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13
/ 2


地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探究

程晨鑫

石家庄东风西路幼儿园 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众所周知,地域文化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从人性角度而论,地域文化有三种教育价值:一是丰富人的体验;二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性;三是促进人性的形成。将地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是对幼儿生命的关怀,能激发幼儿已有的早期经验,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密切幼儿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对于施教者而言,地域文化的融入打开了另一扇了解幼儿的窗口,从而利于教育效果的提升;课程能够传递发展地域文化,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地域文化;幼儿园教学;探究

引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认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1地域文化特色课程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将地域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是对幼儿关怀与尊重。幼儿自出生起便置身于某种文化土壤中,其日常生活便与地域文化融为一体。日积月累,幼儿所获得的经验、知识及情感的发展都有着地域文化“影子”。地域文化在幼儿的园内生活和园外生活的链接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如此,作为施教者的教师也会更容易读懂幼儿,教育效果便会提升,有益于幼儿发展。其次,地域文化特色课程的开展能够增加幼儿的文化自信。幼儿园地域文化特色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将地域文化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便于幼儿从身边的人、事、物中了解本地独特的地域文化,亲身体验多彩多姿的家乡文化,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就会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与成就,感受本地文化魅力,增加文化自信。再次,地域文化特色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幼儿创新能力。有了地域文化的助力,幼儿与课程之间便“亲密无间”,幼儿在适宜的教育条件下更容易发挥自我,激发自身潜能,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2我国幼儿园教学中地域文化融入现状

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决定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具有各自的特点,比如三秦文化,巴文化,三晋文化等等。不同的文化形式针对不同的区域人群。在我国教育行业中,幼儿园教学与地域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对幼儿园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产生重要的影响,不同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对当地的幼儿园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幼儿园教学体制的改革,丰富了幼儿园教学内容和教材的优化,为幼儿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对幼儿园教育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要求教育工作者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思想,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在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我国教育行业需要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积极地融入地域文化,避免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建设和价值观的取向。对幼儿园的教学模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关于地域文化的教育内容,在实际的幼儿园教学过程中运用不足,传统的教育模式过分地注重知识教学,忽视了地域文化理念的地位和作用,品质教育工作没有积极地开展和落实。但是一些西方的文化因素在我国盛行,很多幼儿园的教材中融入了很多西方的文化元素,我国传统的地域文化因素内容越来越少,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以上情况的介绍和分析,关于地域文化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少,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意识薄弱,这就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在这种形势下,需要教育部门的相关人士积极地进行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渗透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我国悠久的文化文明,顺应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和目标,我国传统文明需要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

3地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方法分析

3.1幼儿园教学融入地域文化精髓

幼儿园的学生有自己的文化生活和学习特点,幼儿在幼儿园学习过程中,学习模式和学习内容相对单一,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幼儿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初步形成时期,也是进入社会和认识社会的重要时期,幼儿教学自身具有独特的特点,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儿童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要依据我国教育行业的现状,开展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内容的设置,并且有效地融入我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使我国儿童教育行业的特点显现出来。在我国儿童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学习西方教育,借鉴其成熟和精髓部分,在具体的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融入地域文化的精髓部分,结合幼儿的性格和年龄特点,对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和传播,使幼儿园学生感觉到地域文化的特色,同时幼儿园教师应该对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以及精髓进行提高,教育内容的地域文化比例提升,凸显教育特色和地域特色,使地域文化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积极的引导作用。

3.2加强地域文化与幼儿园教学课的融合

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积极地进行幼儿的学习引导,进行生活认知和体验,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基础,为学生创造优良丰富生动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学习和生活,地域文化在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体现不同的价值思想和价值追求,有利于幼儿思维方式的形成,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感受到地域文化的隐蔽特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合理筛选地域文化,选择适合学生心理年龄特点的优秀文化进行渗透,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使学生认识到地域文化的重要性,更加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

3.3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有效地开展幼儿教学活动

教师在整个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自身价值观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实践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重视地域文化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并结合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有效地融入地域文化因素。在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教育理念和教学思路的创新,对现有的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优化,有效地运用地域文化精髓和元素进行知识的碰撞和结合。比如可以运用我国经典的传统文化节日春节,在春节期间,通过分析贴对联和放鞭炮的文化习俗现象,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明白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同时对民俗知识进行讲解,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使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得到加强。通过幼儿园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改革,不但可以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利于我国幼儿园教育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3.4在社会实践中的延伸

注重建立外部系统支持,充分利用本地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家长和社区资源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效地把教学地点延伸开,带领幼儿到更广阔的空间,身临其境地体验真正的社会生活。幼儿的足迹遍布当地名胜古迹等地,在社会实践中萌发出对吴文化强烈的兴趣和深深的喜愛,社会意识和归属感也被进一步强化。

结语

总之,教学知识和内容来源于当地的文化背景,是决定教育走向和文化方向的前提和基础,同时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多层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并结合新的时代教学形式进行文化创新和发展。没有地域文化渗透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将失去教学意义。因此,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融入地域文化因素,是教学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6.

[3]施月平.深挖地域文化内涵,彰显园本课程特色[J].新课程研究(学前教育),2012,(1):69-72.

[4]李慧.幼儿园地域美术教学初探[J].赤子,2019,(1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