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肝肾综合征低钠血症的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肝肾综合征低钠血症的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邓爱红

湖南省涟源市人民医院湖南涟源417100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肝肾综合征低钠血症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我院于2016年05月-2017年05月间收治的70例肝硬化腹水合并肝肾综合征低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5)与常规组(n=35),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发现研究组护理总效率达到了94.29%;常规组患者护理总效率到达了77.14%;组间数据比较发现,研究组护理总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并发肝肾综合征低钠血症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期间,配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疗效,此种护理措施具备推广价值。

【关键词】肝肾综合征;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护理干预

肝硬化在临床消化内科疾病中较为常见,因为胃肠道静脉血回流遭受阻碍,门脉高压,极易产生腹水现象[1]。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治疗以放腹水、利尿为主,对钠盐摄入的限制较为严格,若救治不当则极易紊乱电解质水平,进而发生低钠血症,减低体内循环血流量以及肾血流灌注量,引起氮质血症、无尿、少尿等肝肾综合征现象。按照患者实际病情,在规范临床治疗期间,配以合理的护理措施,就显得至关重要。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总共选择了70例肝硬化腹水并发肝肾综合征低钠血症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05月-2017年05月。其中有37例肝炎性肝硬化,有23例酒精性肝硬化。血清钠低于130mmol/L。血肌酐超出25mg/L,利尿剂停用后未缓解,将其他相似临床症状的疾病排除。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占35例,研究组中有21例男性研究对象,14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31-70岁,平均(53.5±6.6)岁;常规组中有22例男性研究对象,13例女性研究对象,年龄30-68岁,平均(53.1±6.2)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临床资料经比较,均无差异(p>0.05),可比性较强。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呼吸、生命体征、脉搏、血压、体温的监测,针对早期腹水所致的吸湿性低钠血症,对其饮水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以电解质监测的结果,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对钠摄入量予以合理调整,患者日常饮食以易消化、高营养、高热量为主,避免消化道负担过重所致的消化道出血。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1)心理干预:治疗前,为患者提供疏导性、支持性的心理干预,患者在肝硬化的基础之上产生了腹水,同时又合并了低钠血症、肝肾综合征,患者心理上容易出现严重的障碍,担忧疾病预后,故而在患者接受治疗之前,护理人员应当积极疏导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预后及其注意事项等,以此来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消除担忧,帮助患者树立治愈疾病的自信,让患者变被动为主动,与临床治疗积极配合。(2)用药指导:肝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若产生腹水等并发症,利尿剂是主要的治疗措施之一,但并发低钠血症、肝肾综合征之后,需要限制利尿剂输液速度,观察尿量变化,对患者血钠水平予以定期监测。(3)并发症护理:认真、详细统计患者24h内机体进出的液体量,观察患者尿液的颜色、尿量以及性质,一旦发现问题则立刻报告主治医生,按照患者具体病情,合理调整补液量。(4)补钠:在护理时,针对低钠血症患者,应当严格控制水的摄入,每日所摄入的水量应当不得超过1000ml,让患者明白补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日常饮食中,为患者制定高钠饮食方案,尽量应用钠盐,对其饮食结构进行合理调整,禁止患者食用热度过高的食物。(5)生理护理:要求患者尽量卧床休息,有助于利尿、肾钠代谢,让患者意识到卧床休息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若患者腹水过多,则嘱咐患者保持半坐卧位,或是患者舒适的体位,可帮助患者改善心悸、呼吸运动,保证呼吸顺畅,如有必要可为患者实施吸氧。面对重度腹水的患者,嘱咐其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腹内压升高。采用热毛巾,按摩局部,避免皮损,在患者水肿位置,放置气垫,定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若发生脐疝,一定要保护好局部皮肤,选择护带,避免脐疝发生破溃。黄疸的发生,会引起患者皮肤发生瘙痒,加上患者抵御能力薄弱,血小板低,若是随意抓挠则极易引起破损、感染、出血,故而应当嘱咐患者穿宽松衣物,要求患者用温水擦洗身体,若患者难耐瘙痒,则给予止痒。

1.3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其标准为:患者腹水症状消失且治疗后3个月内,复发无新发,视为显效;腹水情况明显改善,对比护理前,腹水程度明显减退,但仍然存在腹水,视为有效;腹水无任何改善或呈加重趋势,视为无效。护理总效率=(有效+显效)/总病例*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发现研究组护理总效率达到了94.29%;常规组患者护理总效率到达了77.14%;组间数据比较发现,研究组护理总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肝硬化患者因为肝功能减退、门脉压增高等因素而产生腹水,临床治疗腹水期间,若治疗不当,则极容易引起低钠血症以及肝肾综合征[2]。本次研究在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配以合理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对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获得非常满意的护理效果。

研究发现,肝硬化腹水合并肝肾综合征,究其原因,是因为血循环减退,降低肾脏血流灌注量,进而引起血肌酐增升、少尿、无尿等急性肾衰症状,故而在进行护理操作时,重点监测患者机体每日液体进出量、尿液性质,按照患者实际病情,对液体量的补充进行调整[3]。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长期限制钠盐摄入量,故而针对低钠血症患者来讲,需要重点监测其血清钠离子浓度,并予以合理调整,在避免加重腹水的同时,尽量稳定低钠血症病情,低钠血症的发生,关键还是在于钠盐摄入限制以及利尿剂所致[4]。基于此,在此种情形下,动态监测患者电解质水平,按照监测结果,对钠盐摄入量、利尿剂的使用予以及时调整。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心理干预,来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另外,对患者用药情况也进行了相应的指导。

罗灵敏[5]研究中,根据抽签法,将该院收治的76例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发现: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护理有效率达到了100%,而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护理有效率达到了76.32%(p<0.05)。而在本次研究结果中,通过对照分析,结果发现: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的研究组,护理总效率达到了94.29%,而经过常规护理措施的常规组,护理总效率达到了77.14%,组间结果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文结果高度一致。

由此可知,肝硬化腹水并发肝肾综合征低钠血症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期间,配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效果,此种护理方法科学、理想、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罗会平.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护理干预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3,15:2.

[2]吴萍.肝硬化腹水诱发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03:272-274.

[3]金军,谭礼让,李虎,易鸣.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J].华西医学,2012,09:1325-1328.

[4]罗秀荣.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7,05:211.

[5]罗灵敏.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护理对策初探[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3:208-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