谈初中数学函数图像与性质的教学研究

胡腾

贵州省 江口县桃映初级中学

摘要:初中数学属于重点的教学科目,函数图像及性质教学,让学生自己尝试去画图象,在经历中逐步完善用描点法画的步骤。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独立思考并合作交流。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形”加以观察,能否从“数”加以解释,以求课堂效果更好。对函数图象首先心中有数,快捷准确地画出函数图像是学习函数的基本功。寻找和总结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促进数学教学的进步和发展。能够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的学习方式,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帮助学生及时改正缺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有助于改进和优化现有数学教学的方式,促进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扎实掌握 知识归纳 课程目标 教育改革 高效课堂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二次函数不仅属于重点内容,同时也属于难点内容,学生能否对二次函数有关知识进行扎实掌握,直接对其数学成绩造成影响。所以针对二次函数的图像以及性质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

  在新课程的改革下,如今的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构建不仅要符合要求,还得要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课程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急需教师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数学教师仍然坚持着传统守旧的应试教学观念,并没有完全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要求,导致教学方法的单一和枯燥。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总体上反映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对个别表述的方式进行了修改。如将原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九年义务教育中,数学属于重点的教学科目。然而,在以往教学过程中,老师太过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不愿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学习和研究。

对函数图像及性质教学,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利用其性质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尝试去画y=4/x与y=-4/x图象,在经历中逐步完善用描点法画y=k/x(k≠0)的步骤,在画图过程中引导学生去观察图象,发现其性质,并能自己归纳概括出y=k/x(k≠0)的性质,从而经历知识的归纳和探究过程,体会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相互转化,对函数进行认识上的整合。函数y=kx+b(k≠0)的图像与性质,教师正确使用“描点法”的方法来画图像,分析研究y=k/x(k≠0)的图像和性质。通过画y=4/x与y=-4/x的图像展开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旧知识导入,引导学生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并借助图像分析性质。让学生自己经历画y=的图像的过程,体会描点法画图象的基本步骤,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这一环节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修正。让学生体会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乐趣。引导学生观察图像,独立思考并小组内合作交流,分析,比较y=4/x与y=-4/x的性质。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形”加以观察,能否从“数”加以解释,然后让学生自己经历画y=4/x与y=-4/x的图象。教师点拨,最终归纳y=k/x(k≠0)的性质。探究性的课堂学生很喜欢,要坚持,要不断地探索和改进,以求课堂效果更好。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高兴。

对函数图象首先心中有数,最常用的是描点法画图,即列表再描点。快捷准确地画出函数图像是学习函数的基本功。除要掌握描点法画图的步骤外,还需掌握快速画各种函数草图的方法。在画函数图像时,还要注意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对图像的影响,有时画出来的图像,只是整个函数图像的一部分。另外还可以利用模型。

总的来说教师要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要接受老师传授的数学知识真的也不容易。当前我们必须认真看待数学教学的问题,并寻找和总结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促进数学教学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有助于改进和优化现有数学教学的方式,促进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所谓师者授业解惑也,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能够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的学习方式,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帮助学生及时改正缺点。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落实好各项教学工作内容,还需要做好课堂的评价工作,以帮助学生及时挖掘自身的不足,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同时也符合了高效课堂环境的建设要求。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探索性,如果老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和枯燥,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学中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才能促使学生真正学习和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戴尔·申克着,韦小满等译.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朱德全.基于问题解决的处方教学设计[J].高等教育研究,2006(5).

[4]马复,凌晓牧.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