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输入假说理论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3

从语言输入假说理论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张进军

张进军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慕课”教学方兴未艾的背景下,论文立足于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的“语言输入假说”理论,结合学生自身英语理论水平和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提出了针对大学英语改革的实质性建议。

关键词:慕课语言输入英语改革

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StephenD.Krashen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提出了“语言输入假说”(theInputHypothesis),指出人类习得语言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获得可理解的处于i+1水平的语言输入。只有这种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输入才能使学习者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远远超出或低于现有水平,都很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因材施教地进行后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将结合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StephenD.Krashen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提出的i+1理论探讨分级教学在高职英语改革的可行性、优势和方案。Krashen认为,人类只有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input)时,才能习得语言。所谓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用公式表示,就是i+1,其中,i表示语言学习者目前的水平,1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如果语言输入远远超出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即i+2,或者接近甚至低于学习者的现有水平即i+0,学习者就不能获得可理解性输入,这样就难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不难看出,这个泊来的语言学理论其实早已包含在中国古典教育思想——“因材施教”之中。“因材施教”是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一个教育原则,强调“教”的方法和内容要根据“材”的不同适时调整和变化。因材施教在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前提下,给予其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对挖掘学习潜力、激发学习热情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到,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而英语作为国际交流中最为通用的语言,是我们进行专业学习、国际交流以及工作就业的重要工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进一步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为各个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和改革指明了方向。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外语教学不可或缺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中,我们的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课程设置等各个方面都因时代背景和政策的要求不同而应有所变革,而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需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趋势。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学生外语语言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建立适合我校特色的后续大学英语“MOOC”国际化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最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各高校应根据学校类型、层次、生源、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遵循语言教学和学习规律,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形成反映本校特色、动态开放、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这就要求学校加强校本建设,根据学校自身特色合理设置各校大学英语课程。现阶段大学英语的教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在高中英语教学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为教学目标的大学通识英语教学。(2)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与专业或未来工作有关的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的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3)培养学生了解国外的社会与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意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质量和英语基础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学生四级通过率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学逐渐陷入尴尬境地:(1)学习时长与教学效果成反比。(2)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3)外语教学与专业学习严重脱节。(4)外语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个人需要。

在此背景下,我们势必要改革和加强高校后续大学英语教学,响应国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使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我校学科优势、办学特色结合起来,加强以服务学生专业为目标的ESP专门英语教学和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的文化教学,满足学校、院系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根据后续大学英语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旨在使学生通过后续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能够较好地理解与本人所学专业相关的口头或书面材料,理解材料内部的逻辑关系和潜在含义;能够较清楚地描述各种物品和所遇到的事件,陈述以后工作中的各项工作计划和工作意愿;能够就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较流利的英语口语交流,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交流时能够比较好地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并能在深入了解双方文化习俗的基础上准确运用相关的交际策略,成为既具有专业水平又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后续大学英语的学习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方式,可以采用复合型的教学方法,比如任务型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等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也可以采用以新的教学手段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方法,诸如“翻转课堂”、课堂+网络混合式学习方法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自主学习路径和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使学生从原来的被动式学习向主动式学习转变。

要建设符合各个学校定位与特点的大学英语校本数字化课程资源体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课程是这样描述的:“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王守仁教授在2012年发表的“在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过程中建设教师队伍”一文中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专业性、人文性。工具性、专业性、人文性分别落实到普通英语(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和通识教育类英语(EnglishforGeneralEducation)。在建设好普通英语课程的同时应加大后续课程的开设力度,开发、建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韩戈玲在她的“立体化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实践和研究”一文中指出,少数重点院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尝试了灵活的学分制教学,采用大学英语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分选修制。浙江大学甚至尝试了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课程设置也趋于专业化。

湖北经济学院是一所财经类院校,大学英语的后续课程开发和建设应该结合我们的办学特色。我们学校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应该贯彻外语+的模式,强调要和我校的办学特色相结合,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突出我们的优势,避免和其他专业类外语院校以及综合类大学进行同质性竞争。

