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作业评价多样化内涵与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6-01
/ 2

浅谈小学美术作业评价多样化内涵与思路

张艳

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印山民族小学

摘要:在传统教育观念之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存在着单一化、绝对化的不足,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消沉。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应当着手尝试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法,确立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方位发展的唯一目标。对于美术课而言,作业设计趣味化、层次化、创新化应当成为课程组织的首要步骤。


关键词:美术课;多样化评价;教育理念


无论在任何学科的教学中,教学评价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来坚实基础。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使教学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化、科学化,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取得更大的进步。本文试图结合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对美术作业的多样化教学评价进行探析。

  1. 作业设计层次化

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细致讲解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同时,让学生对知识结构和技能有一个初步的掌握,而美术作业的设计与完成就可以检验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初所定下的三维目标,以此反映教学任务的完成度。由于学生的绘画水平和创造能力互相存在着较大差异,即学生的学习层次不同,因此作业的设计也应当符合层次化的要求,这样就能够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时选择与自己能力相符合的作业,并从中体会到创作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

  1. 作业设计趣味化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美术教师可以创造一种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体会美术课的趣味与魔力的同时完成作业。比如:将动画片中的形象与作业相结合,并且将科学知识融会贯通于其中,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促进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与研究。

  1. 作业设计生活化

作业设计“生活化”,即是要求教师在选择作业内容时,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艺术,并从生活中寻找各种材料来展现艺术。首先,作业的题材要从生活中寻找,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灵感,去实践、去发现、去表达,将生活中发生的趣事通过画笔记录下来,而不至于无事可画、无形可画。其次,作业的材料可以从生活中寻找,美术不同于其它的科目,它的作业载体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而不仅仅局限在纸张上。譬如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墙壁、瓷盘等,都可以成为绘画的载体;让学生利用丰富的材料完成美术作业,可以留给他们充分的自我创作空间,展现其独特的创造力。

  1. 作业形式多样化

美术作业应当有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可以脱离纸张的局限。一是表演作业,即让学生在自己美术作业的基础上进行表演。二是参观展览,即组织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美术馆、博物馆等,对其中收藏的美术作品进行观赏及评论。三是与其它学科相整合,即将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到美术作业中来,从而完善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丰富各学科的知识储备。

  1. 革新教学理念,树立美育评价新思想

在关于小学美术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中提到,教学评价应对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给予充分的肯定,明确学生需要克服的弱点和要发展的方向。小学生正处在成才的最初阶段,教师应当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亦应当随之革新教学评价理念,树立新时代的美育评价思想,改变传统的分数至上观念,从而使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去参与美术学习,并且提升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

  1. 作业评价多样化,调动学习兴趣

美术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应当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首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语言评价,虽然我们提倡让学生在美术课上自由发挥,但这并代表着我们可以让学生随意发展而对其学习效率不加以重视。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通过语言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肢体语言、表情语言,都可以对学生传递信息,也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评价方式。譬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说:“嗯,这位同学的构思非常巧妙,色彩的运用也相当恰当,值得我们去学习。”同时,在口头表扬学生的同时,一边为其鼓掌,一边连连点头致意,让被表扬的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

  1.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教学反思

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学生也是如此。因此,在对小学美术作业进行评价时,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并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从教学目标、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多个方面综合地去评价一个学生。这样就能够使教学评价的方式向着综合化、多样化的方向迈进,从而满足不同个性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需要,充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各种能力和兴趣才能够比充分激发。

总结

总的来说,在新时代小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教师应当对每一名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能力保持尊重,通过学生学习兴趣、理解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差异性,对学生采取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充分调动小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美术教育中,我们要用最新的教学评价理念为引导,努力使学生朝着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进,成为能够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巩平.美术新课程教学与教师成长[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商文.新型教育理念下中小学建筑教学空间发展探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6.

  3. 孙迪.“教育、行为、空间”互动视角下的小学教学空间及其组合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