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机器人仿真教学——VJC1.5能力风暴仿真平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2

谈谈机器人仿真教学——VJC1.5能力风暴仿真平台

鲁洁

鲁洁乌鲁木齐市体育运动学校830002

摘要:“机器人仿真平台”教学很好,成本低,每个学生都可以玩。图形化编程,简单易学,直观形象。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编程语句,非常有意义。我在“机器人仿真平台”教学中,侧重于学生对传感器的理解运用,注重学生的自学,力求教学中言简意赅,力求培养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机器人仿真平台VJC1.5能力风暴仿真平台传感器模块控制模块循环语句条件判断

因为有机器人大赛等客观环境,本人逐渐接触到了机器人、机器人仿真平台,大概熟悉了、明白了就渗透到了教学中。教学相长,我也有些进步,感觉机器人教学引入到课堂中非常有意义。本文就谈谈机器人仿真平台教学的意义,以及我是怎么开展机器人教学的。

一、仿真机器人的意义

很多学校开展机器人兴趣班大体是为了机器人比赛,要荣誉,要成绩,但是存在诸多弊端。首先资金投入大,硬件优势对比赛结果影响非常大,一台设备动辄几万,而下次比赛有可能就要更新。更换零件、维修等都需要大投入。最大的硬伤是,参与面窄,仅限于数个学生参与,存在教育不公的问题。如果仅仅是为了荣誉、成绩,是有违教育的终极目的的。

根据信息技术课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培养学生自学提高信息技术的能力。所以在教材中渗透学生喜闻乐见的机器人教学是正确的,有兴趣,有好奇,有求知欲,有探索自学空间,通过机器人教学能很好地把学生的心带回课堂,争取有效的、有意义的课堂。

二、我是怎么开展仿真平台的教学的

前期肯定是做了大量准备和积累,要玩转VJG能力风暴仿真平台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教学中我没有给学生装好软件,而是每次都要他们自己安装,锻炼他们自己构造创作平台的能力。教学中多设疑,针对环境条件提问,就是前期铺垫尽量做好,让学生自己解决些问题,比较有益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教学参与度、更深地把握教学内容。

怎样用极短的时间将学生引入课堂,引动学生的认同、兴趣和求知欲,是教学艺术。这就要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上既有学科的深度,又要切合学生的兴趣点,能符合他们的认知能力,跳跳能够着。针对七年级的学生,要更多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内容上不能枯燥,不能单一,不能平淡,不能无效,教学上要螺旋上升,给他们更多的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

机器人仿真平台的教学,能够通过简单的图形化编程让机器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是非常有趣的。

后面基本以传感器为单元开展教学。传感器是机器人智慧的体现,是机器人教学的重中之重。各种传感器间有结构上的雷同点,教学上容易前后顺承,再以传感器为点,铺展开讲到变量、讲到子程序。

后期以迷宫为典型,稍稍拓展完成些任务,就算完成了VJC的普及教学,让学生能够完成些简单任务。

最后得让学生自己做幻灯片总结“能力风暴仿真平台”。这是我固有的教学套路,就是让学生自己总结已经学过的内容,温故知新。

三、机器人反正平台课程的设置

1.VJC能力风暴软件的认识。这是第一节课,让学生安装软件,了解怎样编程、怎样进入仿真平台、怎样阅读帮助。强调让学生安装软件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动手的能力,而不是等着别人给搭建平台,或者没有平台就茫然不知所措。软件的简单运用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既让大家明白了软件,又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提高了自我认可度。

2.红外测障。红外测障就是用来判断有没有障碍物的。这时就要定下基调,定下检测传感结果的方法,以便于后期传感器直接套用,做到教学时候的顺承性,增加学生对教学点的熟悉感。检测传感器结果的通用方法如右图,永远循环,判断有没有障碍,有就停下,没有就前进。而在后期的传感器学习中,这个语法是通用的,这给后期的教学定下了基调,让教学轻松。当然,红外测障的变量是有三个的,分别是“前”、“左”、“右”,还有红外测障感应半径是可以调整的,这要在后期的学习中慢慢展开。

3.亮度检测。有了红外测障的学习,亮度检测基本顺理成章。除了提醒学生用通用检测法外,还要给出有没有光的参考值“200”。往往学生基本上套用成功,这样就让学生给学生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然了,这“200”是有根据的。“200”是亮度检测感应值,看不到蜡光就是255,越靠近蜡心数值就越小,最小是0。这些数值很好检测出来,一边直行一边检测亮度一边显示检测值就可以解决问题。当然,这个方法后续是可以继续用的。

4.地面灰度。地面灰度值,地面越暗感应值越大,反之越小。如黑色是255,白色是0。这些数值可以用边走边检测边显示来测取。让机器人沿着地面上的单色线走路也是机器人比赛中常有的任务,在此处可以提到,也可以在后期任务时候谈到。远离就是有线就走开,没有就靠近,总之是晃动着往前走。黑板上绘白线,机器人怎样沿着白线走呢?看地面颜色,是白色就望右上角走,不是就往左上角走,就像摸着墙走。

5.转角检测。转角检测是用来记录轮子转了几个单位用的,大概是33个单位是一圈,可以用来记住机器人行走了多远。小于5圈×33=165就直行,否则就停下。这里每次直行的幅度越小越无限接近165。这里已经可以在固有的判断语句和检测语句基础上再拓展出“变量”,用变量记住前行多远,碰到障碍物后回到初始位置。这里就用到新的概念“变量”,用来标示是前进还是后退,用来记住行进、后退的距离,学生较难理解。

6.迷宫。迷宫主要是对红外测障的一次较为复杂的运用。迷宫是什么?怎样的迷宫?可以创设情境,问:怎样走出黑暗的房子?结果当然是摸着墙走出。这就引出了左手原则:前面有墙右拐,没有看左侧有没有墙,有就右拐,没有就左拐。要根据房间转角大小调整红外测障的半径还有拐弯的速度,最终目的是要快速准确地完成任务。

7.变量和子程序。前面讲过变量,学生了解得一知半解,算是铺垫。此时要进一步帮助他们理解巩固,在直行有障碍就变量加1的方法记住碰了几次墙。子程序是将一个较为完整的要重复用的任务做成子程序,以利于重复运用,便于后期修改,省时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