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4
/ 2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 运用

吴红

营山县通天小学 637700


摘要:历史故事有效融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更好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和分析能力,进而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这是实现现代教育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历史故事;运用方法

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很多经典的故事,不仅对当时的文化进行了展现,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智慧。很多学生对于历史的了解,是从历史电视剧中来的,他们非常想要知道真实的历史是什么样的。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补充历史故事,让学生在故事的带领下,走近遥远的时代,感受历史风貌。

一、历史故事对于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作用

1有效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他们需要通过课堂教学的正确引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学科因含有丰富的历史故事而对学生具有很大吸引力。有效的历史教学形式,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启发他们从一幕幕历史故事中进行思考,不仅有助于优化其逻辑思维,更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及人文素养。因此,在教学中融入充满趣味、生动鲜活的历史故事,符合初中生这一特定年龄段的求知特点,可大大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质量。

2有效促进学生的理性思维形成

在漫长而繁杂的中国发展历史中,包括大量不同时期、不同立场、不同阶层及不同类型的发展轨迹和脉络,期间蕴含着复杂的因果与逻辑推理关系。所以,通过教师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沿着历史的发展脉络,梳理其中的逻辑顺序,摒弃主观的感性思维,以一种更为客观和理性的角度对待和评判历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维。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正确选取历史故事的要求

1要事出有因确保歷史故事真实性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选取,应坚持故事的出处有真实的史料为据,且不违背教材史实,这需要教师在课前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对同一历史故事要注重区分正史、民间野史等,确保故事的来源和本真详实有据可考,切不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而随意选择不真实的故事。比如:在学习《史记》这一历史巨著时,可为学生讲述作者司马迁历经磨难、不屈不挠创作《史记》的故事,加深学生对诞生背景的认知。

2要精心撷取确保历史故事高效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相关史料浩如烟海,不可能全部相关的故事都选作教学辅助资料,而要围绕教材的核心要求,按照高效性的选取原则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促使课堂高效、精准教学。

三、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引入故事教学要注意故事的逻辑性和篇幅的长短

首先,引用历史故事,是为了锦上添花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所以教师要在备课时对引用的故事进行编辑,控制故事的篇幅适合课堂内容。历史教师对历史典故如数家珍,所以在引用故事时如果引用内容篇幅长,就会占用过多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学出现主次颠倒的现象,不利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其次,初中生思维活跃,而且已经具备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所以在教师备课时要注意引用故事的真实性和逻辑性。因此第一步要做好故事的筛选。筛选故事的原则就是符合历史事实;符合课堂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能吸引学生。比如,在讲解《夏、商、西周的兴亡》这章节时,可以为学生讲述《夏桀暴政》《商纣王暴政》的故事,故事都是真实的历史资料,学生可以通过故事而分析夏、商灭亡的历史原因。由此可见历史故事的选择要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还要具有历史依据,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故事教学能激發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学习,才是成功的故事教学法。

2、深化理解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历史是抽象的,不易于理解的,也正是因为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才让它变得如此具有魅力。而初中生的思维大多是形象思维,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在分析历史现象的过程中,加入故事成分,并通过有效手段将较难理解的知识点以故事来将其简单化,以此来加深学生理解,丰富其情感体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3以历史故事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整合

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把一些有关联的历史知识点用历史故事有效整合,让学生对历史发展过程和脉络进行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有效记忆和理解历史知识,体会历史知识的含义[2]。比如“文学艺术的繁荣”的讲解教学中,老师讲述莎士比亚、达芬奇、梵高、贝多芬等艺术家的故事,让学生通过这些人物故事了解其历史背景,研究相应的文学艺术具体情况,感受各种艺术含义。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随着历史故事记忆和理解其历史实例,方便学生学习,使学生更好地复習,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进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4.以历史故事对历史课堂有效丰富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受到课堂时间、老师精力、课本内容的限制,在课堂中不能有效掌握和理解全部知识,学生也难以更好地提高分析能力。因此,历史老师要引导学生研究和理解历史知识,开阔视野,发挥联想。老师可以应用历史故事让课堂内容更丰富,并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进而深入分析和理解相应知识。

5、巧妙结尾

结尾往往是一节课的精髓所在,是知识的集大成部分。受学生惯性认知和传统教学弊端的影响,每节课的结尾环节大多不尽人意,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历史故事作为结尾,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但需要注意的是,故事运用要恰到好处,既要体现知识的整体性,也要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历史故事是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构建历史“高效课堂”,提高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并非所有的历史现象都需要历史故事作为切入,历史是一面了解过去、映射未来的镜子,它不光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学生历史思考的层次性和深入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实际能力。因此,教师要深刻把握到历史学科的特性,探究新的教学方式,推动历史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飞飞.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9(25):107.

[2]刘春梅.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9(14):201-202.

[3]张红顺.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黑河教育,2018(9):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