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延时服务——快乐成长巧接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2


课后延时服务——快乐成长巧接力

赵元芹

烟台市牟平区文化街道中心小学 264100


一阵悦耳的放学音乐,昭示着孩子们完成了一天的学习,即将沐浴着晚霞走出校园。有这样的一群孩子却自主选择留在校园里,在生龙活虎的学习情境中拉开了“课后延时服务”的序幕!

曾几何时,牟平区文化中心小学地处城乡结合部,每天晚学后,许多孩子的父母因忙于生计而不能按时接送孩子。看到这群孩子经常在街头闲逛打闹,学校领导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让家长放心,让孩子快乐成长,于是,学校为每位家长发放了《学校课后延时服务自主申报表》,接送孩子的确有困难的家长和孩子均本着自愿的原则,自主报名参加学校创办的丰富多彩的免费课后延时服务活动。学校的这一举措对家长来说犹如久旱逢甘霖,接下来学校审时度势,以多彩的免费服务来扮美孩子那稚嫩的童心!

一、课后延时——延出精彩的活动社团,倾听成长拔节。

延时1小时,如何实现快乐成长“巧借力”?这是我们教育者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因此,学校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成立了一个又一个别具匠心的社团活动组:快乐阅读、管乐、篮球、田径、书法、舞蹈等。

看吧,每天晚上孩子们晚学后就放下书包,奔向了属于自己的快乐社团小天地!晚学后,操场上出现了一个个矫健的身影。看!篮球社团的队员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拉开了对抗赛的序幕。他们或勇猛来拼抢篮板,或以灵活迂回的进攻来投球得分。汗水洗去了他们的疲惫,笑容放松了他们的身心。学校还摒弃了“一刀切”的做法,而是为课后延时服务的这些孩子量身定做了训练项目:基础班的同学由专门的老师负责练习运球、传球等基本功,提高班的队员则经常进行分队竞赛。如此一来,就把枯燥的篮球运动训“实”训“活”了。每天,当姗姗来迟的家长看到汗涔涔的红润面庞,都会欣慰地拍拍孩子的肩头鼓励一番。是呀,健康在于运动,尽管孩子们的皮肤有些黝黑,但我们都有理由相信,晚学后酣畅淋漓玩篮球一定会成为这些社团小队员童年中最快乐幸福的时光!

学校田径社团则是卧虎藏龙之地。每天晚学后,学校精挑细选的社团指导老师会组织系列科学的热身训练,接下来便是一圈、两圈的跑跳训练。他们记不清自己一天究竟能跑多少圈,夕阳下的他们却明白:在等待家长接走的个把小时里,他们洒下的是汗水,收获的是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力。

听!和着铿锵有力的鼓点,你会应声捕捉到了这样一支活跃着的鼓号管乐社团。为了实现部分家长的兴趣培养愿望,为了满足同学们的爱好需求,学校配以优秀的音乐教师进行社团训练指导。“大课集中辅导”、“小组针对性训练”、“你敲我看他来听”等策略让管乐社团熠熠生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鼓号队则会“大显身手”,自信而阳光的他们会让家长们为自己当初的决定而自豪。

舞蹈室内传出了有节奏的韵律,在翩翩舞动的身影里,在刻苦训练的汗珠里,在我们赞叹之余,分明听到了成长拔节的美妙声音!在 “美术社团俱乐部”里,书法社团的孩子们那一板一眼的运笔章法,别具小小书法家的风范;国画社团里,那满墙的国画作品虽然略显幼稚,但画架前的一个个孩子都是那么沉得住气,静得下心,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齐白石”或许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个!陶艺、围棋、烹饪……在这个延时服务乐园里,成长的快乐无处不在!

我们经常这样说“白天鹅要爱,灰小鸭我们也要爱。”如果说以上这些社团活动满足了特长孩子的成长需求,那么别出心裁的“课外阅读社团”则成了最有人气的成长乐园。放学后,这些幸运的孩子们晚学后一改“放羊式”状态,而是在“课外阅读社团”的号召下,自主来到学校图书室、阅览室,一本本好书成了他们晚学后最急于见到的好朋友。安静的阅览室内,一颗颗渴求知识的心在欢跃着。他们或阅读,或摘抄,或低声交谈着。学校特意安排了图书室的老师来服务于这些热爱阅读的孩子们!当然也少不了他们自发推荐产生的“阅读社团团长”。学校那琳琅满目的图书犹如一块块磁石吸引着孩子们!这里可以边阅读,边查阅工具书,甚至将图书室的电脑也对孩子开放,大家可以对书中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网络探究,可以在搜集资料后,由他们自己的阅读社团团长组织大家适时进行阅读后的小辩论……看着恋恋不舍离校的孩子,前来接孩子的家长们经常这样感叹道,在“延时服务乐园”中,孩子不用我们督促就爱上读书啦;有个孩子还在日记中这样写到:延时的快乐阅读,让我插上了高效学习的翅膀,我不急于回家,我也不留恋电脑游戏了,因为在延时服务的社团里我享受到了丰富的精神“大餐”。 沐浴着书香的她们彻头彻尾地爱上了这个别具一格的“课外阅读社团”。老师们安心了,因为爱读书的孩子最有上进心;家长们放心了,因为乐读书的孩子最可爱。

二、延时服务——延出 温馨的“心理小屋”,精准疏解心结。

当前社会节奏加快,家长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一方面他们没有时间来准时接送孩子,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透过现象把脉本质,那就是这些参加课后延时服务的孩子内心对亲情是极其渴望的,他们相对于其他家庭的孩子来说,心理更加脆弱,敏感。基于此,我们在延时服务过程中也适时启动了“心理小屋”,每天都有学校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来到小屋与部分孩子互动交流。在轻松的氛围中,孩子们很容易打开心扉,和老师畅所欲言。老师们也会不露痕迹地进行倾听,能够合理地给予情绪的疏导。慢慢地,孩子们在延时服务时内心变得更阳光了,许多人由原来的“不得不在校”变为了“我想留在校”。经过老师们的疏解开导,一天的小心结、小委屈、小迷茫就在跨出校门时迎刃而解。

我们还创造性地开展“打沙包”“画情境图”“种子黏贴画”等疏导举措来释放孩子的内心压力。一番努力之后,郁郁寡欢的孩子少了,情绪暴躁的孩子变了,“带着灿烂的笑容离校”,这不正是我们以人为本,不忘教育初心的真实写照吗?

三、延时服务——延出标准的“调查载体”,轻松问诊教育。

开门办学,更需要我们为师者“开门纳谏”。每天晚学后的延时服务,包含了每个级部,每个班级的学生。这些学生极具标准的“调查样本”特征。于是,我们会定期在延时服务中开展各种问卷调查活动。有聊天式调研:你最喜欢餐厅里做的什么饭菜?最不喜欢吃什么饭菜?毋庸置疑,这样的谈话内容整理后一定能成为学校餐厅的工作方向;还有发放问卷调查:《规范办学小调查》 可以精准把握每个级部或每个班级的规范程度,更好地为学校工作“保驾护航”。

我们还经常挂在嘴边的有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个良心活。因此,我们始终秉承着这样的信念:关系到孩子的事情都是大事情!“课后延时服务”既用掷地有声的行动帮助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又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前提下助推孩子踏上了成长快车道,又有谁能不为这样的务实大举措而喝彩呢?

今后,我们会继续探索“课后延时服务”的创新做法,用接地气的活动来“接力”孩子的快乐成长,为孩子描绘出精彩的人生底色!延时服务,不打折扣,我们永远在路上!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