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估算教学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31
/ 2

有效开展估算教学的策略研究

孟媛媛

陕西省华阴市岳庙中心小学 陕西省 渭南市 714200

摘要:本文总结了有效开展估算教学的策略:一是创设生活化的估算情境作为教学切入点;二是在具体情境下选择恰当的估算方法与策略;三是在实践中体会估算的价值,提高估算能力;四是重视估算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策略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估算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各版本的教材也相应丰富了估算的教学内容,教学中我们尝试让估算教学更加贴近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走进小学生的心灵。本文结合估算教学的实践探索与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提高估算教学的质量,充分发挥估算的价值。

一、创设生活化的估算情境作为教学切入点

在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创设估算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估算需求,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估算便捷性优点。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不少,但是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贴近的估算素材却不多。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观察,认真研究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不断提取与估算有关的生活化素材,并设计问题支架,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如在教授《买矿泉水》的内容时,有的教师利用大屏幕为学生展示教材中的情境图,创设在运动会上买矿泉水的教学情境,还提供了与数学教学有关的信息,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假如你是老师的小助手,需要跟老师一块去买回矿泉水,并需要你策划购买的过程,你认为应该考虑哪方面的问题呢?”生活化的数学情境激活了他们的已有经验,调动了他们的思维。很快,学生们提出了诸多问题,如“买矿泉水一共需要多少钱”“带的钱够不够”“大概需要带多少钱”等。此时,“大概需要带多少钱”这样的问题就使“估算”成了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为接下来顺利进入估算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具体情境下选择恰当的估算方法与策略

在估算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帮助他们形成估算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我们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估算训练,而且要把重点放在遇到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学会使用适宜的估算方法。如学校操场边有很多大树,有的教师鼓励学生估测树的高度。针对这个问题,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不同的方法。如三年级的小学想的办法是拿着尺子爬到树顶开始测量,这与他们的习惯于精算的思维有关;到了四年级,大部分学生会对某棵树的高度进行估算,如大约有一层楼那么高,只要知道一层楼的高度就知道树的高度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经验与知识水平不同,他们会选择精确测量或估测。到底使用哪种方法呢?这需要学生从具体的情境出发做出选择。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同一年龄段的孩子使用不同的方法时,教师就不必局限于估算教学,而是鼓励那些选择估算策略的学生讲清楚理由与具体的估算思路即可,这样可以进行渗透式教学,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估测结果与精确测量结果做出比较,使全体学生对不同的估测方法与策略的价值有更深刻地认识。

三、在实践中体会估算的价值,提高估算能力

实践证明,提高小学生熟练估算的技能并非难事,但是若要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估算的实际价值就没那么容易了。数学生活化的估算教学,实际目的是让学生应用估算来解决问题,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体会估算的重要价值,进而提高估算能力。如“跳绳比赛开始了:女同学在3分钟内跳了267下,男同学在2分钟内跳了大概194下,请小朋友们估算一下,男生跳得快还是女生跳得快?”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估算和精算都能解决问题,笔算、口算均可。但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估算进行口头运算,从而在实践中让学生体会口头估算比笔算更加便捷。

四、重视估算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重视过程性评价,而非单纯进行结果性评价。在估算教学中,有的教师会这样开展评价:“看一看谁估得结果最准?”“××同学最棒,他估的结果与准确值最接近!”这种只注重估算结果的评价方法往往会偏离我们开展估算教学的目的。估算结果会随着学生估算能力的提高以及年龄的增长而更加接近于准确值,因此,在进行估算评价时要注意学生的年龄段,并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由于是刚开始学习估算,所以估算结果一般情况下会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高年级,学生们就会在已有估算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反思、调整,尽量估得更准一些。而且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估算的过程。在估算过程中,可使用的估算方法与策略具有多样性。所以,估算评价要体现一定的开放性,即当学生的估算结果偏离准确值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二次反思”的方式探索不同估算方法的区别,进而不断对自己的思维过程做出调整。同时,这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也就是说只要恰当合理,每个人的估算思路都值得尊重。

在小学数学估算教学中,教师在通过生活化估算教学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探究估算的价值,增强他们的估算意识;通过估算与精算教学的结合,让学生体会估算的便捷性,掌握更多的估算方法与策略;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让教师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提高教师开展估算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俞海健.估算教学中的“攻守道”[J].小学教学研究,2018(35):65-67.

[2]赵世文.小学数学估算方法教学探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