集中系部优秀师资团队,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的研究项目子课题“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发现了四种类型的大学英语教师:“探索者”、“奋斗者”、“安于现状者”和“消沉者”。这四类教师代表了四种心态,每个院系都有,只是比例不同。我们要帮助年轻的探索者,创造条件培养更多的奋斗者,激励安于现状者,关心消沉者。我相信大英的年轻老师都是愿意做探索者的。至于如何探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大学英语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教学能力由3个部分组成:英语能力(Englishproficiency)、研究能力(academicperformance)和教育技术能力(computerskills),其中研究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瓶颈”。开展研究确实不易,要有思想、有想法、有科学的方法、有文字表达能力。大学英语教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提高教学能力需要研究教学,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转变为研究课题。我校是一所教学型大学,可是对广大教师来讲,职业发展的本质都是一样的:科学研究使我们的职业生涯充满活力、不断发展,是教师职业的生命线。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了机会。实践证明,许多大学英语教师通过参与改革、做项目、写文章,提高了专业水平。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高师资队伍水平:(1)开发课程,建设小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应该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服务于院系的专业建设需要、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应开发设计课程体系框架,建设好课程小组,课程小组之间共同备课,相互听课,相互交流,共同提高。(2)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鼓励教师主动学习、掌握教学和科研相关技术工具,提高自身教育技术能力。(3)提升学历,不失时机。要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允许教师报考非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我国高校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点数量少,招生人数有限,竞争相当激烈。青年教师跨学科攻读博士学位,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同时也能够为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提供师资保障(王守仁,2012)。

在了解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背景的情况下,结合语言输入假说理论,我们接下来主要讨论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通过i+1的学习理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求我们开设“精品化”、“精细化”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并实现资源上传到中国大学MOOC课程平台,以资源共建、共享为目的,与其他高校的MOOC课程实现共享,作为网络课程体系供学生选择学习。而各项指标的建设要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和英语基础知识水平,主要体现在:(1)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后续大学英语的学习课程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后续学习能力,注重对学生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我们把教材作为教学指导,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根据学生特点和实际英语水平,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选用与课程相关的优质教学资源,推进立体化教材的建设,满足学生的个别化和个性化学习需求。(2)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名师和大家的优质课程最多只能使本校少数几个班的学生受益,而MOOC本身的学习理念是通过网络手段使学生对各个学校优秀师资和优势学科资源的共享。各个MOOC课程自成体系,与学生每个学期相对应,供学生选择,MOOC课程的“交互性”和“可参与性”决定了视频课程只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对学生的作业布置和在线评估同样重要。这就要求我们的师资要组成一个课程团队,分段完成一门课程,共同备课,共同进行内容的规划和脚本的设计,然后经过集体讨论和共同创作之后,拿出最优秀的教学资源来,一起完成对学生作业的在线评估和评分。(3)“慕课”对技术因素要求很高。从对第一届中国外语微课大赛和中国大学MOOC课程的调研得知,MOOC视频课程的主要素材有所录教师视频、动画演示、课程视频素材、字幕等几大要素,整个课程制作对技术要素要求很高,需要有专门的技术团队协助完成,某些动画设计可能需要专业的制作公司来完成。

信息化时代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全新而丰富的教学资源,加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化教学的趋势。广大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掌握技术和运用技术的能力,在不同科目的后续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课程内容和信息技术的结合。

大学英语交互平台为教师的网络化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为师生提供了课堂互动、教学辅导、学生练习和学习评估等环节的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教师可以实行基于课堂和在线教学评估具有翻转课堂形式的教学模式。互联网+的时代特征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进一步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建多元的教学与学习环境,鼓励教师建设和使用微课、慕课,利用网上优质教学资源改造和拓展教学内容,实施基于课堂和在线网上课程的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朝着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方向发展。

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要和网络课程建设相结合。通过开发和建设后续大学英语网络课程,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吸引学生在多媒体环境下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学习材料和方法进行自主学习,是网络课程成为学生选择个性化学习内容、开展交互学习和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要途径。网络课程建设应以资源共建、共享为目的,对各个学校已经制作的优秀网络课程资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并予以有效指导。也要建立适合各个学校定位与特点的后续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在此过程中,需通过激励机制,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师和学生在资源建设、资源使用与资源评价中的参与度,实现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Krashen,S.D.TheInputHypothesis:Issuesand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2]王守仁在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过程中建设教师队伍[M].外语界,2012。

[3]韩戈玲祁小雯戴炜华立体化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实践和研究[M].外语界,2009。

[4]夏纪梅冯芃芃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李炯英戴秀珍从i+1理论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语言输入[J].山东外语教学,2001。

[6]王玉兰大学英语分班制教学模式的利与弊[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6)。

[7]徐仁静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考试周刊,2008,(23)。

[8]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本论文为湖北省教育厅思政处指导性15G101项目“基于语言输入假说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证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张进军(1981年10月—),男,讲师,博士在读。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