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喻时代 网络思政实效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22
/ 3

后喻时代 网络思政实效性研究

赵红伟

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311

摘要:伴随着后喻时代的到来,我国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嬗变,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更加趋向于平等和相互尊重,增加了交流互动的频率。在现阶段,网络已成为高校进行思政教学的重要场所,它的出现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同样也影响着教师思政教育的开展。因此在网络上开展思政教育,对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后喻时代;网络教育;思政教育;实效性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讯网络已经融入到了文化、教育、商业等多个领域,成为思想交流与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渠道。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体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课”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创办高质量大学,不能忽视更不能缺少网络这一阵地,过不了网络这一关,将无法适应后喻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无法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也无法真正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1高校网络思想教学的现状

1.1大学生思想活跃,但极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接触网络提供了便利,无论是移动手机还是学校的信息设备。作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后喻时代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接受及应用能力。班级建立的QQ群、微信群、公众号等,几乎所有学生都会参与其中。信息技术发展带动了经济水平的增长、推动了教育环境的发展,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网络环境中信息良莠不齐,既有积极向上的时政新闻、学术争鸣,也有消极的网络暴力、色情垃圾,这些信息混淆在一起,很容易影响大学生的判断。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环境,学生可以在网络中畅所欲言,提升自我认可感,与此同时也会导致学生沉迷网络,忽视了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在网络中,消极负面的信息会给学生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因此也给高校网络思政带来了严峻的考验。思政工作者要及时占领网络阵地,防止负能量、不当价值观、别有企图的传播者入侵。

1.2教师精力分散,网络思政教学能力薄弱

熟练掌握网络技术且游刃有余的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高校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虽然是日常工作中经常接触网络,但是大多只懂得表层应用,技术应用能力还比较薄弱。高校教师一般都是本科或者硕士毕业后通过笔试面试选拔出来,基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思政教育管理和训练。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管理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心理变化和人身安全等,精力有限时间也有限,相应降低了他们对信息主导权的掌控。思政教育工作者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必须要对网络技术熟练的应用,并将其融入到思政教育中,进而提升网络思政的实效性。

1.3高校网络平台建设滞后,网络思政教育体系不完善

网络思政教育是一个繁杂而系统的工程,涵盖丰富的内容和不同的表达方式,但高校网络平台覆盖面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提高。其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网站宣传力不够,学生对思政教育的网站没有较高的关注度,会出现访问量少的情况。其二,高校网络思政信息大都枯燥乏味且缺乏互动性,很多是思政教育的文章或者是学校发出的规章制度,难以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除此之外,在思政教育网站发布的内容都是经过妥善处理的,一些时事政治或者热点新闻无法及时的更新到网站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完善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体系实现网络教育的实践性,是发展网络教育的出发点之一。

2高校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2.1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工作质量

网络思政教育和传统的教育不同,网络的开放、共享、交互等功能,使知识的传输方式由原来的单一性转为双向性。网络世界学生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的内容和信息。网络思政教育可以传播更丰富,类型更多的信息,非常灵活,在实际教育中有着非常高的效率,这样的优点推进了教师教学的进度,还可以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极大的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了教育资源应用程度的最大化。教师借助网络的强大功能、表现形态以及运用的规律有效地提升了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成为思政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有力保障。

2.2有助于提升学生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网络思政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帮助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法治意识。高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场所,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目的,更是高校思政教育成果取得的重要资源保障。网络思政教育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可以最大程度的调动起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知能力,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精神投入,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高效完成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目标,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成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有利于摒弃传统教育模式、拓宽教育场所

后喻时代的到来,学生们对自己的需求敢于讲出来,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都有了更高的需求。网络思政教育者通过搜集大量的信息,在完成统计分类和编辑处理之后,生成相关的信息,发布在网站上,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更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创建了一个丰富多彩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并且形成了科学化、程序化的长尾效应。从另一方面讲,网络思政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了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平等尊重的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及时表达自己的诉求,方便了思政教师的后期管理和教育,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而有效诠释了后喻时代的良性师生关系模式,教师用积极、平等的方式引导着学生们发展和进步,同时也是自我鞭策的形式,有利于师生教学相长。

3探索后喻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

3.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现阶段,高校在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及时了解社会热点,了解国情和民情的变化,在遇到大是大非的问题时,要坚定自己的认知立场。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要认真搜集网络上最新与专业相关的时事信息,通过自己的话语讲解知识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提升自身网络思政育人水平,对学生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核心内容严格把关,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育人质量。在工作中,高校可以聘请网络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真正认识到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思政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身的网络应用水平,实现远程教学和网络技术的有效结合,进行这样的网络培训可以帮助教师很好的了解网络技术。另外还要鼓励和激励思政教师学习国家下达的文件和政策,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能力,完善认知结构和框架。其次,要聘请有专业能力和经验的优秀网络技术人才,发挥专业的特点和作用,构建优质的网络教育平台,及时解答问题,提升整体师资队伍能力水平,以此更好的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最后,增强教师网络思政教育的意识,增加资金的投入,可以设置专门的教育经费,开发多媒体平台的应用程度,给学生制作精彩的有吸引力的政治教育内容。

3.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新优质教学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思政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随着后喻时代的到来,解放了学生的天性,当前的大学生大都是“00后”,思想更加独立想法更加奇特,所以教师要尊重且适应学生的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选择有效地教学方式进行网络教学。首先,教师要主动地去了解当前网络上流行的语言,了解学生喜欢和关注的热点话题,和思政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开展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教师简单的收集网络信息之后直接进行教学,而是要在选择之后认真编辑形成有内涵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了解和学习政治内容,便于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其次,要让学生平等的接受网络信息内容。后喻时代的到来,教师要有意识的转变自己的位置,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为学生创造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这对日后的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平等的环境中进行思想的碰撞,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最后各个高校之间要进行合作和交流,特别是相关工作取得良好成绩的高校,要发挥其优势,在合作中构建良好的教育平台,在整合各高校的教育资源之后,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3.3牢固树立阵地意识,构建网络思政监管新格局

网络世界信息庞杂,内容涉及领域较广,然互联网中也存在诸多负面、虚假信息,这些信息很容易误导学生的认知和判断。因此,高校应加强网络监控,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健康“自我发声”的网络生态环境。首先高校要加强制度建设,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上网环境,利用制度制裁不良信息的传播,保证上网环境的健康和清朗。其次关注学生思想动态,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利用网络积极反馈学生的诉求,有效缓解学生的消极情绪。最后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对网络空间进行及时清理,善抓契机,适时切入,引导学生理性客观辩证看待问题,意识到负面信息的危害性,充分提升网络思政的话语权。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作为后喻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主动出击,抢占网络这一有效传播高地,牢牢掌握网络思政的话语权、主动权。新时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网络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郑琼.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途径研究[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1):52-55.

[2]秦晓婷. 浅谈高校中的网络思政[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31(S1):17-19+25.

[3]黄向军,许云燕,周亚傲. 高校网络思政育人路径创新思考[J]. 北京教育(高教),2017(04):79-80.

[4]向菲. 探索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新方向[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3):157-158.

[5]徐琨.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现状与对策研究[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3):25-26.

[6]童玲,张巍,曹小清,尹慧仙. 新时期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创新路径[J]. 决策探索(下),2019(09):76-77.

[7]潘伟. 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对策研究[J]. 职业技术,2019,18(12):77-80.

[8]杨会良,王胜霞,张朝伟. 后喻时代高校师生关系的嬗变与重构[J]. 教育探索,2011(10):18-20.

《后喻时代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状况创新性研究 》,201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903030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