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效提问优化初中物理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构建有效提问优化初中物理课堂

陈珊珊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在物理课堂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不仅仅在于"问",而更重要是在于采用合适的策略进行提问,本文旨探讨如何构建有效提问优化初中物理课堂。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教师有效提问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11-0033-02

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设计师生、生生间的活动场面,而课堂的有效提问就是这种活动的有效的方式之一。

一、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综观全局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既要做到胸中有教材,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既要考虑知识传授的严谨性,又要考虑学生活动的趣味性,既要注意优等生的能力发展,又要照顾后进生的接受能力。在全局观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往往是有效的,能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全面落实三维目标,能让学生在兴趣上得到发展,思想上受到教育,情感上得到熏陶,思维上受到启迪,能力上得到提高。常常听学生说,物理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也常常听老师说,我已强调多少次了,已分析得够透彻的了,学生还是表现出不明白,茫然不知所措,解题时张冠李戴,死搬硬套,表述时逻辑混乱等,教师最后的结论是--学生笨。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教师没有一个全局观念,只重视备教材,而没能静下心来认真备学生,所提问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主动性思维而变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特别要重视挖掘教材联系生活,问题的提出要紧扣教材,充分体现教学目标;同时也要结合学生实际,备好两头课(教材,学生),重点、难点突出;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二、课堂提问目的要明确,找准"切入点"

教师在上课前要对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认知规律进行分析,找准教学的重难点。首先设计课堂提问时要围绕教学知识点分层次有目的设计问题,达到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到了为什么、怎么啦!避免在课堂中缺乏主观性随意提问、盲目提问。其次设计的课堂问题不能不分重点,满堂问;不要为了追求课堂热闹的场面,提问简单的判断式的问题(如:"对不对"、"是不是"、"明白不明白"等)。漫无目的地提问,不但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毫无帮助,反而会让学生抓不住课堂学习的重点感到无所适从。总而言之,课堂提问中要明确目的,条理清晰,内在联系紧密。

三、提问要有灵活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一方面体现在讲、练、做、改诸环节中,另一方面体现在学生精神涣散时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善于灵活地穿插运用转入、点题、沉默、提示、重述、评论、强化、延伸、更正、追问、扩展等手段,而且要在提问中能敏锐地捕捉和及时纠正学生答案中的不正确、不确切的缺陷。生成资源是一种课堂即时产生,教师预想之外、动态产生、转瞬即逝的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生成资源可分为两种:正面资源和负面资源。由于课堂生成资源是即兴的、灵动的,来自于学习者自身的,因此这种资源能否被充分加以关注并合理利用,将赋予自主探究新的内涵,活化了物理课堂,学生会享受物理的无限乐趣。

四、问题生活化

问题生活化策略是指将问题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同学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转化为他们的内在需要,让其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鲜活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例如在学习了《速度》之后,常常遇到如下的典型习题:一辆汽车在沪宁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在10min内通过了30km。该车速度是多少?若将这一习题改成:沪宁高速公路限速120km/h。一辆汽车的电脑收费卡上显示,该车9∶00从苏州进入高速公路,9∶40到达上海,驶出高速公路,苏州到上海的路程为84km。如果你是值勤交警,你是否要对该车司机做出超速处罚?依据是什么?

很显然,后一种提问比前一种提问有效,它将问题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接受。

五、循序渐进的提问,能够指导学生进行系统探究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这是一条重要的原理,是说提问要有梯度,先易后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跳一跳"或适当努力就能够摘到果子。因此,课堂提问的难度应要适中,不宜过难,否则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无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究心理,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在物理学习中有时会遇到比较抽象或思维难度较大的内容,要学生一下子得出结论难度较大。教学时,我们可以把这些难度大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分解成几个适合学生回答的"小问题"。这一个个小问题围绕着同一个知识点,由浅入深,相互联系,使学生的思维按照一定的层次向纵深发展,从而对新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认识。

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电流、电压变化规律"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师:小灯泡的亮度与什么有关?

学生回答:与电流强度有关。

师: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

学生回答:改变电压或电阻。

师:改变电阻一哪些方法?

学生回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

师: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

学生回答:滑动变阻器。

师: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

学生回答:串联。

师: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可以调节小灯泡亮度的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学生完成后再结合学生画的电路图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各部分两端的电压如何变化。

六、归纳、总结物理知识,应用性的提问

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他们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激发积极的思考,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热水瓶是如何防止热传递的?这是教师提问的一般方式,学生也能作出正确的回答.笔者尝试改成这样的问题:热水瓶外面的玻璃破碎后为什么不保温?新买的热水瓶不保温可能是什么原因?对照实物让学生对不锈钢保温杯的保温原理和保温性能进行分析及比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解答.如果有条件,针对课堂提出的问题,安排学生课后进行一些小实验、小修理、小制作,对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有帮助.

总之,课堂提问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在设计提问时要注意经常变化手法,切忌僵化采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即使是同一个内容,在不同的场合下进行提问,也要注意转换角度,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要能使学生看老师是如何提出问题的,这对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课堂提问是常用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提问变得更具艺术性非常有必要,科学的提问设计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怀疑能力,更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优良的课堂组织结构,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谷自英.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调查及策略研究

[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

[2]雷霞.初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略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3]王继群.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设计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