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活动课堂的教学策略与实施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6
/ 3

部编版初中历史活动课堂的教学策略与实施建议

李晔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外国语学校,江苏省无锡市 214200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也需要进行改革,主要是针对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运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组织开展初中历史活动课堂,更好地落实历史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本文章主要研究活动课堂与学科课堂的异同、部编版初中历史活动课堂的教学策略、部编版初中历史活动课堂的实施建议,主要是根据历史课程的具体内容与教学目标,通过引入丰富的教学素材、创设生动的课程情境、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指导各小组深入探究、进行综合性活动评价等方式,以此有效达成活动课堂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历史;活动课堂;生动情境;丰富资源;共同探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以单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杨找出相对自由的自主活动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单独实践与合作探究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历史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以此在历史活动课堂中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活动课是一种新型的课堂形态,它在兼顾所有学生、全面培养学生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以及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相关课程内容开展活动课堂教学,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直观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积极活跃的活动课堂中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 活动课堂与学科课堂的异同

新型的活动课堂与传统的学科课堂有所不同,但是两者之间却有着内在的联系,具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两者之间的联系性主要体现为:一是主要目标都是哦诶杨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虽然课堂形态不同,但是总体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二是课程核心内容具有联系,不论是活动课堂还是学科课堂,其中的课程内容都有非常强的联系,都与课程的教学目标密切相关,两者具有殊途同归的特点,虽然教学形式具有差异,但是都是为了更好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三是学习活动方式具有相关性,活动课堂的学习活动方式主要是以学生实践为主,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方式探讨知识,传统的学科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但是两者都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参与。

活动课堂与传统的学科课堂也具有差异性,主要体现为:一是两者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有所不同,学科课堂主要是完成基础的课程目标,以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为主,活动课堂多是探究性、延伸性的知识内容,主要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二是内部构成的差异性,两者在课堂组织形式上具有显著差异,活动课堂主要由各小组组织知识探究活动,学科课堂主要由教师组织知识探究活动;三是培养效果不同,活动课堂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学科课堂往往只能让学生形成基本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该经常组织开展历史活动课堂。

  1. 部编版初中历史活动课堂的教学策略

  1. 结合课程内容,引入丰富的教学素材

对于初中历史活动课堂,教师首先应该根据历史课程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引入丰富的教学素材,这些教材素材可以包括历史史料文本、历史图片、历史短视频、相关评述等,将这些教学素材整理成电子课件,制作成多个微视频,按照探究性活动的相关顺序展示给学生,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生动导入历史活动课堂[1]。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指导、点拨、点评。

例如,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的《秦末农民大起义》一课,主要的内容包含“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三个部分内容,通过融入主题论述、历史史料、相关史事、出土文物图片、历史地图等,生动展现秦朝灭亡与汉朝建立的历史过程。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一是认识关于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的基本情况与开始意义;二是掌握巨鹿之战、楚汉相争、西汉建立等内容,探究秦朝灭亡主要原因,形成分析史料和归纳问题的能力;三是通过开展合作探究互动分析历史问题,培养学生信息搜集能力和史料论证方法。结合以上内容,在“课后活动”的专题中,我会根据相关内容引入丰富的学习素材,比如有秦朝郡县制地图、文字的演变、焚书坑儒、七国货币的形制、秦朝法严苛、修建长城与强征赋税等,将以上内容通过文本、图片、微视频的方式展现出来,初步为构建历史活动课堂打好基础,以便更好进行下个阶段的教学。

  1. 运用多样资源,创设生动的课程情境

教师在做好前期的准备后,就可以运用这些资源和多媒体工具构建活动课堂,从而创设生动的课程情境,在动听的音乐、生动的图像信息渲染下,更好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主动思考问题,进而初步构建历史活动课堂[2]

例如,对于上述的《秦末农民大起义》一课,教师可以根据“课后活动”环节的内容,运用实现准备好的多种多样的历史教学资源,以及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比如我会先通过展示以下内容,创设生动的课堂情境:一是由夏朝到秦朝的历史地图演变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由夏商的部落到周代的分封制再到秦朝的郡县制演变过程;二是展示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的文字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史,以及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前的文字形态;三是展示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货币图片,比如齐国和燕国的刀币、秦国和魏国的圜钱、楚国的蚁鼻钱等;四是关于强征民众修筑北部长城、强征赋税、修骊山陵等的资料,表现出秦法的严苛;五是关于秦朝的驰道地图,体现秦朝在开拓交通方面的贡献。通过展示以上内容,创设生动的课程情境,提出问题:以上哪些内容包含的措施与秦朝迅速灭亡有关?哪些能够加强国家的稳固?结合以上生动的问题情境,可以更好地构建历史活动课堂。

  1. 依托生动情境,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

教师利用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多媒体工具创设生动课程情境之后,可以依托这个生动的情境,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以此为引导与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打好基础[3]。关于探究性学习任务,核心在于其中的内容具有探究性,教师可以根据部编版历史教材的“课后活动”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创设多个探究性学习任务,让各个小组自由选择探究任务。

例如,关于《秦末农民大起义》课程中的“课后活动”资料,通过做好以上工作,已经构建了初步的历史活动课堂,接下来教师可以依托生动情境设计一系列的探究性学习任务,以此引导与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问题探究,更好地完成历史活动课堂的学习任务,更好地提高历史知识储备,形成系统历史发展脉络。“课后活动”的问题有两个,问题分别是:哪些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是起义具有什么历史意义?根据这两个问题,我通常会提出更多的 问题,实际探究性学习任务,比如:关于秦朝能够最终统一六国的原因有哪些?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和稳固国家统治的措施是什么?你还知道秦朝哪些开疆拓土的内容?我会让学生以这些问题为基础,进行小组合作,进行深入探究。

  1. 根据认知能力,指导各小组深入探究

在接下来的历史活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学生的历史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根据各个小组自主选择的问题,以及参与探究的具体情况,指导各个小组进行深入探究,帮助他们及时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活动课堂的学习效率,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探究任务[4]

例如,以《秦末农民大起义》课程中的“课后活动”为基础,班级上的各个小组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通常会到小组中间去巡视,及时发现他们在探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根据学生的主动提问,进行一些点拨和指导。比如对于这个问题:哪些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我会这样指导学生:先分别找出能够促进国家稳定的措施、劳民伤财的措施,然后具体分析劳民伤财的措施,进而解答这个问题,比如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开拓交通等利于什么?强征赋税、严刑苛法、修骊山陵等会导致什么问题?哪些措施具有两面性?对于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需要从农民阶级的斗争、反抗暴秦、动摇统治根基等方面进行论述。关于秦朝能够最终统一六国的原因有哪些,需要结合中央、地方的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比如中央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地方实行了郡县制等。关于秦朝那些开疆拓土的内容,我会结合图文资料,展示关于南征百越和设置岭南三郡的内容。通过作出以上的相关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更好地完成探究性任务,提高历史活动课堂的教学效果。

  1. 展示探究成果,进行综合性活动评价

在各个小组解答问题和完成探究任务后,教师应该让各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展示探究成果,并让其他小组对展示的结果进行评价,在所有的小组展示探究成果之后,教师还应该进行综合评价[5]。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探究任务,根据各小组的展示结果、探讨过程、学习态度等予以评价,主要以正向的鼓励性评价为主,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参与历史活动课堂的自信心,有利于为开展下一次历史活动课堂打基础,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例如,关于《秦末农民大起义》课程中的“课后活动”相关任务,经过教师的指导之后,各个小组可以很快解答问题,完成对应的任务,只是探究的结果有一些差异。小组代表展示的方式有所不同,有的是口述,有的是图文结合,有的是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应该将评价标准放宽一些,只要各个小组展示的结果言之有理即可,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信心。在积极地正向评价后,我一般会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总结,以此完善活动课堂。比如对于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一般总结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阶级的起义斗争;拉开了暴力反抗“暴秦”的序幕,是农民起义反暴秦的第一炮;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朝统治,为刘邦和项羽的起义作铺垫,教育后世的统治者要实行开明的统治。

  1. 部编版初中历史活动课堂的实施建议

对于部编版初中历史活动课堂的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是也凸显了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帮助初中历史教师实行活动课堂,提高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这里提出一些具体的实施建议,以供相关教师参考。

首先是教学素材尽量丰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构建活动课堂,需要运用大量的教学素材,只有利用这些教学素材设计和制作电子课件、微课视频等,才能更好地创设生动的历史课堂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为后续的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相关问题打好基础。

其次是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在新课改的理念中,倡导新时期的历史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师单独教授的方式,重视与学生的互动,注重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注重引导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对于历史活动课堂而言,教师也应该遵循新课改的理念,通过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通过点拨、提出探究性问题等,多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尽可能不插手学生之间的探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启发学生历史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最后是注重评价以及总结。在初中历史活动课堂进行到最后,教师让各个小组代表展示探究成果,以及让各个小组进行互相评价,教师应该根据多种因素对各小组进行总评,可以实行量化评价机制,也可以进行综合性评价,评价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信心,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因此在评价过后还应该进行总结,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提前制作好的教学素材、思维导图等,总结相关问题,从而更好完善历史活动课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根据新时期新课改的相关理念,结合初中历史教育教学的现状,结合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研究活动课堂与学科课堂的异同,以此为基础探讨部编版初中历史活动课堂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历史课程的具体内容与教学目标,引入丰富的教学素材,创设生动的课程情境,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指导各小组深入探究,最后展开综合性活动评价,以此完善整个历史活动课堂,提高历史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严华琴. 浅谈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实施策略[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8(15).

[2]余琼洁.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综合探究活动的可行性策略分析[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013(034):127.

[3]刘树梁. 浅析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7(38).

[4]张国华. 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情感教育策略初探[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04):P.94-94.

[5]秦瑞宝. 初中历史教学活动课设计策略[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6(36):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